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議不作為的過失致人死亡罪

      2019-05-10 00:21:02趙蔚
      法制博覽 2019年2期
      關鍵詞:不作為行為人義務

      摘 要:目前,我國法律對過失致人死亡罪的主觀條件規(guī)定較為明確,但對于其構成的客觀存在條件尚有可討論之處。本文通過對不作為的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存在場合、行為方式及其他要件的分析,淺談對不作為過失致人死亡罪的認識。

      關鍵詞:不作為;過失致人死亡罪;行為人;義務

      中圖分類號:D9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05-0113-02

      作者簡介:趙蔚(1999-),女,漢族,河北邯鄲人,寧波大學法學院,本科,研究方向:法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fā)展,社會處處充斥著危險,在一個危險社會中,人們一不留神就可能導致嚴重危害后果的發(fā)生。進一步地說,過失致人死亡罪如果以不作為犯的形式實施,就會引發(fā)更多的理論和實踐難題,本文以此為出發(fā)點,探討不作為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基本問題,以期拋磚引玉。

      一、不作為的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存在場合

      過失致人死亡罪既可能以作為方式實施,也可能以不作為方式實施。以不作為方式實施的過失致人死亡罪的特殊之處在于,既要符合過失犯罪的要件,也要符合不作為犯罪的要件。因此,其存在場合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以先行行為的作為義務情形為例,若是先行行為本身已經(jīng)符合過失致人死亡罪的犯罪構成,則徑行認定本罪即可,不存在不作為犯罪的空間,實際上,此時探討所謂的“先行行為”并無意義。若是先行行為本身不符合過失致人死亡罪的犯罪構成,則需要進一步分析是否成立不作為犯罪。例如,行為人將醉酒的被害人推倒在懸崖邊上,被害人自己起身離開時不小心摔落懸崖的場合,行為人的推倒被害人的行為就屬于先行行為,此先行行為導致了行為人具有保障被害人生命安全的作為義務,如果行為人履行了該義務,則不構成不作為犯罪。如果未履行該義務,則可能構成不作為犯罪。同時,行為人的主觀心態(tài)也決定其構成過失或故意犯罪??偠灾?,前述場合,存在作為的故意殺人罪、不作為的故意殺人罪、作為的過失致人死亡罪、不作為的過失致人死亡罪四種需要討論的情況,如果成立不作為的過失致人死亡罪,則必須符合過失致人死亡罪和不作為犯罪的要件。以下主要從構成不作為的過失致人死亡罪所必須符合的行為、結果、因果關系、主觀罪過等方面進行分析。

      二、不作為的過失致人死亡罪的行為方式分析

      我國過失致人死亡罪的罪狀“過失致他人死亡的”沒有指明成立本罪應以作為的方式還是以不作為的方式,行為人以不作為的行為方式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不違反罪刑法定原則。如果把“殺人”一詞局限地理解為作為的方式,故意殺人罪的罪狀“故意殺人的”與過失致人死亡罪的罪狀規(guī)定不同,前者以作為的方式規(guī)定的,而后者沒有指明。如果把不純正的不作為犯界定為“以作為形式所規(guī)定的,本來只應該認可作為的實行行為,但是也(例外地)認可了正好與其相反的不作為的實行行為”,①過失致人死亡罪就應當排除在不純正不作為犯范圍外,但這種結論顯然是不妥當?shù)?。如果把不純正不作為犯界定為既可以作為的方式成立犯罪也可以不作為的方式成立犯罪的,才可以把過失致人死亡罪納入到不純正不作為犯的范圍內,這也從本質上反應了不純正不作為犯的原貌,督促從作為和不作為兩個角度審視不純正不作為犯的犯罪構成邏輯,同時警示國民因自己的行為造成的危險,應積極履行自己的作為義務。以不作為方式實施的過失致人死亡罪的行為方式應當從以下三方面來把握:

      (一)行為人具有作為義務

      我國通說認為,義務來源分為四類:(1)法律明文規(guī)定的義務。(2)職務或義務上要求的義務。(3)法律行為引起的義務。(4)先行行為引起的義務。②作為近來較為有力的學說,還有學者認為,作為義務的發(fā)生根據(jù)包括:(1)基于對危險源的支配產(chǎn)生的監(jiān)督義務。又可分為:a.對危險物的管理義務;b.對他人危險行為的監(jiān)督義務;c.對自己先前行為造成的法益侵害緊迫危險的防止義務。(2)基于與法益的無助狀態(tài)的特殊關系產(chǎn)生的保護義務。具體是:a.基于法規(guī)范產(chǎn)生的保護義務;b.基于制度或者體制產(chǎn)生的保護義務;c.基于自愿承擔而產(chǎn)生的保護義務。(3)基于對法益的危險發(fā)生領域的支配產(chǎn)生的阻止義務。包括:a.對自己支配的建筑物、汽車等場所內發(fā)生的危險的阻止義務;b.對發(fā)生在即身體上的危險行為的阻止義務。③把握前述林林總總的義務來源,是考慮行為人的作為義務的出發(fā)點,不論是通說還是有力說,都必須充分論證為行為人設置這一作為義務的合理性。

