文/ 崔 嵐
2019年10月28日晚,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舉辦了維也納愛樂樂團在本樂季的第二場演出,上半場演出請到了青年鋼琴家王羽佳共同演繹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xié)奏曲》。無論是鋼琴家、樂隊,還是曲目的規(guī)格,這場演出都吸引了大量的愛樂者和專業(yè)人士,可謂是強強聯(lián)手,當日音樂廳中座無虛席,一票難求。
筆者懷著期待的心情等待著王羽佳的出場,雖然聆聽名家的音樂會亦屬頻繁,也曾多次在現(xiàn)場及網(wǎng)絡視頻中欣賞王羽佳的演奏,但還是會想王羽佳今天會穿什么?可能這也是她素來精彩的演奏與時尚大膽的穿衣風格完美結(jié)合留給觀眾的慣性懸念。而這次,王羽佳身著白色仙女風長裙出場,青春的氣息撲面而來,在這樣純粹而美好的氣氛下,音樂會開始了。
隨著樂隊在d小調(diào)主和弦上的兩小節(jié)引入,鋼琴自然、歌唱的音色簡約而溫柔地流淌出來。像門德爾松《d小調(diào)鋼琴三重奏》一樣,d小調(diào)總是能在看似平靜之中帶來無限的力量。王羽佳很好地把控了第一樂章的開頭,委婉、細膩地向觀眾展示了作品的層次感,并在與樂隊的對話和“領唱”中很好地展示了大家風范,時而主動,時而婉約,顯得非常自如。
此次王羽佳的“拉三”第一樂章也帶給我非常豐富的感受,她的演奏日漸成熟,不僅僅和以往一樣展示了嫻熟精湛的技巧,灑脫自然的樂風和高水平、高品位的處理,同時也蘊含著非常沉靜而細膩的美感,與她今日身著的白色長裙交相輝映。當時我在想,是怎樣的精靈,可以在鋼琴上同時大幅度地展示出動與靜之美?這需要多么深厚的功力啊!
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三鋼琴協(xié)奏曲》,當之無愧地被鋼琴家們視為最難的協(xié)奏曲之一,在復雜而艱深的技巧下,它承載更多的是內(nèi)在而厚重的情感變化,使諸多鋼琴學習者望而卻步。在第二樂章優(yōu)美而苦澀的旋律線中,羽佳的演奏層次豐富,色彩變化敏感精致,風格成熟而不張揚,完美地展示了作品的內(nèi)涵和動人之處。隨著幾年來一直聆聽王羽佳的演奏,可以感受到一個鋼琴家從年輕時代的技術出眾、演奏激動人心,經(jīng)過慢慢沉淀而豐厚了的藝術修養(yǎng),在依舊完美無缺的技術中讓我們聽到更多內(nèi)心的碰撞,對于聽眾來說者是一件幸福且幸運的事。作品的第二樂章,王羽佳動情的演奏使我回想起曾經(jīng)在不同時間和空間聆聽這首作品的瞬間,仿佛是一次青春的回放,好的音樂總是能帶給人無限的聯(lián)想和感動,而王羽佳的演奏也讓人憶起青澀年華的沖動與苦澀的交織。
第三樂章在樂隊召喚式的兩小節(jié)中,王羽佳迅速地進入了狀態(tài),展示了她一貫給觀眾帶來的“過癮”。而簡單的“過癮”二字包含了太多鋼琴家的辛勤勞動和付出,音階、琶音的急速跑動,雙音、和弦和八度的連奏及跳躍技巧,各類不規(guī)則技巧的組合、不同音色和音量的多樣變化,等等,都需要千錘百煉,而王羽佳在各類技巧的掌握和音樂性的展示中,從未讓觀眾失望過。她用纖細的身軀使鋼琴聲部閃亮地出現(xiàn)在樂隊的齊奏之上,分句與層次明確而有力,非常聰明、巧妙地一步步將全場的情緒帶入高點。曲終,觀眾席爆發(fā)出雷鳴般的掌聲和叫好聲長達數(shù)分鐘之久,而王羽佳也毫無保留地為大家加演了兩首風格對比強烈的作品。
第一首加演曲目是她的拿手作品“王羽佳版”《土耳其進行曲》,在這個版本中我們既能聽到薩伊改編的戲謔的爵士風格,也能聽到炫技的沃洛多斯改編版的輝煌技巧和巧妙對位。這也是我們聽王羽佳演奏的感受,將頂級的鋼琴技巧以嬉戲的方式展示給聽眾,好像四兩撥千斤,功夫到家。如同生活中總是無法預料和阻止成長的艱辛與苦澀,卻愉快地享受著青春的奔放不羈。
第二首加演的曲目是肖邦《升c小調(diào)圓舞曲》,整個演奏內(nèi)斂而平靜,小心地呵護著每一處和聲和旋律的變化和起伏。如果說第一首加演作品是“拉三”盛宴之后的豪華甜品,那么這首作品應該是今天晚宴最后的微醺吧。音樂在肖邦平靜憂郁的三拍子中慢慢靜止,上半場演出圓滿成功!
數(shù)不清是第幾次聆聽王羽佳的演奏了,從瑞士“韋爾比耶音樂節(jié)”的勃拉姆斯《帕格尼尼變奏曲》,到北京音樂廳的普羅科菲耶夫《第三鋼琴協(xié)奏曲》,再到中國香港的室內(nèi)樂演出,等等,王羽佳用青春帶給古典音樂愛好者太多精彩而美好的瞬間。
本場演出中,既聽到了她標志性的青春氣息,也感受到了新鮮的沉靜之美。那些我們共同經(jīng)歷過的青春和躊躇,在她細膩、過癮地刻畫下有滋有味,時而不羈,時而柔情。羽佳,仿佛是彈鋼琴女生們的詩與遠方,鼓舞著臺下千千萬萬的“小小王羽佳”們千錘百煉,她的存在亦如古典音樂的青春,絢麗而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