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街頭13日差點上演的“統(tǒng)獨大戰(zhàn)”蔓延到網絡,國民黨籍臺中市長盧秀燕維基百科網頁被冠上“賣國賊”三字,在島內引發(fā)爭論。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臺灣“中國和平統(tǒng)一促進會”原定13日舉辦車隊游行,但當天上午以安全為由,突然宣布取消。據了解,游行取消與當天本應出席演講的大陸學者李毅被遣返出境有關。不過,多個本土團體仍進行所謂“4·13護臺抗中”大游行,聲稱“堅決反對中國并吞”,不少人更質疑臺中市政府不了解“集會游行法”,否則怎么會讓類似游行走上街頭。這場“統(tǒng)獨大戰(zhàn)”也蔓延至網絡,臺中市長盧秀燕在維基百科的大頭照,13日一早被發(fā)現加上“賣國賊”三個字,仔細看了頁面最后修改時間是4月12日晚10時46分。此外,盧秀燕“爭議事件目錄”也被加了一項,“核準2019年4月13日和平統(tǒng)一發(fā)展論壇的集會”。
臺中市政府表示尊重言論自由,但對惡意中傷保留法律追訴權,并已修改維基百科,頁面也被列為“半保護狀態(tài)”至20日5時49分。“半保護狀態(tài)”是指這段期間阻止所有匿名用戶以及非自動確認使用者編輯頁面。
對此,盧秀燕14日回應稱,部分民眾的政治立場非常對立,難免遷怒到市長、警察局長,“沒關系,我們對不同意見要包容與尊重”。臺中市新聞局長吳皇升稱,最近部分言論和某些有心人士一直操作臺中市政府警察局核準“統(tǒng)促會游行”一事,指控是“通敵叛國”,最主要理由就是臺“集會游行法”規(guī)定“不得主張共產主義或分裂國土”。但“大法官釋字445號”明確表示,“對主張共產主義或分裂國土之言論,使主管機關于許可集會、游行以前,得就人民政治上之言論而為審查,與憲法保障表現自由之意旨有違”。意思就是,“統(tǒng)獨都屬言論自由范疇”。警察局基于這樣的立場核準游行,此前類似游行在臺北和高雄等地都舉辦過。吳皇升稱,這種政治操作痕跡明顯,刻意制造社會對立與政治動蕩,藍綠壁壘分明,“究竟要給下一代什么樣的示范”?!?/p>
(崔明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