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華
虛構,是文學創(chuàng)作中為概括地表現(xiàn)生活、塑造典型、突出主題而采用的一種藝術手法。它體現(xiàn)出超乎現(xiàn)實的追求,是為滿足作者對特殊愿望的表達服務的。在記敘文寫作中,當真實的人物或事件寫出來,無法或不能更準確、更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時,可以借助想象來“補充”“預見”或“替代”,虛構出人物或情節(jié),并借此把自己的想法與意志、預見與設想、愿望與需求表達出來。
寫作材料來源于生活,但不是對生活內容的簡單照搬。我們需要對生活進行提煉,對寫作素材進行剪輯,并通過適當?shù)乃囆g虛構,來表達對生活的認識。一般來說,記敘文中的虛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利用關聯(lián),豐富形象。即利用事物間的相通、相近、相似或相反的關聯(lián)進行虛構,從而豐富、突出事物的形象。如一篇題為“地球在呻吟”的優(yōu)秀作文,將“地球”想象為“母親的臉”,進而巧妙地將話題轉到人類肆無忌憚地破壞環(huán)境,毀壞母親的“臉”這個社會問題上。
第二,根據(jù)經(jīng)驗,拓展內容。即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和認識,將對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串聯(lián)起來進行虛構,進而拓展思路,豐富文章的內容。
第三,超越時空,突破限制。即超越古今時代的界限,突破現(xiàn)實生活的限制進行虛構,使文章內容更加豐富。比如可以對歷史和傳統(tǒng)故事進行續(xù)寫或者新編,在原有故事的基礎上展開合理的想象,補充細節(jié),使情節(jié)更為具體、曲折、生動。還可以讓文中人物來一次“穿越”之旅,通過時空變換展示世間百態(tài)。
第四,創(chuàng)設情景,刻畫細節(jié)。在記敘文中,為了凸顯人物的性格特征,彰顯事件的意義,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一些具有典型意義的情景,并對其進行細膩的描寫。需要注意的是,盡管情節(jié)是虛構的,但是細節(jié)描寫要建立在符合客觀實際的基礎上,這樣才能使文章虛實相生,富有表現(xiàn)力。比如優(yōu)秀作文《那些充滿愛意的慢鏡頭》中就創(chuàng)設了一個父子告別的情景來凸顯“慢鏡頭中的愛”這一主題。
校門口,一名青年與他的父親做著告別。沒有寒暄,沒有寬慰,沒有擁抱,也沒有一句叮囑。青年直視著父親.似乎在細數(shù)父親額頭上的皺紋又多了幾條.黑發(fā)中又添了幾絲白發(fā)。青年眼睛里滾著淚水,強忍著。父親那暗淡的眼神里也有些光亮,他將顫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兒子,在半空中停住,又縮了回來,向門口指了指,然后轉過身,慢慢地走遠。及近拐角,父親停住腳步,回過頭,瞥了一眼,看到兒子也正注視著自己。在兩人目光相交的那一刻,青年壓抑不住的淚水終于流淌下來……
盡管這個情景是虛構的,但是作者在對情景中的人物進行描摹時,所寫的細節(jié)是真實發(fā)生在很多父子之間的。父親與兒子的動作、神情等,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能看到的。這就使虛構的情景有了真實感,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
虛構應該是“真實”的虛構,在寫作記敘文需要虛構時,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防止有悖常識.出現(xiàn)低級錯誤
