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區(qū)師范學校附屬幼兒園 張娜娜
活動目標:
1.對幼兒園的生活好奇,喜歡上幼兒園。
2.喜歡參加集體活動,感受與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3.能感知物體的明顯特征、空間位置等。
活動一 猜猜我是誰
游戲材料:
在益智區(qū)投放“摸箱”(可用牛奶紙箱制作,在紙箱一側開口,其大小便于手臂進出,并用布遮擋);放置不同種類的玩具,比如毛絨兔子、塑料汽車、飛機玩具、大小不同的小熊玩具;眼罩若干。
游戲玩法:
一、幼兒自由探索玩具,比如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并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師:你們見過這些玩具嗎?摸一摸有什么感覺?
二、將玩具放置在“摸箱”里,鼓勵幼兒摸一摸,猜測玩具名稱。
1.請幼兒摸一摸,嘗試說出玩具名稱并說明理由。
2.調換玩具,鼓勵幼兒自主游戲,根據(jù)玩具特點大膽猜測。
師:摸起來什么感覺,你覺得是什么玩具?
三、游戲“猜猜我是誰”,鼓勵幼兒通過看、摸、聽等猜一猜小朋友是誰。
1.出示故事中“猜猜我是誰”畫面,引導幼兒說一說圖畫內容。
師:看一看,小刺猬、小松鼠、小兔子、小浣熊也在玩“猜猜我是誰”的游戲,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講述游戲規(guī)則。
一名幼兒背對大家站好,請四名幼兒從他面前經(jīng)過,他看一看、摸一摸、聽一聽,認真仔細地觀察這四名幼兒,然后蒙上眼睛,再讓這四名幼兒圍著他轉圈,一邊轉一邊說:“請你猜猜我是誰?”蒙上眼的幼兒伸手抓住其中一名轉圈的幼兒,根據(jù)前面看、摸、聽的記憶,猜出這名幼兒的名字。被猜出名字的幼兒替換抓住自己的幼兒,自己蒙上眼睛站在圈內繼續(xù)游戲。
3.全班幼兒相互熟悉后,教師可請全班幼兒一起來進行游戲。幼兒一起玩游戲,一是促進幼兒相互認識,增加親近感;二是幼兒通過游戲不斷熟悉、適應新環(huán)境、新伙伴,進一步感受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二 大家一起來尋寶
游戲材料:
三角形、圓形卡通圖片,漢堡包、三明治、杯子等物品圖片,積木、盤子、小鍋碗等室內玩具,呼啦圈、紙箱等常見室外活動材料,音樂《找朋友》。
游戲玩法:
一、“捉迷藏”游戲,引發(fā)幼兒興趣。
1.出示三角形、圓形卡通圖片。
師:今天有兩個圖形寶寶來做客,一起看看它們是誰,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2.出示漢堡包、三明治、杯子等物品圖片。
師:圖形寶寶真淘氣,要和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看看它們藏在哪里了?
師:你能找到三角形寶寶和圓形寶寶嗎?
二、“室內尋寶”游戲,引導幼兒用找、摸、看、說等多種方式感知、了解不同形狀的特點。
師:三角形寶寶和圓形寶寶藏在教室里呢,趕緊找一找,看看你能找到幾個?
師:你在哪里找到了什么圖形寶寶?(盤子上是圓形寶寶,積木上是三角形寶寶……)
三、“室外尋寶”游戲,鼓勵幼兒嘗試發(fā)現(xiàn)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形狀。
1.教師帶領小朋友一起進行活動前的圖形熱身游戲,用圓形的呼啦圈、被擺放成三角形的平衡木、正方形的爬行墊子和長方形大紙箱等制作山洞。
師:圖形寶寶還藏在了剛剛玩的材料上,我們一起找一找吧。
2.播放音樂《找朋友》,幼兒在戶外的大型爬網(wǎng)、滑滑梯等地方尋找不同的形狀。此環(huán)節(jié)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不同的形狀,提高他們的觀察發(fā)現(xiàn)能力、對形狀的認識理解能力,令其體驗發(fā)現(xiàn)的快樂、于游戲中學習的快樂。
師:圖形寶寶還會藏在哪些東西上面,我們一起在操場上找一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