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貴平
沙漠推路隊開抵塔河1井位置,塔河1井熱鬧了許多。黃鵬擔任推路隊隊長,他率領(lǐng)推路隊早一天趕到塔河1井地面,臨戰(zhàn)前花一天時間休整一番,做一些正式推路的具體準備?,F(xiàn)在,漠風(fēng)獵獵,“沙漠道路動工儀式”的橫幅在風(fēng)中呼啦啦抖動。推路隊員們集合在空闊的漠野沙地里。
經(jīng)過幾年的物探,地質(zhì)部門已經(jīng)在沙漠腹地的有利地質(zhì)構(gòu)造上確定了第一口深探井沙1井,現(xiàn)在就要上鉆打井了。鉆井隊伍、鉆井設(shè)備進入沙漠,首先需要有一條通達井位的路。打通沙漠道路,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情。
黃鵬的出征表態(tài)別有詩意:“我們的大鏟子就要向大沙漠推進了。開赴沙漠腹地的第一支鉆井隊等待著我們的出征,等待著我們的成功。這第一鏟的地方更站著勘探公司的期待,站著中國石油的期待。這等待,這期待,就是我們每個推路隊員身上的一疙瘩勁……”
盛夏六月,沙漠里酷熱難熬。白花花的太陽光好像帶著火,沙漠像烤箱一樣干熱干熱。向四野望去,二三十米遠處的空中,蒸騰的地氣像透明的膠狀波一樣無聲無息飄浮,沸騰似的不停息閃爍滑動。明明知道沙漠里沒有水,滿眼浮動的地氣卻給人一種錯覺,好像涌涌的水汽在彌漫、在翻騰。沙漠里一片漫黃,視野里一滿是空無靜止的感覺。如此景象的沙漠里,空氣是干干的、燥燥的、燙熱的,悶滯得似乎要窒息一切。
巴丹力杰和朱立國跳下推土機,站在沙包上看地形。從推開的路頭往前看,插在沙地上的小紅旗告訴他倆,前面橫著一道沙梁子,沙梁子前頭十幾米遠的地方,是一條一人多深的溝。
巴丹力杰指劃著說:“立國,你攻這個沙梁子,我的推土機從那邊較低的地方繞過沙梁,去填那個溝。中間十幾米地段,你推完這道梁坎子,來回幾下稍微平整平整就行了,等你趕上來,那個深溝我就整得差不多了?!?/p>
朱立國突然倒坐在沙丘上,兩只光腳丫子舉在空中,嘴里連連吸溜著,“哎呀哎呀”地嘆。
巴丹力杰回頭看他這樣子,咯咯咯笑著戲罵道:“看你這熊樣子!明知道沙子燙得踏不下腳,怎不穿靴子啊!”
朱立國仰頭說:“我是汗腳,塞在黑靴子里粘糊糊的,燒得難受呀!”才回應(yīng)巴丹力杰剛才分工推沙的話,“好吧好吧!后面兩臺推土機推的路段長是長些,沙包子卻小。就是咱這段難些。我看,用不了一個小時兩公里又出來了?!?/p>
巴丹力杰往地上一蹲,把朱立國瘦俏的身板子往自己身上一拉,背起來。他知道太陽光強烈,沙地表面被曬得像烙餅子的鍋,光腳丫子根本受不了。嘴里又戲罵道:“哎呀!你這狗日的看著瘦,壓在背上沉得像麻袋包!”
朱立國趴在巴丹力杰的背上,“噗噗噗”地吐氣說:“你聞你!脊梁桿子上的汗腥味,熏死人了!”
“難道你脊梁桿香嗎!”巴丹力杰的短腰工靴踢撒著沙包斜面上的沙子,快步跑到朱立國的推土機跟前。朱立國的光腳丫剛踏上鏈板,又被燙得“嘿嘿”地嘆著,趕緊蹦進駕駛室,一屁股墩在駕駛座上。
“謝謝八哥!”朱立國笑著給巴丹力杰點頭稱謝。在沙漠運輸隊,大家都把巴丹力杰叫“八哥”,諧的是他名字里頭一個“巴”字。朱立國忽然想起什么,又“哎哎”地喊住巴丹力杰,開玩笑說:“豬八戒背媳婦哩,你‘豬八哥背過媳婦嗎?你媳婦是銀行的漂亮仙子,你背媳婦可得把脖子脊背洗干凈,不然人家嫌你臭,小心甩了你……”
巴丹力杰眼睛一翻:“嗨!我又不姓朱,姓朱的才是‘豬八哥!閉上你的臭嘴,你閑操心!我媳婦甩了我,難道去跟你?扯淡!”
看看這撥人的形象吧!除了人人一律的紅工衣、黑工靴——當然推土機手一鉆進駕駛室,仍然脫得只剩一條褲衩子,蹬一雙涼拖鞋——每個人都是一臉的黑褐,黑褐里粘附著粉塵,強烈的陽光暴曬和隨時的風(fēng)沙撲打,每個人都風(fēng)塵仆仆。
男人都是長胡須的,但在這荒野之境、無人之區(qū),除了洗臉沖澡,他們都無視胡須的存在,平常時候每天的剃須刮臉程序就都免了。胡須少的,給人毛茬茬的感覺,胡須厚的、多的,毛乎乎的樣子就覺得不雅。漫起的風(fēng)沙里,他們的胡須粘著粉塵,看起來怪怪的樣子。酷熱和風(fēng)沙饋贈給他們的,是蓬頭垢面,是滿面的勞苦。沙漠里沒有理發(fā)店嘛,誰還笑話誰?
