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林希
日本一份最新調(diào)查顯示,在日外國人特別是留學生當中,約半數(shù)都曾在日本遭受歧視性待遇。日本共同社17日報道說,這反映出在日本政府試圖擴大接納外國勞動者來日的情況下,日本社會對于外國人的“寬容度仍有待提升”。
據(jù)報道,該項調(diào)查由日本民間團體“反種族主義信息中心”實施,這一團體主要成員為大學生,特別是在日外國大學生。這一調(diào)查實施時間為今年2月與3月,調(diào)查者在外國人聚居的東京新宿區(qū)采訪外國人,最終獲得340人的有效回答。結果顯示,受到職場歧視或在生活場所被歧視的人占受訪者的49.1%。其中比較典型的情況是,外國留學生或勞工在便利店、飯店打工時受到客人、上司或同事的歧視,被當面表示“不喜歡外國人”。而職場以外的歧視主要體現(xiàn)為外國人被拒入住公寓、謝絕進入酒店等。
在這項調(diào)查中,不少在日中國人講述了他們被歧視的經(jīng)歷,比如有人負責收銀工作時因算錯賬而被客人指責“中國人偷錢”,還有便利店員工由于用漢語給中國客人指路而被店長訓斥“不準在上班時間講漢語”。另外,有部分公寓業(yè)主公開貼出告示稱:“不會租房給中國人?!?/p>
共同社稱,“反種族主義信息中心”16日表示,很多在日外國人受到歧視時選擇忍氣吞聲,無人因此到行政部門進行咨詢、投訴。該組織建議政府立刻就歧視問題展開調(diào)查,并設立新的、有效的上訴渠道。同時,受到歧視的留學生或勞工需要主動站出來,對歧視行為進行舉報,從而逐步改善日本社會對于外國人的態(tài)度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