有些同學在平時生活中不注意觀察,對一些事理解不深刻,到了寫文章時,為了表現(xiàn)主題而虛構內容,結果犯了常識性錯誤。這種情況不僅不能為文章增色,反而使文章顯得低級、幼稚。比如有篇題為“故鄉(xiāng)”的文章,作者虛構了一個年少時負氣離家,年邁時靠追憶往事度日的人物“瓊”。在描述“瓊”回憶往事時,這樣寫道:
家鄉(xiāng)的夏天,是瓊最愛的季節(jié)。瓊還記得小的時候,一到夏天夜里,她就和小伙伴三五成群地到小湖邊散步。那時天上有很多星星,明亮而耀眼,一眨一眨的,可愛極了。圓圓的月亮就好像湖水張開的嘴巴.發(fā)出亮眼的白光。星星和月亮交相輝映的夜幕下,瓊與小伙伴們聊著天,愉快極了。
作者想要通過“瓊”對故鄉(xiāng)夏夜往事的回憶突出“瓊”對家鄉(xiāng)的喜愛之情,卻犯了一個常識性錯誤。所謂“月明星稀”,月亮皎潔的夜晚,星星是不會太多太亮的。如此夸張的描寫,反而拉低了文章的格調。
2.防止不合邏輯.情節(jié)虛假失真
記敘文在敘事時要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對于事件中的人物,則應保證人物言行有據(jù)可依,符合生活邏輯。有些同學為了使自己的作文顯得“高大上”,往往虛構一些驚天動地的“大事件”“大場面”,卻忽略了“大事件”“大場面”也應符合邏輯。比如一篇題為“奢望”的學生作文,虛構了一個二十出頭的富家少爺受不了家庭束縛,在年幼的“我”的幫助下吃路邊攤,滿足“奢望”的故事。
這一天我到媽媽公司去找她.偏趕上她又開例會,我只好一個人坐在空曠的辦公室里吹空調。突然.門被急促地推開了.進來的是上次我見到的那個富家少爺。他跑過來喘著氣對我說:“小妹妹,真好,你還在這兒??鞄胰コ钥久姘??!蔽铱粗煲鞒鲅蹨I的大眼睛.實在不忍心,便冒著讓西裝革履的保鏢們丟飯碗的危險帶著他逃出了公司。
路邊攤上的小吃很豐富,但富家少爺眼里的光芒就如我見到寶馬車時的目光一般絢爛??此缘眯臐M意足的樣子,我的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感覺?!靶∶妹?,其實我最大的奢望就是能擺脫我媽媽的束縛,吃路邊的這些小吃,每天不坐寶馬,而是和人們一樣擠公交車……”吃小吃,擠公交車,這些在我眼中如此平常的事,在他那兒卻成了一種奢望。
這兩段虛構的文字存在明顯的邏輯問題:一個二十出頭的富家少爺,已經(jīng)成年,想吃路邊攤完全可以自己去買,怎么可能請求一個“小妹妹”帶他去呢?這樣的文章邏輯明顯不通,根本無法讓人信服,又何談得高分。
下面以一道作文題為例,與同學們分享虛構的藝術。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也許你曾經(jīng)因為媽媽的喋喋不休而備感厭煩.出言不遜:也許你曾經(jīng)因為老師的嚴厲批評而深感羞恥,懷恨在心:也許你曾經(jīng)因為朋友的一時沖動而翻臉絕交.勢不兩立:也許你曾經(jīng)因為陌生人的一不小心而怒火中燒,破口大罵……生活之中存在著太多的誤會與魯莽,我們需要相互理解。
閱讀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悟?請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寫一篇作文。要求: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除外),題目自擬,800字左右。
原文呈現(xiàn)
人生需要理解
五月的陽光,暖暖地照著大地。校園里的玉蘭花開得正好。蒙嚨中,她想起了去年那個同樣開滿玉蘭花的季節(jié)以及那些玉蘭花……(開篇欲以景物描寫引出對往事的回憶,但是犯了常識性錯誤。本地的玉蘭花一般開于早春或盛夏,五月并不是花期。低級的常識性錯誤,使文章可信度大大降低)
她曾有個好友叫玉蘭,她倆總是形影不離。每當校園里的玉蘭花盛開的時候.她們總愛坐在花下談心、讀書。