每天,郭立堅頭上仍然挽一頂草帽,黃鵬戴著鴨舌工作帽的腦袋上搭一條遮陽、遮塵,又便于擦汗的白毛巾。相同的是倆人都戴著防風(fēng)鏡奔波。黃鵬年輕些,灰塵和胡茬蓋不住他臉龐的豐滿;郭立堅瘦俏的面部皮膚蔫蔫的松弛,沒有胡須的地方,長長的汗毛看得清晰。收工后,他倆取下防風(fēng)鏡,眼睛周圍就顯露出不經(jīng)陽光暴曬的白框,惹得大家哈哈取笑。這幫男人,甭管年齡,甭管職務(wù),每天都在一起滾爬,一起食宿,人和人之間混得親密無間,不講客套。有人管郭立堅叫“老頭兒”,“老總”的稱呼似乎過于嚴肅了;“黃隊長”的敬稱也不知不覺變成“鵬哥”了。
在比較平緩的地段,五臺推土機按照二、二、一的擺法,前面兩臺錯位推進,推出道路的雛形,后面兩臺拓寬路面,最后一臺負責平整。平緩地段視野開闊,路向容易辨別,推沙量也小,作業(yè)順利,道路延伸的速度自然也快。但是在墓塚一樣密集的沙丘地帶,道路要繞高就低向前推進,推沙量大,拓進速度慢,更要緊的是前進的方向很容易走偏。鄭虎林走了以后,黃鵬和郭立堅商量,將測量組三個人從最前方調(diào)整到推土機后面,根據(jù)推進的情況,在推出來的道路上,校驗大方向是否與設(shè)計一致。三個年輕技術(shù)員的攀爬奔走,就減輕了很多腳力。
穿越過幾十公里沙丘密集的地帶,推土隊近旁出現(xiàn)一片殘垣斷壁。
這當兒,郭立堅心里一震,立即展開沙漠地貌圖搜索起來。地貌圖上,標劃出來的路線在一片無名的廢墟處折而向南,然后就進入兩座大沙山之間的谷地。從這里開始,推路就真正深入沙山地帶了。郭立堅仰頭向通道右首方向眺望,渾莽莽的一抹沙山橫亙視野,高興地晃著地圖,喊來不遠處的黃鵬:“黃隊長,你來看,這里就是我們應(yīng)該拐大彎的地方。”
黃鵬看看地圖,又望望遠處,也興奮地說:“看來,大方向完全符合地貌圖上的坐標?!?/p>
下午,道路將近沙山豁口時,呼呼呼地來風(fēng)了。天邊涌起黃云,隨著風(fēng)勢,眼看著渾黃的云像城墻一樣,向這邊罩過來、壓過來了——哪是黃云啊,是沙漠黑風(fēng)!那時候,人們把沙暴稱作黑風(fēng)。眨眼間,天昏地暗,沙塵像暗云一樣遮蔽天空,隱沒了陽光。
風(fēng)沙,本是塔克拉瑪干沙漠里再平常不過的怪物。推路隊進入沙漠以來,三天兩頭都有風(fēng)沙來襲。有時候風(fēng)來沙揚,迷蒙一片,過一陣子,肆虐的風(fēng)沙又悄然而去,沙漠里又平靜如常。有時候風(fēng)卷沙飛,沙塵漫空,疾風(fēng)揚起的粉塵般的細沙亂飛亂撞,兩三個小時甚至半天不能停歇,推路隊大部分人只好鉆在營房里躲避,只有五臺推土機頂著風(fēng)沙不停息地作業(yè)。往往這個時候推土機手就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多數(shù)時候沙漠里都是微風(fēng)悠悠,人們倒不在乎,只是微風(fēng)總是夾帶著看不見的粉沙,臉面上、脖頸上、光身子上一摸,總是沙呼呼的感覺。這種情況隊員們已經(jīng)習(xí)以為常,而且順便搓胸搓背,帶著汗?jié)n的皮膚就搓起滿手的污垢來。大家戲稱這是不花錢的“沙療”。
可是今天,意想不到,怎么就起了黑風(fēng),這突如其來的黑風(fēng)竟然如此之猛!
