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 珪
懷鄉(xiāng)訪古事悠悠,獨上江城滿目秋。
一鳥帶煙來別渚,數帆和雨下歸舟。
蕭蕭暮吹驚紅葉,慘慘寒云壓舊樓。
故國凄涼誰與問,人心無復更風流。
[注]王珪時任北宋左相,寫作此詩時,北宋在與西夏的兩次戰(zhàn)爭中均遭失敗。
考題
連線
1.詩人在詩中是怎樣表達“凄涼”的?
參考答案:(1)選擇“一鳥”“數帆”等意象,融情于景,營造了凄涼的意境;(2)以“誰與問”對應“獨上江城”,直抒胸臆,表達了凄涼的心情。
2.頸聯鍛字煉句,歷來為人稱道。請任選其中的兩處,結合詩句作簡要賞析。
參考答案:用“蕭蕭”“慘慘”修飾“暮吹”與“寒云”,摹聲繪色,既描繪了晚風凄凄、寒云慘淡的景象,又寫出了詩人的傷感的心緒;“驚”運用擬人手法,既寫出了秋風中“紅葉”飄零的情狀,又寫出了詩人心頭之“驚”;“壓”既形象地寫出了寒云之重,也表現出詩人心情之沉重。
寫作
進階
這首詩歌的結構非常嚴密勻稱。首句破題,兼點時、地?!坝朴啤薄蔼毶稀薄皾M目秋”,開篇即為全詩籠罩了一層孤寂、蕭索的氣氛,并與尾聯的“故國凄涼”“誰與問”形成呼應。中間二聯,承接“獨上江城滿目秋”,著力描寫詩人眼中的秋景,一句一景,猶如四幅畫屏,物象雖不同,卻同是淡墨素彩,集中反映了秋景的蕭瑟,營造了一個寥落清冷的意境。尾聯歸結全詩,為金陵秋景圖點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