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文慧
摘要:小班幼兒分離焦慮是正?,F(xiàn)象,作為幼教工作者,一定要從自身做起,找到有效緩解孩子焦慮情緒的策略。那么,首先就需要認真細致地去找出孩子焦慮不安的原因都有哪些,然后對癥下藥,根據(jù)原因所在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
關(guān)鍵詞:幼兒分離 緩解措施
中圖分類號:B8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1-0152-02
一、幼兒分離焦慮概述
幼兒分離焦慮又叫離別焦慮,從字里行間就能夠知道是幼兒同父母或者是某人之間產(chǎn)生了親密的情感,在一些特定的原因下與之分離,從而產(chǎn)生不安、恐懼、痛苦與傷心,并以一些表現(xiàn)形式拒絕分離。發(fā)生分離焦慮的表現(xiàn)有多種,如:苦惱、情緒不穩(wěn)定、拒絕活動、進餐困難、午睡困難等。
二、小班幼兒分離焦慮原因分析
對于孩子來說,他們從家庭、從父母身邊離開來到幼兒園,之所以會產(chǎn)生較強的焦慮情緒,其中有著多方面的原因,而幼兒自身、幼兒園還有家庭這三者在其中是最主要的,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接下來就分別對其進行探究。
(一)家庭因素
從目前來看,家庭生活質(zhì)量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大部分家庭都是一個孩子,因此在教養(yǎng)方式上會嬌慣寵溺,在家長心目中,孩子就是心頭肉、掌中寶。而這樣一來只會讓幼兒養(yǎng)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性格,生活中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也就談不上生活技能。小班幼兒進入班集體生活之后,由于交往能力與經(jīng)驗的缺乏就會不自主地出現(xiàn)一系列不適的情況,很容易跟伙伴們發(fā)生爭吵,嚴重的還會引起沖突??梢姡改傅哪鐞圩尯⒆羽B(yǎng)成了不良習性,導致他們?nèi)雸@之后過于焦慮。
作為孩子成長的搖籃,家庭環(huán)境是否理想同幼兒分離焦慮也同樣分不開。那么家庭環(huán)境是多方面的,主要指的是家庭結(jié)構(gòu)、家庭氛圍等。例如:祖輩與父母教育上不一致,經(jīng)常是爸爸媽媽訓斥,爺爺奶奶護短??梢?,這樣的家庭結(jié)構(gòu)在教育上存在較多的問題,是導致孩子不能順利入園的客觀因素,必須引起重視并加以改善。
(二)幼兒園因素
首先,有很多的幼兒教師對孩子不夠關(guān)心。孩子從早上入學到晚上離開,一天的時間都要跟老師在一起,接觸的時間比父母的都要多,因此說在幼兒心目中,老師是最信賴的人,是最親近的人。不過目前一大批的幼教機構(gòu)設(shè)置的門檻不高,就使得教師的素質(zhì)參差不齊,其中一些教師自身缺乏育兒經(jīng)驗,個性急躁,不夠耐心,往往會因為自己的疏忽造成孩子情緒上的波動,當不能充分感受到被關(guān)愛時,也會引起或強化焦慮感。
(三)幼兒自身因素
(1)孩子個性特點。入園之后,幼兒不同的個性特點直接決定了適應園所生活的速度快慢。一般來說,樂觀開朗、善于溝通的孩子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反之,膽小內(nèi)向的,不善于與人接觸,有著強烈的排斥性,對爸爸媽媽依賴心理嚴重,這樣的幼兒進入幼兒園之后很難融入正軌,他們經(jīng)常是保持沉默,不愛和人交談,或者是攻擊性強,容易與人沖突,那么他們同外向型孩子比較,入園后的分離焦慮情緒更嚴重,更明顯。
(2)幼兒自身技能低下。有些孩子平時在家庭里都是由父母代勞,很少自己親自動手,以至于自身技能低下。但是入園之后就會不同,教師要求孩子自己進餐,午睡完起床后自己穿衣服,整理好床鋪,而那些沒有接受過鍛煉,從小被呵護成長的孩子很難具備這一獨立完成的能力,這時候,他們的內(nèi)心里就會出現(xiàn)自卑無助的不良情緒,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孩子的入園分離焦慮。
三、有效緩解小班幼兒分離焦慮的措施
(一)家庭措施
