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仍然記得,初讀《簡愛》之時那份情不自禁的沉迷。
你可能在十六歲的花季里,晚上打著手電筒在宿舍的被窩里樂此不疲地閱讀過它,一邊心靈里充滿著青春的歡樂河流,一邊不時地戒備著突然闖入的宿管老師。
你也可能在上學途中寒風呼嘯的馬路上,手指凍得通紅卻仍然渾然忘我地一邊背著書包,一邊急切地翻閱著手中的《簡愛》。
不錯,《簡愛》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心中永恒的青春與愛情。
它跨越了國界的阻攔,翻越了語言的柵欄,從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一個貧窮而又自尊的孤女心中向我們飛奔而來,然后把女性獨立與自尊的火種播撒到了每一個人的心里。
一個父母雙亡的幼女被舅父臨死前托孤給妻子,讓她發(fā)誓一定要在自己死后照顧好妹妹的遺女。
這個遺女不是別人,正是性格中充滿著強烈的自尊與叛逆精神的簡愛。
寄人籬下的處境是悲慘的,尤其是因為這個孤女被舅父里德先生生前看得比自己的子女都要珍貴。所以當他撒手人寰,不到十歲的簡愛便迎來了舅媽與表兄妹們一致的報復。
經過一番折磨后,里德舅媽把她送到孤兒寄宿學校去,聽到這個消息的簡愛忽然間萬般高興,內心里充滿了一種迷茫的渴望。
她毅然堅定地收拾著自己的行李,她覺得自己終于要逃離蓋茲黑德府了。在所有蓋茲黑德府的人眼里都認為簡愛弱小、丑陋,甚至連一個傭人都比不上,似乎一切的現(xiàn)實力量都在壓迫她,摧殘著她的天性。
但簡愛的心靈并沒有被摧毀。恰恰相反,正是這樣的逆境培植了她超人的勇氣,她的精神因苦難生活而得到了錘煉,意志也更加地堅韌不拔。
她毫不眷戀地逃離了蓋茲黑德府,一個人孤零零地坐著馬車歷經三天三夜來到了她生命中的新起點羅伍德慈善學校。
簡愛在這里遇到了生命中刻骨銘心的朋友——海倫·彭斯。
羅伍德的環(huán)境相當惡劣,因為處于沼澤地污染嚴重,結果暴發(fā)斑疹疫病,八十多名學生死了四十五個。
校監(jiān)的惡行雖然得到了懲處,簡愛最好的朋友海倫·彭斯卻永遠地死在了這次疫病里,準確地說是死在簡愛的懷里。
這是簡愛在人世間最初也最純潔的一段友誼。
海倫彭斯的死讓她初嘗人世間的生離死別,也讓她看到了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頑強地生存下去才能獲得人生的希望。
經過艱苦生活的磨煉,簡愛的思想日臻成熟。
當她以家庭教師的身份出現(xiàn)在桑菲爾德莊園的時候,她無疑是一位敏感、熱情、獨立而又頗具人格魅力的青春少女。
對于初次闖進貴族府邸的簡愛來說,桑菲爾德莊園無疑是華貴的,莊園的主人羅切斯特先生和她偶遇在了夜晚莊園外面的小道上,他和他的馬受了傷,而她執(zhí)拗地幫助了他,甚至用自己的身體充當了他的拐杖。“在看到你確實能夠騎馬以前,先生,我是絕不會讓你這么晚獨自留在這條荒涼的小路上的?!闭撬倪@句話給一向傲慢冷漠的羅切斯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而后相處的時間里,他們開始相互了解。
他是她的主人,她是他的雇員。但她始終保持著自己獨立頑強的尊嚴,而他也恰恰喜歡她的這種絲毫不媚俗,甚至頗為膽大妄為、心直口快的性格。