看吧!平展沙地、傾斜沙坡、高凸沙丘的表面,像被一把把無形的掃帚,連續(xù)不斷巨猛掃過,席卷而起的揚沙,海潮一般竄地而起,大地向天空噴吐沙霧,遍地都是沖著、冒著的沙流,飛竄的流沙像濃煙一樣,成團成溜翻騰漫卷。颶風(fēng)掃地,驟然間冰冷襲來,光身子的巴丹力杰、朱立國等,已經(jīng)抵不住風(fēng)沙的冰涼了,趕緊抓來工衣裹住身子。推土機手還有個駕駛室躲身,行走在野地上的郭立堅、黃鵬、唐明明和曹謙等,竟被風(fēng)魔沖撞得挺不住身子,用衣服包著頭臉,趴在地上,不敢挪身。飛沙一股一股向他們撲來,沙粒打在臉上、身上,簡直像針扎一樣。幾個人近在咫尺,迷蒙勁烈的沙塵土霧中,卻誰也看不見誰,冰風(fēng)冷霧擊打得他們索索發(fā)抖。他們互相喊著名字呼叫,一張口飛沙便撲進嘴里。沙塵竄進他們的鼻孔口腔耳洞,呼吸都感到困難。推土機還在隆隆震響,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循著機器的響聲爬去……后面的營房車也在風(fēng)力的強勁襲擊中傾斜了。風(fēng)力掏挖著營房車輪胎下的細沙,輪胎下竟魔幻似的被風(fēng)的魔手掏卷出一個個深坑。飛沙撲打營房車的鐵壁,發(fā)出“唰啦啦”的聲響。營房車里的人們,焦急地一次次試圖沖出去,援救前方的選線人、推路人、測量人,可是誰也出不了門。
硬挺了兩個多小時,黑風(fēng)終于疲倦了。這時候,天空又黑云涌動,雨珠像水簾一樣拋灑下來,覆蓋了沙漠。
“好啊,好啊,沙漠里終于下雨了!”
“太難得了,沙漠雨,你就狠勁下吧!”
推路隊的小伙子們跑出營房車,跳出推土機駕駛室,張開膀子歡呼著,跳躍著。雨簾洗凈了天空,洗凈了沙漠,洗凈了他們滿頭滿身的沙塵,也洗凈了積在他們心頭的沉悶和焦急。此時,他們都甘愿變成落湯雞,盡情享受塔克拉瑪干這不花錢的天然淋浴。
不料想,僅僅十多分鐘,雨珠悄然歇息了,消止了。烏云遠去,陽光燦爛,沙地濕潤,空氣清爽,沙漠里一片明凈。
郭立堅向來路走過去一段,又返身回到營房處。他查看已經(jīng)推出來的道路,沙暴過后路面上殘留一溜一溜積沙,并不妨礙車輪的行走?,F(xiàn)在,沙漠里涼爽多了,他長長的頭發(fā)有點蓬亂,被雨水沖洗過的臉龐上,眼睛周圍的兩個白圈格外顯眼。沙地上散散亂亂享受沙漠清涼的年輕人又逗他了:“老頭兒!黑眼珠子白眼圈,沙漠神大概就是這樣子吧!”
黃鵬也出洋相似的晃著腦袋,指著自己的臉面:“哎,哥們!朝這兒看,這兒還有黑眼珠子白眼圈哩!”
有人又接話茬:“老頭兒是沙漠大神,鵬哥你就是沙漠二神了!”惹得大家哄笑起來。
“鵬哥,風(fēng)風(fēng)雨雨,耽誤了咱幾公里成績,咱們的鑼鑼鼓鼓該敲起來了吧!今天是不是加點班?”巴丹力杰提議了。
朱立國伸展胳膊,穿上沒有晾干的工衣,頭一揚,接口說:“那還用說!沙漠老天爺整咱,咱就整它沙包子嘛!”
黃鵬早有打算,說:“今天也沒有多少時間了,算咧算咧,現(xiàn)在就歇工吧,趁這陣子涼爽,大家休整一下,攢足勁兒,明天再整?!?/p>
風(fēng)雨過后的這段休息時間,沙漠里有了濕氣,又臨近傍晚,還有微風(fēng)輕輕吹佛,是推路隊進入沙漠以來最愜意的一段時光。幾輛沙漠車發(fā)動起來,把傾斜的營房車拉出被風(fēng)掏挖的陷坑,重新擺好,推路隊就在兩座大沙山之間的豁口處宿營了。
那天黑風(fēng)陣雨之后,推路隊沒有像往常一樣天黑才歇息,他們提早收工了。黃鵬的盤算是:進入沙山、沙谷地帶以后,可能出現(xiàn)新的困難,進展更為艱巨,因此休整休整,讓隊員們恢復(fù)一下體力,緩解一下情緒,以便迎接更為艱苦的推筑。
第二天,他們在兩座沙山之間的沙谷里挺進,長長的沙谷地形相對平緩,選線容易,推土機推沙劈道前進得也快,才兩個多小時,沙谷里就顯現(xiàn)出一條約莫七八公里的通道。這時候,又一座橫斜的沙山與左右兩廂的沙山綿延在一起,近在眼前,推路隊已經(jīng)趕到了沙谷的盡頭。U字形的沙山高峻威嚴,似乎給人一種無形的壓力。
現(xiàn)在,選線組、測量組和推土機、給養(yǎng)車、營房車都聚集在U字形的沙山下。沙漠里又像往常一樣,陽光狠毒,酷熱異常,一陣一陣的熱風(fēng)在山窩里回旋。不時有揚卷著塵土的旋風(fēng)從沙谷的遠處移動過來,轉(zhuǎn)著轉(zhuǎn)著就消失在沙坡上不見了。大家昂首環(huán)視面前的景觀,感嘆著,議論著:“啊呀,近看沙山,才發(fā)覺沙山又高又大!老天爺咋給這堆了這么多的沙!”
