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紫
除夕準備看春晚,覺得眼鏡片似乎有些模糊。擦了擦,左邊鏡片還是看不清。我想可能是鏡片磨損了,大過年的沒處配新眼鏡,只能過完年再說了。
然而沒幾天,左眼幾乎什么也看不見了,眼前景物如同膠卷底片,這才著了慌,連忙去醫(yī)院。一檢查,視網(wǎng)膜中央靜脈阻塞。醫(yī)生說從出血程度看,有些嚴重了。
住了院,通過右眼上網(wǎng)搜索,越搜越害怕。網(wǎng)上醫(yī)生說視網(wǎng)膜靜脈梗阻會產(chǎn)生增生血管,而增生血管布滿眼球,就會失明。一只眼失明,另一只視力可能隨之逐漸下降……想到自己或許會成為盲人,一晚上夜不能寐。
第二天做了一系列檢查,病因鎖定糖尿病,血糖高達20多,近期相關數(shù)值明顯大于三個月平均值。緊張了一天,傍晚眼部造影出結果了。主治醫(yī)生向我“道喜”,說比她預估的情況好一些,屬于非缺血型,增生血管還沒有生成,有很大康復幾率。
按照醫(yī)生推算的發(fā)病日期范圍,我想起了那幾天提前去鄉(xiāng)下幾戶親戚家拜年。每家都是大魚大肉,如今他們不勸酒了,但勸菜,我的碗里不斷被夾入臘魚臘肉香腸……而這些本就高油高鹽的菜都浸泡在油里。當然這也怪不得人家,誰叫我沒做體檢,不知道有糖尿病呢。
病可治,當然高興。然而需每月打一針眼球注射針,每針六千多元,不入醫(yī)保純自費。一療程三針,經(jīng)濟壓力不小?;氐讲》?,同房間兩位老太太卻很羨慕我,她們說我三針多半就能解決。她們分別已經(jīng)打了五針和九針,仍沒有什么效果。九針那位老太說剛發(fā)病時,她想著還要幫孫子湊買房首付,舍不得花那么多錢打針。結果拖了幾個月,右眼幾乎瞎了。后來再打針,錯過了時機,增生血管“剿滅”了,過一陣子又死灰復燃。折騰來折騰去,身心俱疲。
第三天打了針,相當于一場局部麻醉小手術。血糖升高會影響恢復,于是我不能像其他病人一樣靜養(yǎng),每餐只吃一點雜糧,飯后去附近的步行街暴走四五十分鐘。在熙熙攘攘的街頭,看到吃著烤串、冰淇淋、各種零食的男女,不由一聲嘆息。一位偏癱的老同學得知我得了此病,第一時間打電話給我。說“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得病的機會也一樣。他從18歲就練習左手寫字、拿筷子,想實現(xiàn)左右腦均衡發(fā)展,結果40多歲中風偏癱,癱掉的是右邊,苦練的左手技能竟用上了。而我平日不好吃、不擇食,再難吃的飯菜也吃得下,試想一個吃貨、美食家如果得知今后絕大多數(shù)美食、水果、零食都不能吃了,精神打擊會有多大,所以老天或許覺得我是得糖尿病的最佳人選。
想到偏癱了六七年的老同學尚能玩玩幽默,咱沒理由再嘆第二聲,趕緊繼續(xù)暴走吧。
一天查六次血糖,十個手指很快被扎得幾乎無處下針。那天正扎著,侄兒們來了。也許病了幾天,樣子有點蔫,小侄兒很受震撼,說小叔叔您年輕時可是壯士模樣,沒想到如今會衰成這樣……
過了一天,侄兒們的父母就紛紛對我表示了感謝。大侄兒是程序員,每天在電腦前十幾個小時,幾乎不運動。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決定不開車了,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往返近40公里。小侄兒決定不再三餐點外賣了,而且開始喝白開水了,以前他只喝飲料……
年少時不愿去醫(yī)院看望住院的親戚,常說自己又不是醫(yī)生,看看有什么用?后來領悟到病人需要心理安慰。如今更領悟到“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去看病人,受益更多的是自己。比如被我震撼到了,侄兒們就能避免以后重蹈覆轍。
終于出院了,視力恢復了六七成,醫(yī)生說效果很不錯,主要因為我沒有拖?;丶业穆飞?,有一種劫后余生的感覺。假如我再等上幾天才去醫(yī)院,也許已經(jīng)是個半盲人了。這個新年看上去開局不利,破財遭罪,然而又是個最幸運的新年,因為與厄運擦肩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