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鳴,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平時喜歡寫點不倫不類的文字,歷史隨筆等,著有《北洋裂變》《直截了當?shù)莫毎住贰稓v史的底稿》《歷史的壞脾氣》等作品。
京劇《天雷報》是一出傳統(tǒng)戲,故事情節(jié)很簡單,說是一個襁褓里的嬰兒在戰(zhàn)亂中被丟棄,結果被開豆腐店的張元秀老夫婦撿到了。老夫婦無兒無女,將棄嬰視若己出,起名張繼寶。到了13歲時,張繼寶被親生父母找到并帶走。他的親生父母是官宦人家,境遇不錯。張繼寶長大后,連捷中了狀元并被親生父母責令,將養(yǎng)父母接來盡孝。張元秀夫婦得知后,歡喜異常,早早就在村口等待,結果張繼寶根本不愿意認養(yǎng)父母,給了他們兩百青錢后拂袖而去。張元秀夫婦憤而撞墻自盡,張繼寶剛要啟程,天空陰云密布,被雷電劈死。
在中國古代,這樣不孝子遭雷劈的故事,大同小異,反映的是民間對孝道的一種威懾性維持。這個關于養(yǎng)父母和養(yǎng)子的故事,恰好跟光緒與西太后對景。戊戌政變,由頭當然是譚嗣同謀劃借袁世凱的新建陸軍,兵圍頤和園。但其實此前西太后早就安了重出江湖的心,譚嗣同正好給了西太后一個借口。密切監(jiān)視光緒的西太后,當然知道此事光緒并不知情,但她一定要將屎盆子扣在光緒的腦袋上。只有這樣,她這種嚴重違背祖制的再度垂簾,做起來才理直氣壯。
所以,從頤和園回來后,面對已是囚徒的光緒,西太后需要不斷強化光緒的“不孝”。其間,京劇《天雷報》成了最好的道具。劈死張繼寶的雷公電母,都是真人龍?zhí)讈戆缪?,一般是一個雷公、一個電母。輪到進宮演了,西太后傳旨,雷公、電母各加到五個,組團來劈,非這樣不解氣。
那一陣兒,都是社會上的名角兒,頂上一個供奉的名義進宮演戲?!短炖讏蟆肥钦冎蠼?jīng)常演的劇目。扮演張元秀的是譚鑫培,在西太后那里,他叫金福。而演張繼寶的,是名小生鮑福山。鮑福山把張繼寶忘恩負義的丑態(tài),演得活靈活現(xiàn),特別招人恨。演完之后,西太后傳旨,要打鮑福山的板子。雖是假打,但鮑福山得裝出很痛的樣子。打的時候,所有人包括光緒,都得在旁邊看著。板子打在藝人身上,實際上是在打光緒,西太后這是要當眾羞辱光緒。在西太后眼里,這個養(yǎng)子就是貓頭鷹—古代傳說,貓頭鷹是吃自己父母的一種生物。
那一陣兒,西太后最想做的事就是把光緒廢了。所以,這邊在演《天雷報》,那邊請各地名醫(yī)進宮給光緒看病,說是光緒病重,宮里的太醫(yī)已束手無策。進宮的名醫(yī)很知趣地對外稱,皇帝的確病得不輕。沒想到,西方駐京的使節(jié)不以為然,要求派他們的醫(yī)生給皇帝瞧病。結果,法國使館的醫(yī)生給光緒檢查一通后,卻稱光緒的身體沒毛病。
這樣一來,西太后想借光緒的“病”廢了他,乃至弄死他的圖謀,就不好進行了。為了求個安慰,她甚至迫不及待地提前給光緒找了個接班人—端郡王載漪的兒子溥儁。
光緒還真經(jīng)折騰,經(jīng)過變法、政變,然后不斷地被“雷劈”,還時不時地被載漪父子羞辱威脅。最后,八國聯(lián)軍打進來了,他被西太后拖著逃難。最終,他還是好好地活著。西太后的養(yǎng)子,硬是比她的親生兒子經(jīng)活。這事兒說實在的,很給西太后添堵。
編 輯/汪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