“沙子山和石頭山完全是兩個貌相哇!媽呀,山體上面盡是沙窩子、沙梁子,我們該怎么上??!”
“看那旋風(fēng),鬼怪似的,怕是沙漠里什么陰魂戲弄咱們吧?”
“屁話!沙漠里連個屁人影兒都沒有,哪來的啥陰魂?咋還是迷信腦瓜子?”
郭立堅拿出羅盤,測驗了方向,仰頭指著左前方沙山頂上一個豁口說:“咱們就朝那個豁口攀?!?/p>
黃鵬把地貌圖鋪在沙地上,半跪著搜尋推路隊現(xiàn)在到達的坐標位置。他對照一番豁口的方向,說:“對的,就朝那個豁口上,大方向沒錯?!?/p>
郭立堅和黃鵬指指劃劃商量了一陣,確定山體上的路線先從左面的一個緩坡上;到了緩坡上頭,再拐過來繞右邊的沙梁子。推這段山路得花一個時辰的,推土機先推著,他們選線組三個人直攀到沙梁子那里,再選擇合適的線路,看怎么走。
郭立堅赤腳坐在沙山頂上歇息,拿起軍用水壺喝過水,俯瞰著一層高過一層的大沙窩和坡面齊楞楞的弧形沙壟子。邊緣發(fā)毛的草帽已經(jīng)褪色,遮蓋著滿是胡茬的面龐,掛在脖子上的白毛巾變色發(fā)麻,他現(xiàn)在像一個周游天下的獨行俠。
山坡上,黃鵬和唐明明在沙窩沿口的沙壟上搜尋著可以推路的走向,隔一段插一面小旗子。在下面,幾臺推土機仰著鏟刀一鏟一鏟在推沙,機身后是推出來的彎折的沙坡路。突突突的機器聲在空曠的沙漠里顯得渺遠而孤零。
現(xiàn)在,郭立堅坐在山頂,他就是即將出現(xiàn)的道路穿越這座沙山山巔上的標志。
郭立堅想象著進入沙山沙谷地帶以來,又有一百多公里的道路被推路隊的腳板子踏出來,地貌圖上僅僅幾個厘米的紅標線,現(xiàn)在變成了一百多公里的實實在在的“路”了,一種欣慰感、成功感愈來愈多,愈來愈升溢在心里。
他用靴子蹬開身前的浮沙,蹬出一個小小的沙坑,又脫掉靴子,抓一把翻出來的溫熱的沙子,揉搓腳掌、腳面和腿肚子。這種“沙療”的感覺好舒服。腳掌早已不再起泡,生出了厚繭。
羅盤,地貌圖,加上長期跑荒漠、跑地質(zhì)和沙漠地震工作的經(jīng)驗,郭立堅用自己的腳印子順利地導(dǎo)引著推路隊的方向。依照地貌圖,郭立堅辨認沙山脈象、沙山特征,基本上沒有差錯,這個被推路隊員稱作“老頭兒”的地質(zhì)專家,現(xiàn)在還可以叫做“沙漠地貌專家”了。難怪勘探公司要確定一位懂地質(zhì)的人做選擇線路的向?qū)?,郭立堅又是自告奮勇承擔此項非常關(guān)鍵的任務(wù),大家對這位可以稱為“大漠獨行俠”的人尊敬得很。
這天,推路隊順順當當在兩座沙山上拓出道路,又在一道谷地徐徐前進,快到黃昏的時候,眼前出現(xiàn)一片生長著茂密蘆葦?shù)臑┑?。啊!多么新鮮的一片綠!多少天了,每天看到的都是無聲無息的黃沙,無邊無際的枯燥,猛咋看到一片綠色,他們的眼睛感到柔和了許多,他們的心情也舒緩了許多,這片難得的綠色就是他們在不經(jīng)意間碰到的世外桃源??!走近的時候,竟然看見還有野兔驚跑,大家一下子來了情緒。
當天晚上,他們就在這里宿營。推土機推出一條淺溝,待到擺好營房車、推土機,淺溝里已經(jīng)滲出三十多公分的清水。晚飯后積水已經(jīng)差不多高到一米,大家洗澡洗衣,在蘆葦里轉(zhuǎn)悠,好不痛快!
電訊員叫通了勘探公司生產(chǎn)運行部,黃鵬匯報了今天的進展情況以后,那頭電臺告訴了一個特大喜訊:塔北2井噴油了,噴勢大得很,比塔北1井還厲害!
黃鵬立即轉(zhuǎn)告旁邊的郭立堅。郭立堅激動得拍著雙手,興奮得像個小孩子:“啊呀!抱了個金娃娃!我就說嘛,塔北2井一定是一個大金娃兒!”
電臺里的聲音說:“塔北2井在三疊系地層射孔時,噴出了大量的石油天然氣!用19毫米油嘴測試求產(chǎn),日產(chǎn)原油682立方米,天然氣11萬立方米,井口壓力140個大氣壓!2井噴油噴得人人心花怒放??!現(xiàn)在已經(jīng)完全明朗了,這口井在侏羅系和三疊系共發(fā)現(xiàn)11個油層,油層總厚度60多米哩……”
宿營地一片鼓掌聲,叫好聲!
