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娟 乙常青
齊己的“一枝”——“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p>
(《早梅》)
詩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皚皚深雪作為孤梅獨放的背景,描摹出十分奇特的景象?!耙恢﹂_”是點睛之筆:梅花開于百花之前是謂“早”;而這“一枝”又先于眾梅,悄然“早”開,更顯出此梅的不同尋常。這“一枝”扣緊了《早梅》的“早”字,突出了梅花報早春的英姿。詩句描繪了一幅十分清麗的雪中梅花圖:雪掩孤村,苔枝綴玉,那景象給人以豐富的美的感受。“昨夜”開,又暗點了詩人的每日關(guān)心,給讀者以強烈的感染力。
葉紹翁的“一枝”——“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p>
(《游園不值》)
看似純?nèi)粚懢?,但蘊涵凝重。要你由這“關(guān)不住”的一枝紅翠欲滴、鮮艷透明的杏花,去遐思聯(lián)想那爭奇斗妍、萬紫千紅的春光是多么無限、多么美好!然而,僅僅如此嗎?不是的,而是境與意合,妙與神合,小園主人雖隱居不仕,不求聞達(dá),潔身修行,品德日隆,不也像這枝紅杏一樣,傲然一枝,卓爾不群嗎?還不僅僅如此,更重要的是表達(dá)了一種樸素而深刻的哲理:一切美好向上、生機勃勃的事物,都是阻擋不住的。
陸凱的“一枝”——“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p>
(《贈范曄》)
江南不僅不是一無所有,有的正是詩人的誠摯情懷,而這一切,全凝聚在小小的一枝梅花上。由此可見,詩人的情趣是多么高雅,想象是多么豐富?!耙恢Υ骸保墙璐氖址?,以一代全,象征春天的來臨,也隱含著對相聚時刻的期待。聯(lián)想友人睹物思人,一定能明了詩人的慧心。
皮日休的“一枝”——“夜半醒來紅蠟短, 一枝寒淚作珊瑚。”
(《春夕酒醒》)
寫酒醒所見景象:“短”字,繪出紅蠟殘盡的凄清況味;“一枝”,點明紅蠟處境孤獨;“寒淚”的形象則使人仿佛看到那消融的殘燭,似乎正在流著傷心的淚水。詩人運用擬人手法,不僅把“紅蠟”寫得形神畢肖,而且熔鑄了自己半生凄涼的身世之感,物我一體,情景交融。這時作者已進(jìn)入中年,壯志未酬,人生道路不正像這一枝短殘了的紅蠟嗎?
李清照的“一枝”——“ 一枝折得, 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p>
(《孤雁兒》)
詞句化用陸凱贈梅與范曄的故事,表達(dá)了深重的哀思。陸凱當(dāng)年思念遠(yuǎn)在長安的友人范曄,曾折下梅花賦詩以贈??墒窃~人今天折下梅花,找遍人間天上,四處茫茫,沒有一人可供寄贈。其中“人間天上”一語,寫盡了尋覓之苦?!皼]個人堪寄”,寫盡了悵然若失之傷。
鄭板橋的“一枝”——“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p>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些小”,微小。詩人想到:像我們這些州縣小吏,雖官職卑微,卻負(fù)有解百姓于水火之中的重大責(zé)任。既是寫自己,又是寫包括,為民解憂應(yīng)該是所有官員的責(zé)任。這句詩拓寬了詩歌的內(nèi)涵?!耙恢σ蝗~總關(guān)情”,既照應(yīng)了風(fēng)竹畫和詩題,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窗外那一枝一葉,不正是飽受風(fēng)雨的百姓的化身嗎。作為“父母官”又怎能不關(guān)心他們的疾苦呢?詩人對民情體察入微,充分體現(xiàn)了他對百姓疾苦的關(guān)心,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