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正平
宓子賤是孔子的學生,曾在魯國做官。魯王派他去治理一個名叫單父(今山東省菏澤市單縣)的地方。在任期間,宓子賤善于任用人才,將許多事交給下屬去辦,把單父治理得很好。
有一次,齊國進攻魯國,行軍必經單父。當時正值麥收時節(jié),當?shù)匕傩占娂娤蝈底淤v請示,趕在齊軍到來之前出城搶收麥子。然而,宓子賤堅決不同意這種做法。結果,齊軍到來,把單父地區(qū)的小麥搶劫一空。事后,有人將此事告知魯王。魯王準備治宓子賤的罪。
宓子賤向魯王解釋道:“雖然今年的麥子已經沒有了,但是來年還可以種。如果大家一哄而上地去收割麥子,其中勢必會有一些不勞而獲者。百姓看到了其中的機巧之處,一部分人就不會去種地,而整天希望敵國軍隊犯境。長此以往,民風就會變得越來越壞。這次齊軍犯境,搶劫的麥子只占魯國糧食的九牛一毛,不會使魯國遭受致命的損失。如果一部分人僥幸獲利的心理蔓延,這種影響幾代都不能停止?!?/p>
魯王聽罷,贊賞道:“先生不愧為孔子的學生。”
在搶收麥子這件事上,從表面看,開放城門,百姓的利益不會遭受損失,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從長遠看,一旦把不勞而獲的思想留下來,將會有更多人因此而受害。宓子賤寧愿遭受誤解,也不破壞傳統(tǒng)理念。這種認清客觀規(guī)律、長遠謀劃和系統(tǒng)思考的態(tài)度,對我們有很好的參考與借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