沒有人洗澡了,沒有人轉(zhuǎn)悠了,大家都在議論,都在感嘆。好消息讓年輕的司機們興奮起來,他們打開車燈,打開駕駛室里的音樂匣子,光著膀子、腳丫子,在沙地上跳起了迪斯科。
測量組一直在后面推出來的路段上,架起儀器、足架、經(jīng)緯儀測方向,悍馬車把他們的設(shè)備和人員拉到宿營地的時候,郭立堅正在給大伙兒轉(zhuǎn)達塔北2井出油的好消息。他們自然和大家一樣,融在一片興高采烈的氣氛中。
曹謙這時候一直盯著郭立堅,想給他說一件重要的事,眼前一片振奮的情緒中,這位測量組的代組長卻控制著自己,沒有說出測量組的新發(fā)現(xiàn)。郭立堅是威望甚高的地質(zhì)家,又是推路隊選線的責任人,大家對他那么敬重,這件事怎么對他說呢?說出來不是很傷這位長者的面子嗎?
曹謙悄悄對測量組的另外兩個人說:“先別隨便亂講,等會兒再說?!?/p>
曹謙改變了主意,不打算直接找郭立堅——“對,這件事應(yīng)該先給黃鵬匯報,他是隊長嘛!匯報給黃隊長,由他出面去處理……”
曹謙把黃鵬叫進自己休息的營房車,擺開測量記錄給他看:“從昨天到今天,推出來的路偏了3度,應(yīng)該是偏南向前走的,現(xiàn)在我們的方向偏北了……”
黃鵬吃驚地查看測量圖上的標線,又吃驚地望著曹謙:“怎么會呢?怎么會呢?昨天到今天,我們趕過了四道山谷三架山,十多公里呢,這咋辦!”
“和郭老總商量一下,看怎么辦?!秉S鵬說,“小曹,你拿上測量記錄,咱倆一起到郭老總那兒去?!?/p>
郭立堅已經(jīng)躺下休息了。一聽說方向偏了,立即坐起來:“不會吧?”又從板壁上掛著的布袋里拿出卷著的地貌圖,展開看?!斑@兩天我們不是翻了三座沙山嗎?三座沙山的山形地物,都是和地貌圖對上號的呀,怎么會偏呢?”
曹謙他們的記錄根據(jù)當然是儀器的測量,而郭立堅引導(dǎo)的依據(jù),是實際的山形地貌,推路經(jīng)過的山形地貌與地貌圖上事先標定的計劃路線完全吻合呀,偏差到底出在哪兒?一時三個人都迷茫了。
營房外面的沙地上,對射的車燈亮得刺眼,嗵里咚隆的迪斯科音樂震動著夜空,司機們還在瘋跳著迪斯科狂歡。這頭的營房車里,郭立堅、黃鵬和曹謙互相對看著,剛才好消息帶來的振奮情緒,一下子轉(zhuǎn)換成無言的疑惑了。
作為推路隊的領(lǐng)導(dǎo)人,黃鵬處在兩難中。這些天來,測量組測量的方向與郭老總實際選擇的走向,一直是一致的,因為前進方向?qū)︻^,每天推進得順利,黃鵬都是一個心事想著組織大家趕進度。盡管每天他都十分操心應(yīng)該朝哪個方向往前走,但方向上出現(xiàn)分歧的事,他卻不曾預(yù)料過。他問曹謙:“方向不對,是應(yīng)該調(diào)整。照你們測量的結(jié)果說,這兩天偏向推出了十多公里,也不便退回去重來,明天該從這兒拐正方向吧?”