      行為人的作為行為使他人陷入可能喪失生命的危險境地,危險源的出現(xiàn)正是行為人的行為直接造成的,行為人具有了排除危險的作為義務,行為人應當以一般人的注意,發(fā)現(xiàn)并排除該危險源,在他人死亡結果發(fā)生前,積極救助被害人,有效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的發(fā)生。我們認為,根據(jù)危險發(fā)生的時間先后階段,作為義務可以分為排除危險源的義務和防止危害結果發(fā)生的義務。

      (二)行為人有履行作為義務的能力

      在有多種選擇可以防止或減小危險發(fā)生的情況下,行為人具有作為義務且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不作為行為實屬不應當,則行為人應當承擔刑事責任。法律不應強人所難,如果行為人沒有履行防止危險結果發(fā)生的義務的能力,則行為人的不作為行為不應當給予否定性的評價。如在危險源極隱蔽的情況下,一般人不可能認識到該危險的存在,或者負有特定職責的人已經(jīng)盡到相應注意義務,仍然無法發(fā)現(xiàn)該危險源,客觀上行為人沒有發(fā)現(xiàn)該危險源的可能性,則行為人不具有排除危險源的義務。

      順便指出,存在免除行為人排除危險作為義務的阻卻事由的情形下,則行為人也應當排除違法性,例如存在義務沖突的情況下,如母親和媳婦因自身原因同時落水,行為人無論先救母親還是媳婦,而導致另一人的死亡,都應當阻卻違法。

      (三)行為人沒有履行作為義務

      行為人負有作為義務來排除危險或防止危害結果發(fā)生,但行為人消極地不履行義務,應當作為而不作為,這是不作為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典型行為特征。法律規(guī)定、特定職責和先行行為等引起了相應的作為義務,不作為行為是應為且能為作為義務而不為,是對排除危險或防止危害結果發(fā)生的不作為或者消極作為。消極作為是指作為內容與作為義務無關,無法排除危險源或者根本無法防止他人死亡危害結果發(fā)生等情況。

      三、不作為的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其他要件分析

      不作為的過失致人死亡罪除了行為上是以不作為方式實施的外,還必須符合過失致人死亡罪的要件。

      (一)以他人死亡結果發(fā)生為必要條件

      與行為無價值的觀點不同,結果無價值的觀點認為以行為的否定性評價來滿足違法性是不充分的,特別是在以危害結果犯的發(fā)生為犯罪成立必要條件的過失犯罪場合,結果無價值的觀點更強調客觀危害結果的客觀發(fā)生來滿足違法性,這正契合了過失犯罪的特性,顯得順理成章。過失致人死亡罪以被害人死亡結果的發(fā)生為必要條件,否則不成立本罪,不作為的過失致人死亡罪同樣如此。無論從法理還是人情上說,發(fā)生了他人生命權喪失的嚴重社會后果,都需要在刑法范疇內對行為人的行為進行評價。

      (二)不作為行為和死亡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行為人有不作為行為,客觀上有他人死亡結果,據(jù)此并不能直接得出行為符合客觀方面的結論,因為還必須考慮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這就需要行為人的先行作為行為與死亡結果具有直接的作用力,需要用刑法上的因果關系理論對之進行評價和判斷。原因的原因是結果的原因,肯定了間接因果關系的作用,也為在因果關系中評價不作為行為留出了余地。黎宏教授認為,“在該不作為所具有的侵害法益的危險,和作為犯的構成要件所預定的侵害法益的危險性具有同等程度,即該種不作為和據(jù)以處罰的作為犯的條款當中所預定的作為行為之間,能夠同等看待的時候,就可以說該不作為行為和作為之間具有等價值性”。④危險源出現(xiàn)后,被害人處于危險之中,只有行為人的不作為行為對整個案情的發(fā)展直至危害結果的發(fā)生都有著控制作用的原因力,或者說是在行為人不作為行為的支配下,導致了他人死亡危害結果的發(fā)生,在此意義上,正是不作為行為具有的這種控制或者支配作用的原因力,使得不作為行為和作為行為具有等同價值,使得不作為行為能夠成為引發(fā)危害結果發(fā)生的原因,建立了可以用刑法評價的引起與被引起的因果聯(lián)系,最終在可罰性上得到不作為行為和作為行為價值等同的結論。由此看來,對“等價值性”的通俗表達就是不作為與作為有沒有同等的原因力、法益侵害性和可罰性,它是不作為犯罪的可罰性的依據(jù),是一種實質判斷。⑤

