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莉蓉
摘 要:課外閱讀是中學英語教學課內閱讀的延伸,是支撐學生語言能力的基礎要素。學生的課外閱讀既需要教師選擇合適的讀物,還要進行必要的策略指導和過程性管理,更要巧妙地設計任務,以有效提升學生課外閱讀活動的實效性。
關鍵詞:中學英語;課外閱讀;任務清單;策略指導;交流展示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的具體目標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在接受高中英語教育后應具備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1]5,“英語語言能力構成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要素”[1]4。既然語言能力是支撐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要素,我們只有夯實支撐語言能力的基礎要素——閱讀素養(yǎng),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也就找到了最佳切入點。
閱讀是一個人成長和改變的基石。讀書可以涵養(yǎng)其性格,高尚其情操,健康其情緒,成熟其性格,培養(yǎng)其直面人生的心態(tài)[2]。學習任何語言都需要大量閱讀,中學生僅靠教材中有限的閱讀文章是遠遠不夠的。為此,《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將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有機結合,確?!罢n外視聽活動每周不少于40分鐘;課外閱讀量平均每周不少于2500詞,選擇性必修課程階段(從高一下學期期中到高二下學期期中)不少于10萬詞”[1]37。這就使得我們必須改變快餐式、刷題式等碎片化的傳統閱讀方式,讓廣泛閱讀、深入閱讀和整本書閱讀等愉悅身心類閱讀活動真正發(fā)生,讓課外閱讀成為學生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第一自發(fā)需求。那么,課外閱讀讀什么?怎么讀呢?下面來談談筆者的思考及實踐。
一、課外閱讀讀什么?
在我國英語為外語的語言環(huán)境下,學習英語離不開大量能激發(fā)學生興趣、適合學生水平的真實語言輸入。越來越多的專家和學者認為,學習外語應從文學作品入手,在此基礎上,向其他類體裁的書籍拓展[3]。閱讀原版文學作品不僅可以獲得最地道、最真實、最自然的語言輸入,有助于生成語感,減弱母語思維負遷移的影響,促進英語習得,而且還蘊含著對另一種文化的理解、吸收和消化,有利于學生開闊視野,啟迪智慧,完善人格,提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學生可以從閱讀原汁原味的英語繪本分級讀物開始,逐漸向閱讀經過改編的英文文學名著簡易版轉變,最后閱讀易觸發(fā)讀者愉悅體驗的原版文學作品。
(一)讀原汁原味的英語繪本分級讀物
繪本,以故事為載體,以精美的畫面、精彩的故事來吸引學生閱讀,激發(fā)其閱讀的興趣,而分級清晰又能照顧到學生的原有詞匯量和英語水平,保護其閱讀的積極性。適合初中起始年級學生閱讀的原汁原味的英語繪本分級讀物有英國的《牛津英語樹》(Oxford Tree)、美國的《海尼曼分級讀物系列》(Heinemann)。
(二)讀經過改編的英文文學名著簡易版
為了服務中學生英語課外閱讀,中國青年出版社、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江蘇鳳凰傳媒集團等相繼出版了適合中學生英語課外閱讀的系列閱讀材料,比如《典范英語》《黑布林英語閱讀》《津津有味讀經典》等。特別是《黑布林英語閱讀》系列包含經典小說、當代原創(chuàng)小說、當代圖片小說和當代小小說等。其中經典小說題材和主題豐富,涉及冒險、幻想、偵探、幽默等等;當代原創(chuàng)小說,接近讀者生活;當代圖片小說第三人稱和第一人稱交替,故事場景極具現場感,情節(jié)緊張,令人欲罷不能;當代小小說中的故事短小精悍,全書總共34頁,故事內容只有17頁左右。
(三)讀易觸發(fā)讀者愉悅體驗的原版文學作品
譯林出版社的《快樂英語閱讀》系列讀物和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的《黑布林英語閱讀》系列讀物囊括了適合中國學生閱讀的眾多西方文學經典作品,如《伊索寓言》《羅賓漢》《莎士比亞喜劇》《呼嘯山莊》等。這些作品英語味濃,語言地道,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尤其是改編后的同步檢測習題形式多樣,難易適中,貼近國情和考情。這些系列作品的整本閱讀能讓學生讀出高素質,讀出寬視野,讀出好成績。
在選擇原版或改編過的文學作品時適切與否極為關鍵。選定的課外閱讀材料應力求系統、量大,內容趣味性強、與生活相關,易觸發(fā)讀者愉快和積極的閱讀體驗,以實現“《新課標》提出的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
二、課外閱讀怎么讀?
