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美,黃彩云
(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qū)人民醫(yī)院,廣東 佛山 528500)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也在不斷改變,不孕不育的發(fā)生率也逐年升高,嚴重影響患者家庭幸福[1]。女性不孕的原因有很多,輸卵管堵塞是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其治療方法主要是輸卵管通液。但由于傳統(tǒng)的輸卵管通液方法對結果有不確定性,以至治療效率不高。本次選取了68例有輸卵管堵塞造成不孕的患者,將其分組,探究以宮腔鏡進行輸卵管疏通治療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研究時限為: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選此期間于我院治療的不孕不育患者68例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空白組和宮腔鏡組,各34例。
空白組年齡23~37歲,平均(30.5±4.8)歲;病程1~5年,平均(2.4±1.2)年;原發(fā)性不孕8例,繼發(fā)性不孕26例;宮腔鏡組年齡23~37歲,平均(30.4±4.1)歲;病程1~5年,平均(2.4±1.6)年;原發(fā)性不孕9例,繼發(fā)性不孕25例;兩組基線資料相似(P>0.05);研究符合醫(yī)學倫理。
納入標準:不孕原因均為輸卵管堵塞造成;月經(jīng)周期規(guī)律;患者及家屬對治療方法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患有其他婦科疾病;對治療中使用藥物過敏者。
兩組實施治療時間均為月經(jīng)后3~5d。
空白組(常規(guī)輸卵管插管通液治療):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消毒麻醉后對患者進行基本婦科檢查,用子宮探針探查子宮形態(tài),包括子宮深度、大小及曲度等觀察。將子宮通液導管按探針檢測方向置入子宮內,沿導管輸入生理鹽水治療。
宮腔鏡組(宮腔鏡下輸卵管插管通液治療):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與空白組相同方法消毒麻醉后,檢查陰道,以抓鉗鉗注宮頸,將子宮前唇向外牽拉,置入宮腔鏡,觀察患者子宮及輸卵管情況,如患者出現(xiàn)粘連情況,需先對粘連分解;將亞甲藍鹽導管注入子宮內,觀察輸卵管堵塞情況,后將生理鹽水沿導管輸入子宮,進行通液治療。
治療效果:檢查兩組患者1個月后輸卵管通暢情況及術后1年回訪患者妊娠情況。比較兩組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
選SPSS24.0計算,輸卵管通暢率、妊娠率以(%)、出血量、手術時間以(±s)表示,以x2、t檢驗,P<0.05提示兩組比較具統(tǒng)計學差異。
宮腔鏡組患者治療1個月后輸卵管通暢率為67.6%,較空白組41.2%高(P<0.05);宮腔鏡組患者治療后1年回訪中妊娠率為55.9%,較空白組26.5%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1個月后輸卵管通暢率及治療1年后妊娠率的比較(%)
空白組手術時間為(30.28±16.56)min,與宮腔鏡組(31.82±19.26)min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t=0.360,P>0.05);空白組術中出血量為(12.79±6.82)mL,與宮腔鏡組(11.28±5.61)mL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t=1.022,P>0.05)。
不孕不育是臨床常見疾病,以女性輸卵管粘連和堵塞為常見原因,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輸卵管通液治療廣泛應用,但由于通液效果有盲目性和不確定性,不僅不能有效的提升治療效果,甚至會帶來傷害[2]。
近年來,宮腔鏡技術被應用到治療中,能夠明確的觀察子宮形態(tài)及輸卵管堵塞狀態(tài),能夠確切掌握病情,有針對性的、準確的對堵塞的輸卵管進行通液治療,改變傳統(tǒng)通液治療的盲目性,減少對患者的傷害,能夠有效的提升治療效果。本研究發(fā)現(xiàn),宮腔鏡下對輸卵管的通液治療雖然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等方面與常規(guī)通液治療無差異,但術后1個月的檢查患者的輸卵管通暢率,使用宮腔鏡的宮腔鏡組患者輸卵管通暢率67.6%明顯高于空白組41.2%,且在術后1年的回訪中,宮腔鏡組患者的妊娠率55.9%也高于空白組26.5%。
綜上,宮腔鏡下對不孕不育的插管通液治療,雖然在手術時間和術中出血量方面與常規(guī)通液方法無比較意義,但是能夠有效的提高輸卵管通暢率。并提高妊娠率,是更有優(yōu)勢的治療方式,建議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