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垚 唐 俊
武漢市中醫(yī)醫(yī)院皮膚科,武漢 430014
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一種具有明顯滲出傾向的皮膚炎癥反應,其特點為皮疹多樣,有滲出傾向,分布基本對稱,瘙癢明顯,病史纏綿,日久不愈,易遷延為慢性濕疹,反復發(fā)作[1]。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加快,作息飲食不規(guī)律,免疫功能紊亂,濕疹已成為現(xiàn)階段皮膚科常見病,且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因其發(fā)病原因復雜,病程漫長而痛苦,給患者的工作生活帶來了巨大不便,少數患者可進行性加重,甚至發(fā)展成紅皮病而危及生命。本研究在氯雷他定片的基礎上應用當歸拈痛湯加減治療濕熱浸淫型濕疹,取得不錯療效?,F(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5月—2018年7月本院皮膚科門診就診的濕熱浸淫型濕疹患者84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2例。觀察組,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齡(35.71±11.23)歲,年齡范圍為14~58歲;病程(7.32±2.14)d,病程范圍為4~21 d。對照組,其中男19例,女23例;年齡(36.12±11.03)歲,年齡范圍為15~60歲;病程(6.98±1.14)d,病程范圍為4~19 d。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中濕疹相關的診斷標準。急性濕疹:①皮損呈多形性,如潮紅、丘疹、水皰、糜爛、滲出、痂皮、脫屑,常數種形態(tài)同時存在;②起病急,自覺灼熱,劇烈瘙癢;③皮損常對稱分布,以頭、面、四肢遠端、陰囊等處多見,可泛發(fā)全身;④可發(fā)展成亞急性或慢性濕瘡,時輕時重,反復不愈。亞急性濕瘡:皮損滲出較少,以丘疹、丘皰疹、結痂、鱗屑為主,有輕度糜爛面,顏色較暗紅,亦可見輕度浸潤,劇烈瘙癢。慢性濕瘡:多局限于某一部位,境界清楚,有明顯的肥厚浸潤,表面粗糙,或呈苔癬樣變,顏色褐紅或褐色,常伴有丘皰疹、痂皮、抓痕,傾向濕潤變化,常反復發(fā)作,時輕時重,有陣發(fā)性瘙癢。
符合濕熱浸淫證的證候標準,發(fā)病急,皮損潮紅灼熱,瘙癢無休,滲液流汁;伴身熱、心煩、口渴,大便干,尿短赤;舌質紅,苔薄白或黃,脈滑或數。
對照組患者予以氯雷他定片(上海先靈葆雅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70410)口服,10 mg/次,1次/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予以當歸拈痛湯加減,基本方藥組成為當歸15 g,黃芩10 g,羌活10 g,澤瀉10 g,豬苓、茯苓各10 g,茵陳15 g,蒼術、白術各10 g,升麻10 g,苦參10 g,防風10 g,葛根10 g,黨參15 g,知母10 g,甘草6 g;皮疹焮紅、熱象明顯者,加生地黃30 g,赤芍10 g,牡丹皮10 g;流水滲液者,加藿香10 g,佩蘭10 g,砂仁6 g;瘙癢劇烈者,加拳參10 g,丹參15 g,徐長卿10 g;發(fā)于上部者,加金銀花10 g,連翹10 g;發(fā)于中部者,加生石膏20 g,牡丹皮10 g;發(fā)于下部者,加川牛膝10 g,獨活10 g;便溏者,加淮山藥30 g,馬齒莧20 g。上述藥物水煎取汁,每日1劑,分早晚2次溫服。2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2個月。
比較2組患者臨床療效,參照文獻[2]制定療效判定標準:治愈 皮損完全消退;顯效 皮損消退60%以;有效 皮損消退30%以上;無效 皮損消退不足30%。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85.71%,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9.05%(P<0.05)。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42,例,%)
與對照組比較△P<0.05。
濕疹的發(fā)病原因復雜,外在因素如生活環(huán)境、氣候條件,內在因素如精神緊張、內分泌功能失調等,均可導致濕疹的誘發(fā)或加重。本病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也無特定有效藥物,內服藥物多以抗組胺等對癥治療為主,療效不盡如人意。
中醫(yī)統(tǒng)稱本病為“濕瘡”,因臨床特點各異,又有不同名稱:如浸淫遍體,滋水較多者,稱“浸淫瘡”;以丘疹為主的稱“血風瘡”或“粟瘡”;發(fā)于耳部的稱“旋耳瘡”;發(fā)于乳頭部的稱“乳頭風”;發(fā)于臍部的稱“臍瘡”;發(fā)于陰囊部的稱“腎囊風”;發(fā)于四肢彎曲部的稱“四彎風”等等[3]。本病多是由于稟賦不耐,飲食失節(jié),或過食辛辣刺激、葷腥動風之物,脾胃受損,失其健運,濕熱內生,又兼外受風邪,內外邪氣相搏,風、濕、熱邪浸淫肌膚所致?!端貑枴ぶ琳嬉笳摗吩啤爸T痛癢瘡,皆屬于心”,心屬火,主血脈,心火偏盛則血熱,血熱熏灼肌膚則生瘡瘍,故劉完素又加了一個字為“諸痛癢瘡,皆屬于心火”。熱盛化火成毒,腐肉成膿,迫血妄行,火熱之邪耗傷津液,而致皮膚疾患?!端貑枴ぶ琳嬉笳摗酚涊d“諸濕腫滿,皆屬于脾”,《諸病源候論》曰“濕熱相搏,故頭面身體皆生瘡,其瘡初如皰,須臾生汁;熱盛者,則變?yōu)槟?,隨瘥而發(fā)”,《醫(y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云“初起如粟米,而癢兼痛,破流黃水,浸淫成片,隨處可生。由脾胃濕熱,外受風邪,相搏而成”,均說明此病與濕有關,而濕與熱相結會導致濕氣更難化掉,故而此證型的治療效果一直以來均欠佳。當歸拈痛湯適用于濕熱流注肢體關節(jié)而引起的瘡瘍、痹痛,而筆者以此加減用于濕熱為患引起的濕疹亦獲良效。方中當歸養(yǎng)血和血,黃芩清熱燥濕,羌活祛風勝濕,共為君藥??鄥⑶鍩嵩餄?,蒼術運脾燥濕,合黃芩使?jié)駨膬认?;茵陳清熱利尿,澤瀉、豬苓滲濕利水,三藥使?jié)駨男”愠觯晃逅帪槌?。防風、升麻、葛根配羌活祛風勝濕,使?jié)駨耐馍?;黨參益氣,合當歸以調養(yǎng)氣血,使氣血和而風邪止;白術助黨參益氣健脾,以固中土;知母清熱生津養(yǎng)陰,亦可制羌、防、二術之燥;六藥均為佐。甘草合參、術益氣健脾,并調和諸藥為使。上述藥物合用,共奏祛風、除濕、清熱之效。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85.71%,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9.05%;結果表明,濕熱浸淫型濕疹患者采用當歸拈痛湯治療可顯著提高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應用當歸拈痛湯治療濕熱浸淫型濕疹患者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