“只能這樣了……黃隊長,我們只是提供測量的結(jié)果……”曹謙當然同意黃隊長根據(jù)測量結(jié)果說出的想法,又覺得自己不便下斷語,就說一半留一半??紤]調(diào)正方向的事牽扯郭老總,又不無歉意地用征詢的口氣說,“看看郭老總……有啥意見……”
郭立堅心里很明白,自己的引導(dǎo)確實沒有錯。但是眼前擺著的是儀器的測量結(jié)果,自己又不能不相信科學(xué)?;谢秀便钡拿艿嗔恐?,他說:“明天我仔細對照一下地貌圖和山形山狀,測量組再重新測量一下,好吧?現(xiàn)在天黑,不便觀察,也不好測量……”
這天晚上,一陣風(fēng)沙攪散了營地的迪斯科。不多會兒,風(fēng)沙愈來愈大,飛揚的沙粒撲打營房的外殼,發(fā)出“沙拉拉”的細響。營房被刮得搖搖晃晃,直如地震的感覺。雖然刮著大風(fēng),營房里面卻是一片悶熱。郭立堅剛剛迷糊了一會,猛然醒來,再也睡不著了,不只因為風(fēng)沙和悶熱,更是因為是否引偏走向的事。走向,走向,道路的走向一直在他心里繚繞,在他思緒里盤旋……
黃鵬與郭立堅在同一個營房對腳睡覺,也被風(fēng)沙擾醒,也在前思后想,究竟是郭老總引導(dǎo)出錯,還是測量組測量不準?郭老總不時翻身,黃鵬知道他好長時間醒著,本想和他再議論議論,因為雙層架子床上還有別的司機同室睡覺,不便說話影響,就不再開口。黃鵬從組織勞動、組織人員的職責考慮,無論誰對誰不對,明天上午就暫時停工,按照郭老總說的,再對照、再測量,弄準方向以后再開工。再說,晚上又起了風(fēng)沙,不知道明天會不會停止……
天亮了。黃鵬醒來,發(fā)現(xiàn)郭立堅床鋪上空空如也,不見人影。風(fēng)已經(jīng)不再劇烈,但仍然在刮,沙漠里土蒙蒙的漫天渾黃。黃鵬在營地里轉(zhuǎn)了一圈,沒有看見郭老總,他到哪里去了?呼喊幾聲,沒有回應(yīng)。黃鵬疑惑地四處張望。
聽說郭老總失蹤了,人們紛紛鉆出營房,到蘆葦里搜尋。有人猜測:“是不是鉆到啥隱蔽地方拉屎去了?”有人反駁:“一泡屎尿用得著跑那么遠嗎?呼喊總會有個應(yīng)聲吧?”一時間,惶惑變成了驚慌,大家連早餐都不吃了,全部人馬嚷鬧著要分成四組,朝四個方向去尋找。
黃鵬發(fā)現(xiàn),郭立堅床頭上掛著的布袋子沒有了,布袋里裝的是地貌圖、羅盤和水壺,現(xiàn)在只有水壺掛在吊鉤上。他判斷:郭老總怕是拿了地圖、羅盤,到前面什么地方看方向去了。他喊住大家:“慌啥呢?用不著慌!”他點了幾個人的名字,“唐明明,曹謙,蔡有有,還有烏茲阿汗,走!咱們幾個到前頭山上去找。蔡有有帶上水,烏茲阿汗帶上急救箱,其余的人先吃飯……”
他們坐著悍馬車向前面的沙山奔去。
趕近山腳,幾個人對著塵霧迷蒙的沙山使勁兒呼喊。沒有一絲回應(yīng)的聲音。他們開始繞著大沙窩子向高處攀登,一邊攀爬,一邊呼叫。沙山上風(fēng)大,他們攀爬過的腳印子很快又被颼颼移動的沙子覆蓋了。
一道沙梁后面,突然現(xiàn)出一個紅衣人——是郭老總!他頭上包著毛巾,防風(fēng)眼鏡遮擋著眼睛,大布袋子斜跨肩膀,是郭老總!大家“郭老總、郭老總”地亂喊起來。走近了,看人沒有事兒,大家一下子松緩了情緒。蔡有有說:“老總啊,你把人嚇死了!可不敢發(fā)生彭加木第二?。 睌Q開壺蓋,遞給郭立堅:“喝點水!喝點水!”烏茲阿汗雙手握住郭立堅的一只手:“郭總你沒有事吧?”
“有啥事呢?啥事也沒有!”郭立堅取下防風(fēng)眼鏡,笑呵呵說。
郭立堅是從沙山上往下走。他告訴大家:“我想趁早到山上觀察、驗證一下,要是我?guī)У姆较蛘娴臎]錯,今天就不用停工,不耽誤時間。看這座沙山不太高,爬到山頂一看,那邊的山頭比這還高!才知道這是一座復(fù)合型的大沙山。我想了想,要是繼續(xù)爬上去,再返回來,恐怕得兩三個小時,出來前又沒有告訴大家,半道上就折回來了。對不起大家!讓大家著急了……”
選線走向不符合測量方向的消息,人人都知道了。營地里沒有了平時的松緩氣氛,一重迷茫交織著焦慮的氛圍籠罩了所有人的情緒。
黃鵬宣布說:“今天上午給大家放個假,想睡覺的繼續(xù)睡,想耍水的再耍耍,這兒還有綠色,再享受享受,想再看到綠顏色,那就到了沙1井了,沙1井那兒也長蘆葦呢。”黃鵬話說得很輕松,其實他是用輕松的話舒緩隊員們的情緒。他自己比誰都著急!
黃鵬給大家放了假,他卻帶著唐明明和測量組三個人,趕到前面,爬到那座復(fù)合型大沙山的最高處,去測量、去觀察。郭立堅要和他們一塊兒去,黃鵬執(zhí)意說:“我知道你昨晚根本就沒睡好,你別去了,好好睡睡解解困,我們幾個一定會弄明白!”
郭立堅確實很乏困,在外面的水槽里匆匆洗了個澡,躺在營房迷糊了一陣,又睡不著。他怎么能睡得安穩(wěn)呢?他聽見營房外面有人在議論:“到底是相信郭老總的經(jīng)驗和眼睛,還是相信測量儀器呢?”
“讓我說,都該相信吧。郭老總把咱引了三百多公里,沒有出錯吧,這是事實吧。儀器是科學(xué),科學(xué)也應(yīng)該相信的……”
“你到底信誰?你矛盾著呢!你說的等于沒說!”
“叫我說,儀器是死的,人的腦子是活的,儀器難道就不出一點兒錯?”