“昨天老師說的保送上本校高中可免學費的事.你想過爭取一下嗎?”一次聊天時,玉蘭突然問她。
“當然想過!能被保送當然好,但若是不行也沒關系,我會憑實力考上?!彼卮鸷蟪聊恕S裉m突然握住她的手說:“你放心,雖然咱倆都是貧困生,但是我一定不和你爭!一旦得到保送,你就能減輕家里不少負擔,多好呀!”她的眼睛里閃著光,亮晶晶的,就像玉蘭花瓣上的露珠,晶瑩透亮。
她感謝玉蘭對她的理解,高興地把玉蘭抱起來,旋轉了幾圈,不禁感嘆道:“人的一生中可能會遇到許多朋友,但真正能與你患難與共的又有幾個呢?”此時,她真慶幸自己擁有這樣一個好朋友。(敘述與朋友玉蘭平時的交往,交代背景)
一星期后,保送的名單公布了,玉蘭榜上有名,她卻落選了。她低著頭,擠出看榜的人群,沮喪頓時翻江倒海地涌上來。雖然自己也說過“憑實力考上”的話,可骨子里還是對保送寄予十二分的希望。本以為自己理當入選.可誰知……她急切地想離開這個喧嘩的場所,可幾句小聲的嘀咕飄入她的耳朵。
“知道嗎?玉蘭怎么會上榜?還不是因為她爸爸給學校送了大禮!你沒見前一陣校長總找她。”
這些話像炸雷,讓她大腦里一片空白,一動不動地愣在那里。原來她最好的朋友騙了她!她難過,傷心,可更氣憤。玉蘭的眼睛是那樣清澈透明,怎能有一絲邪念?玉蘭的聲音是那樣溫柔,怎能說如此謊言?她氣沖沖地跑到玉蘭面前,指責玉蘭的欺騙。雖然玉蘭極力辯解,說自己并沒有“走后門”求保送,但是她無法再相信玉蘭。她大聲質問玉蘭:“你說你是清白的,你用什么來證明?”玉蘭一愣,沒再說話,默默地走開了。(此處掀起事件的第一個高潮,原本親密無間的朋友發(fā)生爭執(zhí),但是個別情節(jié)不合情理。前文說玉蘭和“她”都是貧困生,此部分卻說玉蘭上榜的原因是“送了大禮”,前后矛盾)
此后.她再也沒有和玉蘭說過一句話,好幾次玉蘭欲言又止,她都裝作沒看見。中考前的一個晚自習,玉蘭不顧眾人的目光,走到她座位旁,對她說:“我知道你因為保送的事情很生氣,但是我真的沒有‘走后門,為了證明我的清白,我已經(jīng)退學了?!闭f完,玉蘭收拾書包離開了教室,只留下她愣在原地。
后來,玉蘭真的沒有再出現(xiàn)過。直到老師轉交玉蘭留給她的信時,她才得知事情的原委,原來事情根本不是她想象的那樣一老師說,保送推薦人選是學校根據(jù)每次考試的成績排名確定的。盡管玉蘭多次找學校說明她更需要這個名額,但根據(jù)推薦條件,學校最后還是推薦了玉蘭。為了留住她這個朋友,消除兩人之間的誤會,玉蘭不顧家人反對,自己退了學到外地打工一雪白的信紙上清晰地寫著:你永遠是我最好的朋友?。ㄟ@兩段掀起事件的第二個高潮,揭示玉蘭上榜的真正原因,交代玉蘭離開的原委,但依然存在情節(jié)不合理的問題。讀書不是一件可以任性的事,玉蘭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而選擇退學的情節(jié)有些夸張。況且,玉蘭的家人與學校也不可能由著孩子的性子隨便任其退學。此處情節(jié)設計不合常理)
不知何時,起風了,地上的玉蘭花被風吹得左搖右晃,散發(fā)出陣陣清香。她再一次陷入沉思:如果當初她能理智些,對玉蘭多些理解,她們的故事是否會有另外的結局?(依然犯了常識性錯誤,玉蘭花是開在樹上枝頭的,并不是長在地上的。落在地上的應該是花瓣)
這篇文章虛構了一個關于友情的故事,記敘了“她”與朋友玉蘭從產(chǎn)生誤會到誤會消除的一段生活經(jīng)歷,敘述順暢,內容豐富,結構清晰。但是,文章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如出現(xiàn)常識性錯誤、情節(jié)不合邏輯等。同時,第三人稱的使用也使得文章的真實性大大降低。其實,文章虛構沒有錯,但是我們一定要在“虛構”與“合理”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這篇文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修改:①修正對玉蘭花的描寫,使之符合實際情況。②為文中人物設置更加合理的背景,使情節(jié)更經(jīng)得起推敲,前后文意連貫。⑧重新設置故事情節(jié),使之符合生活邏輯。④可以變換人稱,用第一人稱行文增加文章的真實感。
