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婉 兮
老同學(xué)忽然聯(lián)系我,沒有寒暄直奔主題:“能不能推薦一些流食做法?”
我列舉了一兩樣常規(guī)做法,他又發(fā)過來一句話:“我爸做了個大手術(shù),以后都只能吃流食。如果還有,再多告訴我?guī)讉€食譜?!?/p>
“哪里不舒服呀?”我打出6個字,內(nèi)心忽然飄過一絲不詳?shù)念A(yù)感。
“胰腺癌,十二指腸切除了。”
說實話,我不了解這是個什么病。但一個“癌”字,已讓人本能地生出恐慌來。病人和家屬的痛苦,也多少猜出一些了。
對話框里的句子簡明扼要,情緒和修飾都被抹得一干二凈。隔著屏幕,我沒辦法看到他的表情,也聽不出他的語氣。
但這一切,并不難想像。
工作剛剛穩(wěn)定下來,房貸車貸都在還,說不定還有小兒嗷嗷待哺……
生活進入一個高速緊繃的狀態(tài),它把人逼成旋轉(zhuǎn)的陀螺,一分也不敢松懈。而此時,父母也正在一天天衰老。
他們也許會在某個時刻猝不及防地倒下,需要你去跟醫(yī)護人員溝通、顫抖著雙手簽字、強打起精神守夜照料;可能還得四處籌錢,找各路同學(xué)人脈,求聯(lián)絡(luò)醫(yī)院、介紹名醫(yī),天南地北四處奔波。
一夜之間,你就成了頂梁柱。
頂梁柱是什么?
去年8月,我感受過一回。
那段時間,股骨頭壞死的公公住到了我們家,每天都要去一家醫(yī)館做理療。
壓力不算特別大,也就是交交費用做做飯,得空便帶他出去遛遛彎,兩個人倒也應(yīng)付得過來。
但月底的一天,我爸忽然腎結(jié)石絞痛,弟弟也闌尾炎發(fā)作,父子倆同時進了醫(yī)院。我媽急得哭天抹淚,擔子全部壓到了我和先生頭上。
記得那天,我們兵分兩路,他帶著弟弟去辦理入院手續(xù)做術(shù)前準備,我和媽媽在急診守著爸爸打點滴。
爸爸痛得直冒冷汗,整個人都蜷縮成一團,還不時發(fā)出呻吟聲,憔悴極了,也可憐極了。這一番折磨下來,他的蒼老也隱約露出了痕跡。
我看著他,一顆心揪得生疼。
爸爸在我心中,一直是頂天立地的存在。
他似乎無所不能,能穩(wěn)穩(wěn)地為我撐著一片天??墒且晦D(zhuǎn)眼,他就雙鬢斑白,需要我來照顧他了。
那種感覺怎么說呢?就是心痛中帶著惶恐,惶恐里還透著些哀傷。
因為庇護了你多年的人不能再庇護你了,光陰奪走了他的力量。而你不得不接過擔子,以最快的速度長成山巒。
從此后,你就是他們的依靠了。
那段日子,我和先生過得兵荒馬亂。
一大早起床做早餐,匆忙吃完后,他帶公公去做理療,我趕去醫(yī)院送飯。然后各自忙碌,兢兢業(yè)業(yè)地賺錢,路過菜市場,還得順手把菜給買好。
醫(yī)藥費、房貸、生活費一齊壓下來,無憂無慮的少年時光一去不復(fù)返。
張愛玲有句話講得一針見血,“中年以后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p>
但會產(chǎn)生這種孤獨感的,又豈止是中年男人?只要肩頭有擔子身上有責任,誰不是那個孤獨的中年人?
我曾接到過一個讀者傾訴,是凌晨2時發(fā)過來的。
她說:我實在睡不著,也不知道可以找誰傾訴,不如在你這里說說,就當找個樹洞。
幾個小時前,我和老公鬧了個矛盾。因為他下班回來,家里冰鍋冷灶,廚房客廳都一團糟??晌乙膊蝗绦呢煿炙?,他面容憔悴,眼睛里還有血絲,已經(jīng)熬夜加班好幾天了,想吃口熱飯也沒什么錯。
可這些天,我爸犯高血壓住院了,我下了班才去醫(yī)院換我媽,又忙著接送女兒上下晚自習(xí)……
誰都不容易,誰都沒有錯,可生活就是這樣的一團亂麻,剪不斷理還亂。
前些年老人身體好能幫襯一二,日子倒還過得去。最近他們接二連三病倒,我真覺得苦不堪言,可再苦也得撐著??!
不敢辭職,因為需要用錢;不敢休息,因為事情一大堆;不敢流淚,怕父母擔憂;不敢發(fā)火,怕影響孩子……
你說,這是不是所謂的中年危機?
我把那幾行字看了又看,眼前恍惚出現(xiàn)一個燈下獨坐的女人。
她在長夜中輾轉(zhuǎn)難眠,孤獨得無所適從,卻不忍叫醒熟睡的丈夫,也不好打擾身邊的朋友,只能對著一個對話框,把心事說給素未謀面的我聽。
中年人的疲乏與悲哀,不外如是。
當然,也有一層光鮮的外表包裹著。
可父母一病,許多東西似乎就被戳破了,然后你發(fā)現(xiàn),生活并沒有想象中容易。
初中語文課本里有篇文章,叫作《散步》。
講的是一對中年夫妻,帶著年邁的母親和幼小的兒子去散步。途中經(jīng)過難走的地方,丈夫便蹲下身背起母親,妻子也蹲下來,把兒子背在身上。
文章的最后一句說:“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p>
記得當時,我的語文老師說:“你們才十幾歲,還不懂這種感覺。到了我這個年紀,上有老下有小,就能品出味道來了。”
轉(zhuǎn)眼間,17年倏忽而逝。當我再看到這篇文章,不由淚眼婆娑,只覺得初讀不識文中意,再讀已是文中人。
最明顯的一點是:父母仿佛變小了、變?nèi)趿耍僖膊皇悄莻€頂天立地的存在。
他們開始膽怯,很多事情都要先征求子女意見;不會使用醫(yī)院的機器自助掛號繳費;開始把吃藥列為每天的日常任務(wù)……
惟愿接過重擔的我們,能夠當好那根頂梁柱,穩(wěn)穩(wěn)地為老小撐起一片晴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