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亞芬,全 華
(1.嶺南師范學院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廣東 湛江 524000;2.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會展旅游學院,上海 200000)
城市群是城市發(fā)展到成熟階段的最高結構組織形式,是在地域上以大城市為中心分布的若干城市集聚而成的龐大的、多核心、多層次城市集群,是大都市區(qū)的聯(lián)合體。環(huán)北部灣城市群是國務院于2017年1月20日批復同意建設的國家級城市群,(中國)區(qū)域由廣東湛江、茂名、陽江,廣西南寧、欽州、北海、防城港、玉林、崇左,海南海口、三亞三省區(qū)11個地級城市組成。環(huán)北部灣城市群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南寧、湛江是我國與東盟10國經貿往來的橋頭堡,地理區(qū)位非常重要。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發(fā)展,以及國家振興粵東西北地區(qū)戰(zhàn)略的提出,環(huán)北部灣城市群在經濟、貿易和旅游等方面有重要的政策支撐背景。
旅游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旅游對城市競爭力的提升有重要意義,對城市交流、城市創(chuàng)新等方面都具有積極的效應。城市旅游競爭力指某個城市在旅游方面所具有的競爭優(yōu)勢,既是旅游業(yè)發(fā)展的結果,也是旅游業(yè)發(fā)展的內在動力。城市旅游發(fā)展分為三個階段:自然增長階段,競爭性增長階段和共贏增長階段[1]。城市旅游經過多年的發(fā)展,目前處于競爭性增長階段,因此各個城市都在增強旅游競爭力,而對城市的旅游競爭力進行評價與分析,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城市旅游競爭力評價中,不同學者用不同地方、不同方法、不同評價指標體系進行研究,但是評價指標不同會不會對城市旅游競爭力產生影響?基于此,本研究試圖對此問題進行探討。
國外關于旅游競爭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競爭力指標,隨后,關于旅游競爭力的分類和評價體系越來越成熟。不同的學者提出了不同的評價指標體系,有的學者評價了幾種體系,并且提出體系應該是可比較的,標準的和質量的[2]。而關于評價地區(qū)也是有國家的[3-4]、地區(qū)的[5],甚至是某個目的地[6]。而評價方法包括TOPSIS、PRPMETHEE[7]和IPA。而城市旅游的研究起步于Stansfield對城市旅游重要性的論述。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研究者開始梳理城市旅游競爭力的多維視角[8],但至今尚未形成公認的城市旅游競爭力概念及內涵,對于城市旅游競爭力的學術性表述也比較模糊。國外學者對城市旅游競爭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評價模型和評價方法[9]。Hernik J,Tuntev Z認為城市旅游競爭力涉及城市資源和旅游服務等[10]。Cinbinskiene和Snieskiene 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來評價城市旅游競爭力[11]。國內學者對城市旅游競爭力的研究不斷加深,總體呈現(xiàn)出定量化、多樣化和綜合化的趨勢[12]。主要體現(xiàn)在如下三個方面。首先,從研究內容看,主要是城市旅游競爭力的評價指標之爭,郭魯芳從目前的旅游競爭實力、旅游競爭潛力和未來旅游競爭的發(fā)展力三個方面測度了區(qū)域旅游競爭力[13]。蘇偉忠從旅游業(yè)競爭業(yè)績、旅游競爭潛力、旅游環(huán)境支持力和旅游綜合競爭力四個方面構建城市旅游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14]。丁蕾從硬競爭力和軟競爭力量方面構建了7個二級指標[15]。陳曉等從旅游環(huán)境支持、旅游業(yè)績和旅游發(fā)展?jié)摿θ齻€指標對城市旅游及國內爭力進行定量評價[16]。董云彩等從旅游現(xiàn)狀競爭力、旅游環(huán)境支持競爭力和旅游潛力競爭力三個方面構建了城市旅游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17]。其次,從研究對象來看,關于城市旅游競爭力,尺度可以是單個城市的、也可以是省內城市的比較[18-19],還可以是更大范圍的區(qū)域內城市[20-21]。從研究所依托的理論來看,主要集中在生態(tài)位理論[22]、競爭要素和空間尺度[23]等。最后,從研究方法來看,主要適用定量研究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法[24]、聚類分析法[25]、層次分析法APH[26]、熵值法[27]、系統(tǒng)模型等[28]。經過國內外的相關文獻的梳理,發(fā)現(xiàn)學者對環(huán)北部灣城市群旅游競爭力研究很少,而關于城市旅游競爭力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維度:評價對象、評價方法和評價指標。目前已有的研究有:單一評價對象,單一評價方法,單一評價指標;單一評價對象,單一評價指標,多種評價方法;多個評價對象,單一評價指標,單一評價方法。卻沒有單一評價對象,多種評價指標,單一評價方法的研究,這是本文的研究所在。