修改示范
人生需要理解
初春的風,柔柔地吹進窗子,撩起我的發(fā)絲??諝庵猩l(fā)著淡淡的玉蘭花香.雖不濃.但香不醉人人自醉。蒙嚨中,我又想起了去年那個同樣開滿玉蘭花的季節(jié)以及那些玉蘭花……(修改時令背景,對玉蘭花的描寫符合事實。更換人稱,使文章顯得“真實”)
我曾有個好友叫玉蘭.我們整日形影不離。每當校園里玉蘭花開的時候.我們總愛一起坐在花下談心、讀書。
“哎,昨天老師說的保送上本校高中可以免學費的事,你想過爭取一下嗎?”一次聊天時,玉蘭突然問我。
“自然想過!能被保送當然好,但若是不行也沒多大關系,我會憑實力考上?!闭f完,我陷入了沉思。玉蘭家的條件不錯,她應該不需要保送名額??墒俏覀儌z成績差不多,如果她真的和我爭這個名額.我未必爭得過她……正在我胡思亂想之際.玉蘭突然握住我的手說:“你放心,我一定不和你爭!你一旦被保送就能減輕家里不少負擔,多好呀!”我緊緊地握住玉蘭的手,慶幸自己擁有這樣一個貼心的朋友。那一刻.周圍的玉蘭花帶著淡淡的清香安靜地綻放,像一個個嬌羞的女孩,為我們的友誼作見證。玉蘭的眼睛閃著光,亮晶晶的,就像玉蘭花瓣上的露珠,晶瑩透亮。(修改“貧困生”這一背景設置,交代玉蘭家條件不錯、我與玉蘭競爭力相當?shù)缺尘?,為后文做鋪墊,使文章情節(jié)發(fā)展更有邏輯性,同時增加“我”的心理描寫)
一星期后,保送的名單公布了,玉蘭榜上有名,我卻落選了。我低著頭,擠出看榜的人群,止不住的沮喪頓時翻江倒海地涌上來。雖然自己也說過“憑實力考上”的話,可骨子里還是對保送寄予十二分的希望,畢竟能為家里省下很大一筆開銷??!本以為自己理當入選,可誰知……我急切地想離開這個喧嘩的場所,就在這時,幾句小聲的嘀咕飄入我的耳朵:“知道嗎,玉蘭為什么會上榜?還不是因為她爸爸當了大官!你沒見前一陣校長總找她?!?/p>
這些話就像炸雷,把我炸愣了—我最好的朋友竟然欺騙了我!我難過,傷心,可更氣憤。她的眼睛是那樣清澈透明,怎能有一絲邪念?她的聲音是那樣溫柔,怎能扯如此謊言?為什么?我不明白!抬頭望去,那枝頭上美麗的玉蘭花,只不過短短一周,競變得那樣猙獰,似乎也在嘲笑我,嘲笑我交友不慎,嘲笑我輕信他人。我別過臉去,淚水撲簌簌地掉下來。(將“她爸爸給學校送了大禮”修改為“她爸爸當了大官”,與前文她家條件不錯相照應,符合邏輯。同時,借景抒情,通過對玉蘭花的描寫,表現(xiàn)“我”的憤怒,更好地照應了標題)
從那以后,我再也沒有和玉蘭說過一句話,好幾次她對我欲言又止,我都裝作沒看見。轉眼就要中考了,玉蘭卻突然轉學了。她走得靜悄悄的,同學們誰也不知道。直到老師轉交給我她的信時,我才得知保送一事的原委。老師說,保送推薦人選是學校根據(jù)每次考試的成績排名確定的。盡管玉蘭多次找學校說明我更需要這個名額,但根據(jù)推薦條件,學校最后還是推薦了她、玉蘭的父親因工作調動需要去遙遠的北方,因此舉家跟隨而去。雪白的信紙上,只有熟悉的寥寥一行字:你永遠是我最好的朋友?。▽ⅰ坝裉m退學”這一情節(jié)改為轉學,更貼近現(xiàn)實生活。合理的情節(jié),使故事更“真實”可信)
如今,玉蘭樹下只剩我一個人。拾起一片潔白的花瓣,伴著紅彤彤的落日,我又想起了那些已被澄清的有關玉蘭的流言。在它的沖擊下,我和玉蘭的友誼就像嬌弱的花骨朵,還未完全盛開就被風雨打落。如果當初我能理智些,慎重對待流言,對玉蘭多些理解,我們的故事是否會有另外的結局?
花香還在飄溢,撲面的涼風似乎在對我說:人與人相交,貴在真誠理解,在流言襲來之時,要保持冷靜,及時溝通,才不會被迷霧蒙住雙眼。(融情于景,“玉蘭樹下”符合客觀實際,很好地回扣主題。結尾的議論使文章主旨得到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