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婷
溫泉縣農業(yè)技術推廣站,新疆博州 833500
為研究秸稈腐熟劑對玉米秸稈還田模式下的應用效果,2018 年在新疆博州溫泉縣塔秀鄉(xiāng)實施了玉米秸稈腐熟劑田間試驗。
試驗地點在塔秀鄉(xiāng)浩圖呼爾村食葵地,具有代表性中肥力條田,年平均氣溫5.6℃,≥10℃積溫3 137.9℃,年降水量181 mm,年蒸發(fā)量1 500~2 000 mm,無霜期169 d。供試土壤為壤土,有機質19.47 g/kg,速效氮93 mg/kg,速效磷12.7 mg/kg,速效鉀 283 mg/kg,pH 值 8.25。上一年種植玉米,試驗當年種植食葵,品種為363。
有機物料腐熟劑(粉劑),采用中農綠康有機物料腐熟劑(有效活菌數≥0.5億/g)。
試驗共設4 個處理,每個處理3 次重復,共12個小區(qū),小區(qū)面積為32 m2(4 m×8 m),采取隨機區(qū)組排列,四周設置保護行。常規(guī)施肥,無秸稈還田作對照(CK);不加腐熟劑秸稈還田,常規(guī)施肥+秸稈還田(A);不加腐熟劑秸稈還田,常規(guī)施肥+尿素+秸稈還田(B),尿素5 kg/666.7m2;有機物料腐熟劑,常規(guī)施肥+尿素+腐熟劑+秸稈還田(C),腐熟劑2 kg/666.7m2,尿素5 kg/666.7m2。
試驗于 2017 年 10 月 20 日實施,玉米收獲后,按照試驗設計將玉米秸稈粉碎還田,將秸稈切成10 cm 的小段,使其均勻覆蓋于地表,翻耕深度20~30 cm,對照區(qū)將秸稈清理出小區(qū)?;逝c腐熟劑同時施用。撒施后結合秋翻,加快秸稈腐熟,各處理常規(guī)施肥,施肥水平一致。
2018 年4 月27 日結合整地進行施肥,按照常規(guī)施肥,食葵全生育期共施肥45 kg/666.7m2,其中磷酸二銨15 kg/666.7m2、高磷酸鉀5 kg/666.7m2、尿 素 15 kg/666.7m2、硫 酸 鉀 肥 10 kg/666.7m2,分 4 次滴施。全生育期中耕 2~3 次,第一次中耕,深度5~7 cm;第2 次中耕在定苗后1 周,深度10 cm;第3 次中耕在封壟前完成和追肥,深度15 cm。全生育期灌水6 次,總灌水315 m3/666.7m2。 9 月 23 日正 式收獲 。2018 年 10 月 5 日每個小區(qū)用土鉆按“s”形取5 點混合土樣進行化驗對比分析。
從表1 可以看出,不同的處理,管理模式一致的條件下,處理B 和處理C 的出苗期比處理CK 和處理 A 提前了 2 d,處理 A 與處理 B 的現蕾期比處理CK 提前了2 d,比處理C 延遲2 d。成熟期處理B 和處理C 比處理CK 和處理A 延遲了1 d 和2 d。分析原因主要是應用了秸稈腐熟劑后,對秸稈進行了快速腐解,為幼苗前期提供了充足的養(yǎng)分,能夠有效促進發(fā)育,在肥力充足情況下,作物成熟推遲,有利于提高作物產量。
表1 不同處理生育期記載表
由表2 可以看出,各處理間盤直徑、盤粒數、百粒數都有所增加,處理C>處理B>處理A>CK。處理A、B、C的食葵產量較CK 高6.6%、12%、27.4%。處理B、C 的食葵產量較處理A 高11.3%、19.4%。
表2 不同處理食葵經濟性狀及產量調查
從表3 可以看出,秸稈還田區(qū)(處理A、B、C)土壤養(yǎng)分含量顯著高于CK,處理A、處理B、處理C 的有機質、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鉀含量較CK 分別提高5.6%、2%、8.3%、9.3%,說明秸稈還田能夠改變土壤的理化性質。
表3 不同處理對土壤養(yǎng)分的影響
(1)腐熟劑的增產效果。施用 (中農綠康有機物料腐熟劑)的處理比常規(guī)秸稈還田區(qū)增加產量39.3 kg/666.7m2,增產19.4%,較常規(guī)施肥與無秸稈還田增加產量51.9 kg/666.7m2增產27.4%。腐熟劑能加快秸稈的腐爛分解,使秸稈轉化為腐殖質,提早供作物吸收,比常規(guī)秸稈還田增加產量。
(2)秸稈還田并配施腐熟劑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高土壤有機質、堿解氮、速效磷、速效鉀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