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麗
【摘要】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尤其需要合理地對待學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需要留足等待的時間和空間,是不能急于求成的。而課堂作為教學的主陣地,更需要“慢”下來。這個慢,不是指教學進度的慢,也不是指老師講得慢,而是“慢”下來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中,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
【關鍵詞】課堂教學 “慢” 合理分配 教學時間
葉圣陶說過“教育是農業(yè),不是工業(yè)”,是不能急于求成的。教育,作為一種慢的藝術,尤其需要合理地對待學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錯誤,需要留足等待的時間和空間。而課堂作為教學的主陣地更需要“慢”下來。回想我在江蘇省海門市學習“新教育”期間,特別是聽了兩節(jié)數(shù)學概念課后,對此感觸尤深,課堂教學慢一點又何妨,沒有完成預設的教學任務又何妨,學生實實在在的思考了,實實在在地感知了探究過程,實實在在弄清楚了知識的來龍去脈,這就足夠了。
這兩節(jié)課都是從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出發(fā)導入新課,充分體現(xiàn)了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新課程理念。無論是黃冬娟老師執(zhí)教的《一元二次方程》,還是倪錦華老師執(zhí)教的《不等式及其解集》,兩位老師的課堂都很“慢”,兩節(jié)課從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出發(fā),然后歸納概念、辨析概念,最后鞏固應用。兩位老師非常有耐心,認真傾聽學生毫不完美甚至錯漏百出的發(fā)言,他們沒有武斷的打斷學生,而是容許學生出錯,讓學生在錯誤中學習,在錯誤中成長。課堂上,老師給足了學生思考的時間,把空間,權利都還給了學生,課堂所有知識點的生成,核心知識的歸納都是學生得出的。感觸頗深的是倪老師在講解用數(shù)軸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時,他不是直接灌輸怎樣用數(shù)軸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而是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如何用數(shù)軸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充分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
兩位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放“慢”了腳步,傾聽,鼓勵,等待,等著課堂主人的思維腳步。正因為“慢”,學生才有了足夠的時間思考,才獲得了知識探究的樂趣,進一步獲得了成功的體驗,長此以往,何愁學生的思維能力提不高?課堂教學“慢”一些又何妨,只有放慢了腳步,才能聽見花開的聲音!
課堂教學怎樣才能“慢”下來?這個“慢”不是指教學進度的慢,也不是指老師講得慢,而是要給學生的思維過程留足時間,“慢”下來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中,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正如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政濤在《教育常識》一書中指出,把課堂還給學生要做到把時間還給學生,把空間還給學生,把權力還給學生。那么,課堂教學如何做才能真正“慢”下來呢?
首先,要合理分配教學時間。課堂上,可以設置了五分鐘“課前熱身”環(huán)節(jié),利用課前五分鐘復習舊知、基礎檢測過關、自學新知。課堂上以啟發(fā)引導為主,給足學生思考的時間,拓展學生的思維。最后,每節(jié)課留10分鐘給學生消化鞏固、歸納總結,既減負又高效。
其次,課堂可以采用隨機提問和“推火車”提問交叉進行,這樣既保證了學生參與面廣,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迫使全體學生主動思考、準備答案,采用隨機提問、連續(xù)提問的方式,課堂氛圍相對緊張,節(jié)奏緊湊,效率也更高。
再次,可以采取多種學習方式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可以采用課堂即時求助的學習方式。通過課堂即時求助的方式力求把“我不會”驅逐出課堂,化被動接受為主動思考。比如,甲同學在黑板演算時遇到難題,他可以向乙同學即時求助,待甲同學弄懂之后再獨立完成演排。也可以采取“小老師”講課的方式,既滿足學生小小的表現(xiàn)欲,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又把講課的權力下放,安排“小老師”講課,教師在學生講解的基礎上適當補充、提煉,可以調動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可安排基礎薄弱的學生講解基礎題,基礎較好的學生講解中檔題,能力強的學生講解難題。這種做法不僅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還讓學生的思維更縝密,思路更開闊。
最后,可以借助梯度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課堂教學效率更高。可根據(jù)學生學習能力的強弱將全班分為“助教”“組長”與“成員”三個梯度小組,展開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比如,當堂作業(yè)完成后,教師可先面批“助教”的作業(yè),然后由“助教”批閱自己屬下“組長”的作業(yè),“組長”再批閱其屬下“成員”的作業(yè),在批閱過程中有師對生、生對生針對錯誤給予的簡單點評并予以解題指導。這種梯度小組合作處理課堂練習的方式既有整體性又有針對性,教師起到了引領和啟發(fā)作用,而學生的能力則被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出來。
總之,讓課堂教學“慢”下來,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是“新教育”十大行動之構建理想課堂所倡導的,是健康課堂的核心,是高效課堂的靈魂,是學生自我發(fā)展的源泉。只有學生有了自我發(fā)展的主動權,他才會掌握和主宰自己的人生道路。
參考文獻:
[1]汪璐,蔡明德.語文課堂教學實踐優(yōu)化措施的研究[J].管理觀察,2018,(20).
[2]李素英.小學高段數(shù)學課堂教學之我見[J].數(shù)學大世界,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