      相反,一旦不作為行為喪失了控制結果發(fā)生的原因力,不作為行為就不應成為刑法上導致危害結果發(fā)生的原因,例如,被推倒在懸崖邊上的被害人酒醒后自己跳崖自盡。因此,因果關系的成立需要排除有其他因素的介入導致行為人不作為行為和被害人死亡后果之間因果關系中斷的可能,否則無法評價是否是在行為人的不作為行為的控制下導致了危害結果的發(fā)生。司法實踐中,是應該強調因果關系的蓋然性較高,從而認定行為人有罪,還是主張無法排除其他因素介入導致因果關系中斷的可能因而認定行為人無罪,犯罪事實不能假設,需要證據(jù)確實、充分地支撐,在案件事實清楚的情況下,結合具體的案發(fā)環(huán)境來評價因果關系才更有意義。

      (三)主觀上具有過失

      罪過和行為是相伴隨的,絕對的客觀歸罪已被現(xiàn)代刑法理論所拋棄。通說認為,缺乏相應的注意義務,是過失犯罪具有可罰性主觀方面的依據(jù)。行為人應以一個精神正常的人,盡一般人的注意義務,認識到被害人的危險處境,而負有特定職責的人應當給予相當?shù)淖⒁?,來認識被害人的危險處境。不作為的過失反映的是不作為行為的主觀態(tài)度,而不反映先行行為或設定危險行為的主觀態(tài)度。在不作為過失致人死亡罪中,行為人過失的關鍵是行為人具有注意義務而沒有負相應的注意義務,主觀上表現(xiàn)為由于疏忽大意沒有認識到自己的不作為行為會造成他人死亡結果的發(fā)生,或者雖然認識到自己的不作為行為會危及他人生命但輕信不會發(fā)生。

      需要注意的是,過失犯所要求的注意義務和不作為犯所要求的作為義務不能混同,并非存在作為義務就一定具有注意義務,或者相反。但從兩種義務所發(fā)生的時間先后來看,作為義務的產(chǎn)生當然先于注意義務。在這個意義上說,不作為致人死亡罪的成立要求具備雙重義務。

      [ 注 釋 ]

      ①[日]大谷實.刑法講義總論[M].黎宏,譯.中國人民出版社,2008:127.

      ②高銘暄,馬克昌.刑法學(第七版)[M].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67-68.

      ③張明楷.刑法學(第五版)[M].法律出版社,2016:151.

      ④黎宏.刑法總論問題思考中[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131.

      ⑤崔志偉.形式的作為義務與實質的原因力[J].福建法學,2015(2).

      猜你喜歡
      不作為行為人義務
      什么是侵權責任中的過錯責任
      自殺案件如何定罪
      新傳奇(2022年23期)2022-06-18 17:55:47
      幸福的人,有一項獨特的義務
      海峽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12
      論過失犯中注意義務的判斷標準
      法制博覽(2019年36期)2019-12-14 06:00:45
      三十載義務普法情
      人大建設(2018年4期)2018-06-26 08:38:26
      跟蹤導練(一)(4)
      論故意不法先前行為人的作為義務
      刑法論叢(2016年3期)2016-06-01 12:15:17
      “良知”的義務
      外媒:“不作為”令中國社會有風險
      江山市| 睢宁县| 霸州市| 南郑县| 大兴区| 鄂州市| 北海市| 堆龙德庆县| 普安县| 扎鲁特旗| 清丰县| 永德县| 仙桃市| 曲水县| 玉门市| 皮山县| 调兵山市| 武平县| 湘潭市| 巴塘县| 富源县| 新源县| 临夏市| 奇台县| 定西市| 秭归县| 靖安县| 克山县| 突泉县| 彭州市| 会昌县| 垫江县| 苍南县| 青神县| 兰州市| 洛宁县| 怀远县| 洛隆县| 昆山市| 莱芜市| 沁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