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德深
這些年我一直有個愿望,想回到當年部隊駐地看看房東崔大娘,然而因為各種原因,這個愿望一直沒能實現(xiàn)。
崔大娘家住遼東半島的一個山區(qū)。上個世紀60年代初期,為了執(zhí)行一項特殊任務,我所在的部隊來到遼東半島,我被安排住進了崔大娘家。那時大娘40多歲,一頭短發(fā),一臉慈愛。剛到她家時,正逢冬季,遼東一片冰天雪地,加上山風呼嘯,氣溫大都在零下30攝氏度左右。大娘怕我們冷,每天晚上我們還未回來,她就已經(jīng)把火炕燒得熱乎乎的了。工作了一天的我們躺在暖洋洋的火炕上,就像回家一樣,有一種說不出的溫暖。日子久了,我們過意不去,堅持自己燒炕,可大娘說:“你們一出去就是一天,回來已經(jīng)黑了,哪還來得及燒炕?。 ?/p>
話雖這樣說,可道理卻不是這樣,我們還是想自己燒,于是就特意提前往回趕。然而不論我們什么時候回來,炕總是熱的。一次,天特別的冷,大娘怕凍著我們,老早就生了火,加了劈柴,結果把炕燒煳了,我們的褥子全都燒了一個大窟窿。大娘過意不去,一個勁兒地道歉,我們半開玩笑地對大娘說:“您的心腸太熱了,看,把炕都烤煳了!”大娘聽了“哈哈”一笑,第二天照樣給我們燒炕。
遼東的冬天,農(nóng)家大都吃兩頓飯。一是那里的習俗,二是因為那時冬天農(nóng)民大都沒什么活兒,只是每天學習、開會,最多刨刨糞什么的。當?shù)厝肆晳T了,可我們這些當兵的小伙子有些吃不消,常常還未到飯點就已經(jīng)餓得不行了。大娘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每天晚上都特意給我們烙黏火燒(這是那時遼東人民最愛吃的一種食品,一般也只有家中來了客人才招待),拌蜂蜜。囿于《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開始我們不敢吃,大娘急得臉紅脖子粗,后來看不吃不行,我們只好照辦,回部隊時我們偷偷把伙食費留給了大娘。幾年后我轉業(yè)到地方,給大娘寫信告訴她我轉業(yè)的消息,結果老人家讓兒女把那時的伙食費給我寄了回來。這以后,大娘常讓兒女給我寫信,我也常常在閑暇的時候寫信給大娘。再后來,她的女兒都進城工作了,我便和大娘失去了聯(lián)系。
和大娘相處的時候我只有十幾歲。如今50年過去了,每當冬季來臨,我便常想起大娘給我們燒得熱乎乎的火炕,那種溫暖依然留于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