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宋艷
(1.浦口醫(yī)院口腔科,江蘇 南京 210031;2.牙博士口腔,江蘇 南京 210000)
牙周炎近年來發(fā)病幾率有所增長,是一種常見的口腔感染性疾病。該病主要致病因素為微生物感染,可以認為該病是由局部因素所導致的牙周支持組織慢性炎癥[1]。本研究主要探討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治療牙周炎的臨床效果。
于本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牙周炎患者中選取4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24例)與對照組(24例)。觀察組中,男13例,女11例,年齡42~69歲,平均(55.5f13.5)歲;對照組中,男14例,女10例,年齡41~70歲,平均年齡(55.5f14.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P>0.05,可對比。
兩組均接受齦下刮治術或齦上潔治術進行治療,在此基礎上給予不同藥物進行輔助治療,具體如下。
(1)對照組:給予碘甘油(生產(chǎn)廠家:北京海德潤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1021298)進行治療,外用,用棉簽蘸取少量本品涂于患處,2~4次/d。
(2)觀察組:給予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生產(chǎn)廠家:Sunstar INC Japan;批準文號:H20100244)進行治療,齦下刮治術或齦上潔治術治療后,將軟膏于患部牙周袋內注滿,1次/周,連續(xù)用4次。
(1)臨床效果:以患者牙齦指數(shù)下降50%以上,牙周各指標恢復正常,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為治療顯效;以患者牙齦指數(shù)下降25%~50%,牙周各指標逐漸恢復,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為治療有效;以患者牙齦指數(shù)下降低于25%,臨床癥狀及牙周各指標無任何改善為無效[2]。
(2)觀察指標:評價治療前后松動度(MD)、牙周袋深度(PD)、牙齦指數(shù)(G L)、白介素-6(IL-6)以及C反應蛋白(CRP)水平。
研究數(shù)據(jù)行SPSS 20.0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中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5.83%高于對照組75.00%,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臨床效果對比[n(%)]
表2中兩組治療后MD、PD、GL、IL-6、CRP水平較治療前均有所降低,且觀察組治療后MD、PD、GL、IL-6、CRP水平較對照組更低,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2 各項指標水平對比(fV )
牙周炎主要由于牙齦炎發(fā)病后未及時治療,導致炎癥由牙齦炎向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質等所擴散后誘發(fā)該病[3]。李成霞[4]學者研究曾提出,口腔不潔是導致該病的主要因素,患者發(fā)病后主要以牙齒松動、牙周溢膿等為主要表現(xiàn),部分患者可出現(xiàn)深牙周袋,病情隨之發(fā)展可引發(fā)頜下淋巴結腫大等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近年來臨床上多采用齦下刮治術或齦上潔治術治療該病,并在此基礎上加以碘甘油、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輔助治療,碘甘油用藥后可使得菌體蛋白質凝固變性,具有一定的殺滅致病菌的效果,但該藥物作用時間較短,預后價值較差,患者接受程度較低[5-6]。
對于牙周炎患者來說,只要及時有效的進行治療,一般均可改善,近年來臨床上提出了加以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輔助治療的方式,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是一種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藥物,對患者體內的細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抗菌作用更為持久和穩(wěn)定[7-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與崔麗麗[9]學者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并且本研究中,兩組治療后MD、PD、GL、IL-6、CRP水平較治療前均有所降低,且觀察組治療后MD、PD、GL、IL-6、CRP水平較對照組更低,完全符合廖珍貴[10]學者研究結果。
綜上所述,鹽酸米諾環(huán)素軟膏可用于治療牙周炎,效果確切,對于改善患者癥狀、炎癥反應來說意義重大,值得在臨床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