也有人在抱怨:“哎呀,塔克拉瑪干就是這毬樣!整得人暈頭轉(zhuǎn)向!”
“就是這毬樣嘛,你還能咋?天上有太陽,手里有羅盤,說起來,定個方向容易得很。誰知道,真正進了沙漠,沙包子沙梁子沙山就是這毬樣,說像又不像,說不像又像,誰也辨不準!那個赫先生老外(斯文·赫定)不是也迷路嘛,迷得險乎丟了命!”
聽著年輕人的議論和抱怨,郭立堅感到很尷尬,很難堪。自己是主動向勘探公司領(lǐng)導(dǎo)請纓帶路的,路向上出了岔子,可能帶來更大的周折……要是這樣,怎么向這些辛辛苦苦的隊員們交待?怎么對勘探公司交待?怎么對總部交待……哎呀,自己應(yīng)該和黃隊長他們一起到山頂上去調(diào)查、去觀測嘛,自己怎么縮在營房里睡大覺……整整一個上午,尷尬、自責和不安,攪和著他的心。
黃鵬、唐明明和測量組三個人返回來了,大家都著急地圍過去問結(jié)果。黃鵬繃著臉,誰問他,他瞥誰一眼,臉一轉(zhuǎn),不說話??吹近S鵬這樣的神色,其余幾個人也都不敢隨便說什么。大家感覺出來了,他們沒有跑出結(jié)果來。
郭立堅問曹謙:“你們測量的情況呢?”
曹謙說:“沒有啥變化?!?/p>
郭立堅又問黃鵬:“你們看見這座沙山后面那座山,是啥樣的?”
黃鵬說:“沒有什么顯著特征。我們和地貌圖上的山頭,這樣對比,那樣對比,好像像,又好像不像,比不出結(jié)果來……”
這咋整?是繼續(xù)往前走,還是退回去?要是按著郭老總的引導(dǎo)繼續(xù)往前走,可能會越走越偏的。幾十號人在誰也不來的沙漠里甘愿吃苦受累,熬著筋骨拼著命,是因為肩頭上擔當著使命的,明明發(fā)現(xiàn)走偏了,還要繼續(xù)往前走,這不是拿擔當?shù)氖姑_玩笑嗎?要是確信測量組的測量結(jié)果,那就得倒回去十多公里,這,誰也不甘心。幾十號人窩在空曠的沙山谷地,迷茫、焦慮的氣氛越發(fā)濃重了。
現(xiàn)在,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到郭立堅身上。要是郭立堅認偏,說一句“退回去重新選線重新來”的話,大家雖不甘心,也只好放棄這十多公里的無效勞動??墒?,郭立堅偏偏不下這個斷語。郭立堅對黃鵬說:“我再三思慮,咱們開上悍馬車,拉上測量儀器,返回到原來的測點再測一次。要是確實偏了3度,我給大家檢討,我錯了,我認……”
黃鵬同意郭老總的想法,也是表態(tài),也是安慰:“郭老總,返回去再測一次,確認一下,也對。就是退回去重來,也要盡量避免盲目性嘛。要是這兩天我們真的走錯了,咋能叫你檢討呢?這么大的沙漠,我們一開始就是摸摸索索向前走的嘛,誰能保證一點兒偏差都沒有?”
郭立堅把話說到這份上,黃鵬也是這樣表態(tài)和安慰,推路隊的人們誰也不好再竊竊議論了。黃鵬幾位爬山回來的人匆匆吃了午飯,郭立堅、黃鵬和曹謙等人,又登上悍馬車,返回原來的測點重新測量去了……
過了一個時辰,悍馬車回來了,原測點的復(fù)查測量還是偏了3度。不過,走了十多公里“回頭路”,郭立堅和黃鵬有了新的看法,新的判斷:他們在沙山地帶已經(jīng)推出來的道路,總是沿谷地、順山勢曲曲折折向前延伸,在折折拐拐的路段上測量,儀器上難免顯現(xiàn)出偏離幾度、甚至十幾度的偏差來。這應(yīng)當是正常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一次、兩次偏差,并不能完全說明大的方向就錯了。
講清了這個道理,郭立堅、黃鵬和唐明明又像往常一樣趕到前面選線、插標旗,五臺推土機又轟隆隆地發(fā)動起來劈沙前進了。這天下午,他們早早地推過了眼前的復(fù)合型大沙山,又穿越一道谷地、翻越一座小些的沙山,天黑盡的時候才收工宿營。算算大半天的推路成績,基本上接近往日的正常進度。
這天晚上,在新的宿營地,郭立堅趴在床沿,查看了地貌圖,高興地告訴黃鵬:“黃隊長,我們的路線究竟是錯是對,明天就可以得到驗證了?!?/p>
黃鵬驚異地問:“明天?明天怎么驗證?”
