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禮,馬 波,梁同義,楊 云
(寧夏銀川市中醫(yī)醫(yī)院肛腸科,寧夏 銀川 750001)
肛周濕疹,是一種常見的肛周過敏性皮膚病,發(fā)病率約占肛門疾病1/10[1],發(fā)病部位多局限于肛周,亦有蔓延至臀部及會陰部。以皮損多形性,反復發(fā)作,伴有瘙癢、局部分泌物增多等為特點。我科用濕疹膏治療肛周濕診取得良好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共70例,均為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1月30日銀川市中醫(yī)醫(yī)院肛腸科門診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男18例,女17例;年齡19~61歲,平均(38.07±11.194)歲;病程3~60天,平均(13.67±12.745)天。對照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20~59歲,平均(37.17±11.591)歲;病程5~58天,平均(13.97±11.236)天。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2011年中華醫(y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免疫學組制定的《濕疹診療指南》[2]。濕疹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表現(xiàn)為皮膚紅斑,水腫的基礎上出現(xiàn)粟粒樣大小的丘疹、丘皰疹,甚至水泡、糜爛及滲出,病變中心較重,逐漸向周圍蔓延,外圍可散在少許丘疹、丘皰疹,故境界不清。②中醫(yī)辨證證型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濕熱證表現(xiàn)為急性發(fā)病,肛門皮膚出現(xiàn)紅斑、丘疹、水皰,伴有灼熱瘙癢,滲出明顯,伴有心煩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結(jié),舌紅苔黃膩,脈弦滑。
觀察組:用濕疹膏(白芷15g、冰片1.5g、黃柏15g、黃連7.5g、石膏15g、細辛1.5g,銀川市中醫(yī)醫(yī)院制劑室生產(chǎn))肛周局部外涂,每次1~2g,涂擦面積超過皮損外緣1.0cm,早晚各1次,7天為一療程,治療2個療程。
對照組: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西安楊森制藥)肛周局部外涂,每次1~2g,涂擦面積超過皮損外緣1.0cm,早晚各1次,7天為一療程,治療2個療程。
兩組治療期間均給予同樣的膳食,忌辛辣、海鮮、刺激性食物,戒煙戒酒,穿著貼身衣服應為寬松的棉質(zhì)衣物。外涂藥膏治療之前用溫水清洗肛周。
癥狀與體征。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4]。瘙癢(0分為無瘙癢,1分為偶爾出現(xiàn)瘙癢但不用藥及不影響工作、學習、生活,2分為陣發(fā)性瘙癢、時輕時重及影響睡眠、工作、學習、生活并需用藥,3分為劇烈瘙癢及嚴重影響睡眠、工作、學習、生活,必需用藥。
皮疹面積計分。用透明保鮮膜直接均勻地貼附于肛周濕疹創(chuàng)面上,以標記筆描繪皮疹范圍,然后將薄膜鋪于有方格標記的描記紙上,計算出面積數(shù)值。0分為無皮疹,1分為皮疹面積小于肛周面積的1/4,2分為皮疹面積大于肛周面積的1/4但小于1/2,3分為皮疹面積大于肛周面積的1/2,肛周面積是指以肛門為圓心取半徑為5.0cm的范圍以內(nèi)。
皮疹形態(tài)計分。0分為無皮損,1分為紅斑及偶有丘疹、水皰,2分為皮膚顏色暗淡、可由少許滲出或糜爛,3分為皮膚呈暗褐色及局部肥厚并伴有鱗屑及苔蘚樣變。
用SPSS20.0 For Windows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療效指數(shù)(尼莫地平法)=(治療前總積分-治療后總積分)治療前總積分×100%。臨床痊愈:皮損消退,癥狀消失,療效指數(shù)大于90%。顯效:皮損大部消退,癥狀減輕明顯,療效指數(shù)70%~90%。有效:皮損部分消退,癥狀有所改善,療效指數(shù)30%~70%。無效:體征或癥狀未改善,甚至病情惡化,療效指數(shù)無變化。
兩組治療前后各項指標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各項指標比較 (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各項指標比較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瘙癢 皮疹面積 皮疹形態(tài)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5 2.06±0.838 1.03±0.664* 2.09±0.742 1.43±0.739* 2.03±0.822 1.40±0.695*觀察組 35 1.86±0.692 0.97±0.664*△ 1.97±0.747 0.89±0.583*△ 1.91±0.612 0.74±0.505*△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2周后隨訪觀察組復發(fā)2例,對照組復發(fā)5例。
肛周濕疹屬中醫(yī)“肛門濕瘍”、“肛周風”、“陰囊風”等范疇。為風、濕、熱邪浸淫肌膚,或病久耗血,血虛生風生燥,風燥相結(jié),搏結(jié)肌膚失榮所致。濕疹膏中白芷祛風濕、生肌止痛,鍛石膏收斂生肌,黃柏、黃連清熱燥濕,冰片通諸竅、散郁火,細辛既可散浮熱又可去皮風濕癢[5]。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利濕、祛風止癢、生肌止痛之功。濕疹膏治療濕熱型肛周濕疹不但改善皮疹面積和皮疹形態(tài)優(yōu)于曲安奈德益康唑治療,而且復發(fā)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