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溪瀅
一更風雪,極目蒼月,西北的離人行吟在黃土厚地上。徒步于腳下的每一寸沃土,接納著陣陣駝鈴的洗禮,那綿綿情意滋養(yǎng)著黃土地上的往事。
提起笨拙的筆,筆尖劃過紙頁,我卻不知道用怎樣溫情的文字書寫父親的瑣碎往事。我出生在中國西部一個普通家庭,這里的山巍峨雄偉。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父親給我的感覺是那如山般的沉穩(wěn)和剛毅。
墻上的時鐘嘀嗒嘀嗒,父親手指間的煙滅了又燃,西北的風停了又吹。那個夜晚,我們父子談了很多。兩代人,兩顆心,兩段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
父親在天地間行走,用一生所愛,訴說著那一代人的獨特情懷。百丈關,萬里路,西北風骨足以令山河動容。是父親那代人讓荒山變梯田,他們用板車推出了生命的梯度,推出了萬畝綠浪。關山長廊,放目遠視,我深愛的土地已是滿眼山川綠,到處花果香。不朽的西北征歌筑起天際線一般的綠洲河廊,荒原之聲是父親的吶喊,卻喊不完此生的夙愿。
父親的一生平平淡淡,為深愛的土地扎實耕作,為摯愛的妻兒不辭勞苦。父親也會流淚。那夜月涼如水,我第一次見父親流淚。夏日的炎熱把青色的麥穗曬成了枯黃色,也扼殺了父親的豐收夢。天災從不單行,一年的希望又被彈珠般的冰雹砸得七零八落。父親只能再次揚起牛鞭,把冰冷的犁耕進余溫殘存的土地,重新耕種來年的希望。作為農(nóng)民的孩子,我祈愿風調(diào)雨順,這樣淚水就不會打濕父親的枕頭,攪了他的夢。
如今,父親的身軀不再偉岸,但他用雙肩頂起家這片天。而他的苦楚與無奈都在那一支支煙里,氤氳著悠長的歲月。
如今,父愛滋養(yǎng)下的孩子在厚重的西北大地上迎風而立,正在努力成材。平凡的父親行于北國嘉域,書寫著溫暖家園的人間真情,系我一生的大愛。
指導老師 劉 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