“明天,從我們現(xiàn)在宿營的地方,往右走一段山谷,左面就能看到一座形狀像靴子的沙山,這個靴子山在地貌圖上看得很清楚。我們的路線是從靴子山的南端翻過去,過了靴子山就是520地震測線所在的一個溝。溝里有一個標樁,你看,出發(fā)前我都標在地貌圖上了。要是看到了靴子山,看到了520測線那條大溝,再能找到那個標樁,就證明咱們的方向完全對著哩?!?/p>
黃鵬俯身地貌圖細看,也很振奮:“但愿如此!但愿如此!到了520測線,離沙1井就不遠了?!?/p>
郭立堅肯定地說:“根據(jù)比例尺計算,520測線到沙1井不到五十公里,按照正常推路進度估計,再有三天時間,最多四天,就可以到達沙1井。”
“好哇!好哇!我們快要勝利嘍!”
這一消息,很快傳遍推路隊。大家都期盼著明天能夠看到“靴子山”和物探地震隊520測線遺留的痕跡和標樁。
第二天中午時分,他們果然看到一座形狀大致像長筒靴子一樣的沙山頭。走在最前面的三位選線人,高興極了。越過那個“靴子頭兒”,年輕力壯的唐明明說一聲“我去找測線”,就從沙坡上哧溜溜滑下去。
黃鵬說:“郭老總,你在這歇會兒,我和唐明明一起去?!?/p>
郭立堅禁不住欣慰的激動,才說一句:“咱都去!”就像唐明明一樣,哧溜一下從沙坡上滑下去。
他們很快發(fā)現(xiàn)幾處沙窩子的表層有炸藥殼子,有炸藥引線,都有說不出的欣喜。突然,遠處的唐明明驚叫起來:“看,那邊有一個斜桿子!”
郭立堅和黃鵬疾步奔過去。那是一根直徑兩寸的鐵管子,斜斜地插在沙包上。郭立堅伸手拔開管頭上亮晃晃的銅塞子,上面有鐫刻的“520測線1985年3月”兩行字。
如釋重負——郭立堅心里懸著的一塊石頭落地了,黃鵬結(jié)在心頭的一個疙瘩化釋了。
昨天到達最后一座沙山下,郭立堅按照地貌圖上的標線,指說從沙山左首那個較低的豁口翻山。測量隊的曹謙工程師說,應(yīng)該從右首那個高些的豁口走。討論一番后,決定走左首。從低豁口越過沙山,直到下午果然找到了520測線上的炮坑和炸藥殼子、廢電線——卻不是郭立堅和黃鵬記憶中那次踏勘隊找井位時,看見的那個U形山坳。郭立堅說:“再向左首找?!毕氲骄簧系囊欢鸭t油桶就要出現(xiàn)在眼前了,選線組的唐明明激動得撒腿就往左首跑。搜尋了兩個多小時,暮色已經(jīng)籠罩了沙漠,帶的水全部喝光。打算返回營地,第二天再找吧,唐明明已經(jīng)跑遠,卻聯(lián)系不上了。尋找井位變成了尋找唐明明。
唐明明不見蹤影,黃鵬急了,吩咐悍馬車開回營地,多拉些人來,分幾撥朝四個方向再找。營地等候的人聽說唐明明不見了,除了烏茲阿汗和電訊員、炊事員,呼啦啦全都爬上悍馬車、莫爾車趕來了。手電光在夜空里亂晃,呼叫聲在黑暗中亂吼,卻不見唐明明的人影聲息,也不見前面尋找的郭立堅和黃鵬。幾撥人分頭找郭立堅,找黃鵬,找唐明明,不準任何人單獨走。奔波了兩個多小時了,大家疲勞,干渴,筋骨酸軟,已經(jīng)累得不行了。
第二天,在沙山右首再往右方的地方,終于發(fā)現(xiàn)那個U形山坳。那里有稀疏的蘆葦,一只灰色的野兔突然竄出來向遠處奔逃。幾個司機來勁了,趕緊追趕。野兔沒有抓著,朱立國突然停止奔跑,跪在沙地上喊起來:“噢呀!紅油桶!紅油桶!”
是紅油桶,是那一堆讓人期盼的紅油桶!已經(jīng)被沙子埋得只露尺把長的紅沿兒。七八個再次尋找井位的人,呼啦啦趕到紅油桶跟前,跪著揚手綰臂,大呼小叫!
郭立堅流淚了,他終于把大家引到沙1井的井位了!引到井位的最后一天、最后一晚,卻發(fā)生了戲劇性的周折,驟然間,興奮和難過攪和著涌上心頭,他流淚了……沙1井井位就在沙山上那個高豁口的下面。要是按照曹謙他們測量組的意見,走高豁口翻山,不至于發(fā)生昨晚那些折騰人的事情,巴丹力杰這陣子肯定和大家一樣,圍著剛剛發(fā)現(xiàn)的井位高興哩……郭立堅雙手按著曹謙的臂膀說:“小曹,你說的是對的,是我犯了錯!”
“郭老總,別那樣說,不能說你錯?!秉S鵬說話了,“路線過最后一道大沙山,地貌圖上根本看不出有豁口。你把大家引到了,你有功啊,老總!”
完成了選線引路的艱巨使命,郭立堅這天下午在回想四十三天的推路進程,回想翻越第十九座大沙山終于抵達目的地的興奮和悲痛中進入酣睡。
(節(jié)選自長篇小說《挺進大沙?!?,本書由四川文藝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題目為節(jié)選時另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