課外閱讀是一種開放式的,不受時間、地點、形式約束的英語學習活動,是一項關乎學生的主觀體驗、自主學習的活動,但是,如果教師只要求學生閱讀,而不提供有效的閱讀指導,開展相應的閱讀活動,學生的閱讀過程將始終處于消極、松散、無目標和缺乏監(jiān)控的狀態(tài),無法獲得良好的閱讀成效。因此,英語課外閱讀必須在教師的指導和介入下,有計劃、有目標、有任務、有監(jiān)控、有反饋地去讀。
(一)教師要制訂一份課外閱讀計劃表
計劃表要根據《新課標》對課外閱讀量的要求制訂,包括閱讀總量、閱讀書籍目錄、閱讀每本書所需要的時間以及如何交流展示閱讀成果等內容。計劃表既便于學生提醒自己要持之以恒地進行閱讀,又便于教師隨時督查學生的閱讀情況。表1是我校為2018級高一學生制訂的課外閱讀計劃表。
(二)教師要設法保證階段性閱讀任務的完成
鑒于中學生學習任務重、課時緊的現狀,要保證學生每天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并非易事。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合理利用碎片化時間,用分塊限時閱讀的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所謂限時閱讀就是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指定的閱讀部分,并完成相應的閱讀任務。比如,教師可以利用早讀課、自習課或課外活動時間,讓學生在10~15分鐘之內完成指定的閱讀內容,這樣,學生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會提高閱讀速度,長期堅持訓練,不但能完成一定的閱讀量,而且能提升閱讀能力。
(三)教師要在閱讀過程中適時介入指導
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一個漸進的復雜過程,教師除了精心選擇課外讀物,精心安排課外閱讀時間外,還應該精心指導閱讀策略,精心設計閱讀活動。下面結合部分案例,談談如何開展相應的課外閱讀指導。
1.讀前要激發(fā)閱讀興趣,并提供任務清單
閱讀興趣的激發(fā)對閱讀起著關鍵作用。如果學生對課外閱讀不感興趣,他們不可能主動建構意義,課外閱讀就很難落到實處。教師應根據閱讀材料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生活,選擇合適的切入點,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切入方式,如播放展示與閱讀主題相關的歌曲、電影、笑話、諺語、神話、寓言故事、報紙時事、演講片段、謎語等,以激起學生對相關閱讀材料的探知欲和好奇心。在此基礎上根據語篇類型和主題語境提供合適的課外閱讀任務清單,讓學生的課外閱讀有計劃、有目標、可達成,既有語言知識、文化知識的汲取,也有語言技能、思維品質和學習策略方面的操練,從而把課堂閱讀策略指導與課外閱讀實踐有機結合起來。
課外閱讀任務清單關注學生個人學習文學作品、汲取語言精華和理解故事情節(jié)的質與量,也關注學習小組之間的分工合作、思維碰撞和成果分享。一般可從如下幾個方面布置。
(1)要求學生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讀懂故事后借助于詞典自學影響理解的生詞,并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摘抄有價值的詞匯和句子。
(2)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回答與故事情節(jié)或內容理解相關的問題或自己提出問題并給出答案,目的在于督促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積極思考,關注細節(jié)。
(3)要求學生用思維導圖畫出主要人物關系和故事情節(jié),目的是幫助學生厘清閱讀思路。
(4)要求學生借助于網絡或課外書籍等查詢作者生平、代表作、寫作風格以及自己感興趣的其他相關內容,以便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作品的時代意義。
(5)要求學生組建學習小組,定期分享好詞、好句,分析作品主題思想、人物性格特征等。每學期選擇一到兩本文學作品的精彩片段進行短劇表演,以鞏固閱讀成果。
有了具體的任務清單,學生能夠在讀前明確閱讀目的,確定閱讀關注點,在任務的引導下開展閱讀活動,通過不斷的閱讀、記錄、思考和討論交流,自我規(guī)劃管理和完善閱讀過程。教師要定期檢查學生任務清單的完成情況,關注、跟蹤學生的閱讀進展,幫助學生順利進行課外閱讀。
2.讀中適時指導閱讀策略,幫助學生捕捉主要信息
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方法存在困惑。因此,閱讀過程中,教師要重視閱讀策略的指導和閱讀技能的訓練,并適時開展閱讀策略指導課,教會學生根據不同的閱讀材料和閱讀目的運用不同的閱讀策略,提高閱讀理解的準確性,加快閱讀速度,準確獲取并處理信息。
案例1 在《阿甘正傳》(Forrest Gump)這篇名著的閱讀中,為了引導學生運用略讀、尋讀、跳讀、細讀等閱讀方法,理解文章大意,推斷和理解文章細節(jié)、文章結構、人物關系等,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識別、分析、猜測詞匯,甚至歸納主題的能力,筆者設計了如下導讀問題。
A.Skim the chapter quickly for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1. Where is the story set?
