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松茂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前天深夜,鄰居王大爺家遭不速之客偷竊,物品被翻得七零八落,存折首飾全沒了蹤影。
此題要求我們判斷例句中“不速之客”的使用是否恰當。顯然,這里是將其理解為“盜賊”之意。果真這樣嗎?
“不速之客”語出《周易》:“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睂τ谄渲械摹八佟保追f達疏云:“速,召也。不須召喚之客有三人自來?!?/p>
據(jù)《周易》所載,“不速之客”與舜教化子民有關(guān)。據(jù)傳說,孔子對舜勇于到最艱難、最破敗的地方去教化人民贊賞有加。由于舜的德行感化,人民都樂于歸順,接受教化。于此,“不速之客三人來”,因三人乃眾,故而其所指應(yīng)為眾人競相歸附之義。
顯然,這些“客”即“前來歸附之民”,皆因感于舜之教化而自發(fā)自愿所為,毫無強迫為難之意。緣于此,后人就常用“不速之客”來比喻那些“沒有邀請突然而來的客人”。此處的“客”指的應(yīng)是“受感化自愿前來歸附之民”,換言之,即“有覺悟有良知之人”。不難發(fā)現(xiàn),此詞本無貶義,而今人常將其誤為“盜賊”之意,顯然不妥。
某體育報在評論某一籃球隊員球場表現(xiàn)時寫道:“如此糟糕的球技,如此差強人意的表現(xiàn),實在難以想象他是如何被選進國家隊的。”這句話用了“差強人意”這個成語,但如果我們仔細閱讀發(fā)現(xiàn)這個成語用錯了。
“差強人意”語出《后漢書·吳漢傳》。王莽奪取了西漢政權(quán)后,由于統(tǒng)治殘暴,很快就爆發(fā)了農(nóng)民大起義。其中,西漢宗室后裔劉秀的武裝日益強大。劉秀手下有一個將軍叫吳漢,為人耿直,不善言表。劉秀最初并不怎么看重他,直至聽其他將領(lǐng)夸吳漢勇敢,才開始重用他。
吳漢不僅勇敢,還非常忠心。劉秀稱帝后,每次出征,吳漢都不離劉秀左右,只要劉秀不休息,吳漢都恭立一旁;戰(zhàn)事不利的時候,吳漢總會站出來鼓勵大家,應(yīng)當振作精神。一次,劉秀軍戰(zhàn)敗,很多將領(lǐng)情緒很壞。劉秀找不到吳漢了,派人去找,去人回來報告說:“吳將軍正在檢查士兵的兵器,做好再次進攻的準備?!眲⑿懵犃撕蠛苁芨袆?,贊嘆地說:“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p>
差強人意:差,稍微,比較,尚,略;強,振奮。大體上能使人滿意。原指很能夠振奮人的意志,后用來形容尚能令人滿意??磥怼安顝娙艘狻辈⒉皇恰笆谷烁械讲顒拧?。如此錯誤的理解,是把“差強人意”的“差”理解成了“差勁”了。
某報原意是指責籃球隊員水平差勁,不能令人滿意,因誤用反而變成贊揚該隊員球技不錯了,自然整個句子感情色彩也出現(xiàn)了矛盾。所以使用成語,萬不可望文生義。只有真正了解成語意義,使用起來才能真正“差強人意”!
“美輪美奐”的“輪”意為“高大”,“奐”意為“眾多”,整個成語用來形容房屋高大眾多,宏偉壯麗,也形容裝飾、布置等美好漂亮。
這個成語出自《禮記·檀弓下》:“晉獻文子成室,晉大夫發(fā)焉。張老曰:‘美哉輪焉,美哉奐焉。”
故事發(fā)生在春秋時期,晉國有個大夫叫趙武,他精明能干,被任命為正卿。他選用有道德有學問的人為國家做事,所以受到人們的稱贊。一次,他的新屋落成,晉國的大夫們都送禮祝賀。有個叫張老的大夫?qū)w武說:“好極了,建筑多么高大宏偉??!好極了,裝飾多么美麗眾多??!”趙武在晉國的地位和聲望都很高,做大官的住高樓大廈本來很平常,但由于趙武一向提倡禮儀,崇尚樸素,所以他建造這么宏大的新居就顯得言行不一了。
當時,張老的話含有諷刺意義,但后來人們?nèi)∑湔姘龘P的意義,用于贊美建筑或與建筑相關(guān)的裝飾、布置等。由于“美輪美奐”由張老的話簡化而來,今天我們在使用它的時候容易泛泛地理解為“美啊,美啊”。請看下面兩例:
例一:博物館里保存著大量有藝術(shù)價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種花鳥蟲獸、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輪美奐。
例二:兩個小時美輪美奐的表演,數(shù)十位花樣滑冰高手的傾情奉獻,讓中國的觀眾再次感受到花樣滑冰的美。
例一用“美輪美奐”修飾“花鳥蟲獸、人物形象”,例二用“美輪美奐”修飾表演,都想表達夸贊之意,卻忽視了成語有其固定的使用范圍。
當前,也有人依據(jù)主流媒體對“美輪美奐”的誤用為“美輪美奐”松綁,認為主流媒體都這樣用了,我們也不妨“與時俱進”吧。這種觀點實是無視語言文字使用規(guī)范性的存在,處于學習階段的中學生可不能太隨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