為了保證數(shù)據的時效性,本文選取的數(shù)據為2017年的數(shù)值。主要通過如下方法取得:《中國城市統(tǒng)計年鑒2017》《中國旅游景區(qū)發(fā)展報告2017》,2017年11個城市國民經濟與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各個地方旅游政務網。
本文采用國內普遍使用的兩種評價指標體系,為了便于比較,將每個評價指標體系分為三級:一級指標(目標層)、二級指標(系統(tǒng)層)和三級指標(標準層)。兩種評價指標,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城市旅游競爭力評價指標[18]
表2 城市旅游競爭力[17]
熵值法:是指用來判斷某個指標的離散程度的數(shù)學方法。離散程度越大,對該指標對綜合評價的影響越大。可以用熵值判斷某個指標的離散程度。在信息論中,熵是對不確定性的一種度量。信息量越大,不確定性就越小,熵也就越小;信息量越小,不確定性越大,熵也越大。根據熵的特性,我們可以通過計算熵值來判斷一個事件的隨機性及無序程度,也可以用熵值來判斷某個指標的離散程度,指標的離散程度越大,該指標對綜合評價的影響越大。
熵值法是一種客觀賦權方法,可根據各項指標的變異程度,利用信息熵這個工具,計算出各個指標的權重,為多指標綜合評價提供依據。城市旅游競爭力比較符合此方法的條件,具體步驟如下:
(1)選取n個城市,m個指標,則Xij為第i個城市的第j個指標的數(shù)值(i=1,2…,n,j=1,2,…,m);
(2)指標的歸一化處理:異質指標同質化
由于各項指標的計量單位并不統(tǒng)一,因此在用它們計算綜合指標前,先要對它們進行標準化處理,即把指標的絕對值轉化為相對值,并令Xij=|Xij|,從而解決各項不同質指標值的同質化問題。而且,由于正向指標和負向指標數(shù)值代表的含義不同(正向指標數(shù)值越高越好,負向指標數(shù)值越低越好),因此,對于高低指標我們用不同的算法進行數(shù)據標準化處理。其具體方法如下:
正向指標:
負向指標:
(3)計算第j項指標下第i個城市占該指標的比重:
(4)計算第j項指標的熵值:
其中k=1/ln(n)>0,滿足ej≥0;
(5)計算信息熵冗余度:
dj=1-ej。
(6)計算各項指標的權值:
計算各城市的綜合得分:
1.原始數(shù)據及異質指標同質化處理
本文選取2017年相關統(tǒng)計數(shù)據見表1,由于該數(shù)據存在不同意義的量,缺乏可以統(tǒng)一計算的量綱,必須對原始數(shù)據進行異質指標同質化處理,綜合運用公式(1)(2)可以得到表4。
2.計算指標的熵值
通過公式(4)計算各指標的熵值,得到表5的統(tǒng)計結果。
3.權重的確定
根據公式(5)、(6)可以得到各個指標的權重,如表6所示。
表3 各城市2017年基本情況
表4 異質指標同質化處理值
表5 各城市的熵值
續(xù)表5
4.各城市的綜合得分
最后計算各個城市旅游競爭力綜合得分,并進行排名,如表7所示。
5.第二種評價指標體系下熵值法計算分析
首先搜集各指標原始數(shù)據,如表8所示。
運用同樣的過程對第二種評價指標體系進行計算,最終得到各城市的城市旅游競爭力綜合排名,如表9所示。
通過運用兩種不同的評價指標體系,對環(huán)北部灣城市群旅游競爭力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評價指標體系下,城市綜合排名存在很大差異,三亞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所以在兩種評價指標體系中競爭力都排第一,但是海口和南寧在不同的評價體系下,排名發(fā)生了變化,主要是因為??谳^之南寧有更強的旅游發(fā)展?jié)摿Γ蠈庉^之??谟休^強的旅游現(xiàn)狀競爭力,但是由于各個二級指標在不同評價體系中有不同的比重,所以導致最終的評價結果有差異。而湛江和北海在兩種評價指標體系中沒有變化,茂名、崇左,欽州和防城港四個城市的排名有比較大的變化,原因也是由于不同城市在不同的二級指標得分不同,而二級指標在不同評價體系中的權重是不同的。
表6 各指標的熵權
表7 指標排名
表8 原始數(shù)據
表9 指標排名
這兩種評價指標,很難界定哪種評價指標更科學,更可靠,對于政府而言,他們愿意選擇自己城市排名靠前的指標體系,但是作為學術界,有必要對城市旅游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進行界定,從而使研究更科學、更有意義。本文只對評價指標體系進行了比較和評價,但是如何建立一個學界共識的評價指標體系是未來旅游界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