2. When does the story happen?
3. Who are the characters?
4. What a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B. Scan the scenes one by one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Scene 1:
What kind of person is Forrest?
Scene 2:
1. What do the three boys and the larger girl say and do to Forrest?
2. Why do you think they do that to Forrest?
3. How does the grown-up Forrest recall it?
4.What can we infer from Forrests words?
Scene 3:
1. From which sentences we can see Jennys voice is “sweetest in the wide world” to Forrest? And why?
2. What life attitude can you conclude from Forrests words?
3.What is your understanding of “stupid is stupid does”? Can you make a sentence with “clever”?
4. Which sentence best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Jenny to Forrest?
5. Do you think it a grammar mistake when Forrest says: “From that day on, we was always together. Jenny and me was like peas and carrots”? And Why?
3.讀后進行交流展示,讓學生分享閱讀成果
為了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進一步開拓思維,提升品質,在學生完成整本書的閱讀后,教師要設計有深度的、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聯系作品內容和個人生活體驗進行思考,并適時通過交流,展示自己的觀點,分享閱讀成果。
案例2 在閱讀《野性的呼喚》(The Call of the Wild)后筆者設計了如下問題作為讀后任務,讓學生選擇2~3個最感興趣的話題,從文中畫出支持觀點的詞句,或將答案寫在記事本上,然后在小組內演講展示。
1.Whats the setting of the novel? Describe the time and place.
2.What was Bucks life in the south like? Describe the climate, Bucks feel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ck and people or other dogs.
3.Can you draw a map to show Bucks journey to the north? Mark the places and people or other dogs he met.
4.What were his new masters and fellow dogs like? Will Buck have a good time with them together? Why?
5. In the two chapters, which scene impresses you the most? Describe the scene in your own words and tell why youre impressed.
6.Comparing Bucks life in the south, what challenges did Buck meet? What did he do in face of the challenges? Find some evidence from the text.
7.What did Buck look like? Is he a good dog? What can prove Bucks excellence? Find out at least 3 examples to support your opinion.
8.What will happen to Buck next? Write a possible story to continue.
9.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title “The Call of the Wild”? Whats the theme of the story?
10.What message do you think the writer wanted to convey with the story of Buck?
這些開放性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教師應以寬容的心態(tài)聽取學生的觀點,鼓勵學生對其觀點進行合理地解釋,同時,不失時機地引導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從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分析和目標陳述來看,無論是語言能力發(fā)展還是學習策略調適,無論是思維品質培養(yǎng)還是文化意識形成,在英語作為外語的語言環(huán)境下,進行足量的課外閱讀是實現這些目標最生態(tài)、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徑。教師只有走出過去英語閱讀教學中長期存在的誤區(qū),通過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的課外閱讀活動,促使學生自覺自愿、積極主動地進行課外閱讀,才能完成新課標賦予的立德樹人,為學生繼續(xù)學習英語和終身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的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杜殿坤,編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273.
[3]黃遠振,蘭春壽,薛常明.中學英語文學閱讀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09(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