他發(fā)現(xiàn)他們有很多共同的話題,他們彼此之間表面上唇槍舌劍,內心里卻都如同滾燙的河流,似乎不管誰一不小心,都會蕩漾出無邊的漣漪來。
她愛他表面上的冷若冰霜,也愛他內心里的無邊柔情。他愛她的直白真實,更愛她的嬌小純潔。
當她終于決定嫁給他的時候,掩藏在桑菲爾德莊園的內幕終于暴露了。
羅切斯特還有一個妻子,一個偷偷從國外帶回來的發(fā)瘋的妻子,一個非常顯赫的世家之女。她的家族有著遺傳的瘋病,羅切斯特的父親早年為了讓兒子獲得對方家族的財富而將羅切斯特送去了國外。
真相大白之時,簡愛忍受不了這樣的欺騙,雖然她仍然愛他;雖然她覺得他也是受害者,但是她仍然不能忍受這種欺騙。
她說:你以為我窮、低微,不美、矮小,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想錯了……我的靈魂跟你一樣!我的心也跟你一樣!要是上帝賜予了我一點美和一些財富,我就要讓你感到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現(xiàn)在難以離開你一樣?!拖裎覀儽仨殮v經死亡站在上帝的腳跟前,是平等的——因為我們是平等的。
這是一個19世紀的平民女子在面對愛情和尊嚴之時所做出的選擇。在她叛逆的性格之中依然潛藏著一個純情女子的愛。
正因為擁有這愛,所以她在接下來無目的的逃亡之中始終沒有放棄自己,哪怕是餓到極致去討一點即將被扔給家畜的殘粥,求得一塊農人家的黑面包,她的內心中都依然充滿著自尊。
這是一個一無所有的平民女子為了愛情的尊嚴而犧牲虛榮之心,對自己痛下殺手的堅強。
讀到這里我方始明白,《簡愛》之所以一百多年來打動無數(shù)讀者的原因。
那是因為這是一個甘愿讓顏面受損,讓肉體受傷也要維護靈魂的完整與純潔的強者。她是能夠讓我們落淚讓我們痛哭之后又從內心里深深地敬服的女性形象。
《簡愛》的結局是一個“大團圓”的結局。羅切斯特已經變成瘋子的妻子在又一次企圖燒死簡愛(此時簡愛已經逃離桑菲爾德莊園)的過程中,讓整個莊園都陷入了火海。
羅切斯特為了搶救大火中的妻子自己也掉入了火中,導致雙目失明,左手截肢,從此成了廢人。而他的妻子則在大火中徹底喪生。桑菲爾德莊園也變成了一片廢墟。
簡愛在聽聞了莊園的大火,便毅然踏上了尋找羅切斯特的征途,可她見到的已經不是那個原來的羅切斯特。此時的羅切斯特幾乎喪失了所有的財產,也喪失了健康。可簡愛卻覺得,此刻的他才是真正需要自己的那個丈夫。
他們在森林中的芬丁莊園結了婚,她要做他的臂膀,做他的眼睛,此刻的他再也不是那個孤傲冷漠刻板的世家子弟羅切斯特,而是一個充滿著平和、溫暖與柔情蜜意的羅切斯特——簡愛的丈夫。
勃朗特三姐妹在英國文學史上具有著特殊的地位,她們在貧窮處境中沉浸于文學,在寫作上都各具天賦,成為英國文學史上非同凡俗的“文學世家”景象。
尤其是夏洛特·勃朗特的《簡愛》和艾米麗·勃朗特的《呼嘯山莊》在文學史上影響最大。
夏洛特出生于英國約克郡的一個山區(qū)小鎮(zhèn),相貌一般,一生愛情也頗為坎坷。
其筆下的主人公多是凄苦無緣的孤女,表現(xiàn)出其對女性生活和命運的關注。頗具叛逆精神的獨立女性形象,可以說是歐洲女權主義的先聲,是我們在默默忍受了數(shù)千年男權社會的精神囚禁之后從女性靈魂里爆發(fā)出的第一聲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