對于孩子來說,家庭就是溫暖的港灣,是快樂成長的溫床。那么要想打造一個和諧愉悅的家庭環(huán)境,所有的家庭成員都要為之努力。作為父母,二人之間首先要互尊互愛,要相互關(guān)心,要用自己的行動給孩子起到引領(lǐng)作用,在家長的感染下學會關(guān)懷他人,幫助他人。還有同祖輩一起生活的家庭,也不能過度溺愛孩子,要協(xié)助父母讓幼兒養(yǎng)成積極向上、樂觀友善的良好素質(zhì),讓他們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在家庭成員的關(guān)懷之下變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堅強。為了更有效的地緩解入園分離焦慮,家長必須充分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而作用的發(fā)揮又離不開素質(zhì)的提高。首先,需要對育兒知識加強學習。其次,還應妥善處理自身的不良心態(tài)。
(二)幼兒園措施
(1)提高教師的育兒技巧。孩子入園之后,同幼兒教師接觸相處的時間最多,因此要想更快的地讓幼兒緩解分離焦慮,教師的育兒技巧必須得到提高。首先,用親情效應來感染孩子。之所以不愿意離開爸爸媽媽,是因為對他們有著深深的依戀之情,是親情效應在其中發(fā)揮著作用。作為幼兒園教師可以抓住這一點,給孩子以母親般的關(guān)愛,讓他們從內(nèi)心里感到溫暖,從而對老師產(chǎn)生信賴,逐漸化解分離焦慮。其次,提高教師解決問題的技能。作為幼兒教師,需要多多鼓勵孩子主動表達出自己的真實需求。要很好地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還可以強化集體意識,把幼兒園當成自己的家來愛護。那么,從他們的內(nèi)心里就會真正地愛上幼兒園,喜歡上幼兒園生活,入園分離的焦慮自然而然地就不會存在了。
(2)為孩子打造趣味環(huán)境。對于小班幼兒來說,進入園所之后,游戲室、活動室基本上是他們的主要生活場所,如果幼兒園可以把這些區(qū)域設(shè)置的得趣味橫生,為他們準備大量好玩的玩具,組織一些豐富多彩的游戲的話,孩子的緊張焦慮也會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在游戲中越來越放松,逐步喜歡上幼兒園。具體的環(huán)境打造時,就需要考慮到一些要素,第一要仔細分析孩子的個性特點與實際需要,讓活動室的基調(diào)變得愉悅溫馨;第二還要考慮是否安全,是否健康。時間一長他們從內(nèi)心里喜歡上了幼兒園,也就不會再哭鬧。由此看來,幼兒園精心的設(shè)置和打造趣味環(huán)境是一項有效解除孩子分離焦慮的手段。
(三)家園合作措施
在育兒工作中,家、園都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并且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然二者之間不是對立的,是互相促進的。因此,為了更好地緩解幼兒的分離焦慮,就需要二者合作,共同制訂出應對策略來化解幼兒焦慮。
首先,通過對家長的訪問獲知孩子的興趣愛好。孩子在入園之前,如果存在一些特殊習慣,那么幼兒教師有必要進行記錄。這主要是因為孩子的焦慮情緒可能是特殊習慣沒有被很好的地滿足造成的。另外,幼兒園可以不定期地安排家長會,邀請家長參加,或者是舉辦一些親子活動。
其次,通過聯(lián)絡(luò)機制的建立與家長加強溝通。在放學時間,家長來接孩子時,教師應該主動與他們交談,特別是那些分離焦慮情況嚴重的,要通過交談得知孩子的性格特點,了解一下孩子在家里的具體情況。當然也要把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告知家長,使家園之間的猜疑盡量減少;作為家長也應將把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告訴老師,并配合學校的教學,當幼兒回到家庭時要進行安撫,幫助他們解除分離焦慮。只有家園的良好合作,才能為孩子盡快融入集體生活創(chuàng)設(shè)出有利的條件。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小班幼兒分離焦慮是正常現(xiàn)象,作為幼教工作者,一定要從自身做起,找到有效緩解孩子焦慮情緒的策略。那么,首先就需要認真細致地去找出孩子焦慮不安的原因都有哪些,然后對癥下藥,根據(jù)原因所在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很明顯,幼兒焦慮是每一個家庭都要面對的現(xiàn)實問題,因此就需要家園合作,共同努力,只有讓孩子盡快適應新環(huán)境、新生活,他們才能順利地走出家門,踏上社會,才能真正融入幼兒園這個大家庭,在這里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虞永平.辦好讓兒童更幸福的學前教育[J].中國教育報,2012,11(11).
[2]劉海寧.弗洛伊德焦慮理論述評[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09,25(1):36-37.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