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斌
格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戲還在上演。無論在A股市場的漲勢如虹,還是2018年年報中漂亮的營收數字,無不顯露這個有著國企基因的企業(yè)自身的雄厚實力。
格力的股權轉讓之所以引起如此關注,源于其自身的盛名,而更重要的是,在國企改革進入深水區(qū),國資從競爭性行業(yè)退出阻力重重的關鍵時點,珠海國資委百分百控股的格力集團宣布轉讓15%的格力電器股權,退出第一大股東的地位,具有了某種標桿的意義。
此前的國有股權轉讓多是“甩包袱”,將經營不善的企業(yè)剝離出去。而對于民企而言,除非是不對民企開放的特殊行業(yè),“混改”契機可以讓他們?yōu)椴季衷撔袠I(yè)拿到一塊“敲門磚”。否則,他們參與的興致并不高。
珠海國資委此次 “嫁靚女”的行為顯然解鎖了國有股權“混改”的一種新的可能——在競爭性行業(yè),國資完全可以不控股。盡管此次股權轉讓后,格力集團依然保留了3.22%的股份,但在一位受訪專家看來,“這是一個負責任的股東應有的行為”,不但令格力集團在董事會能保留一席,更讓它和格力電器依然保持利益相關,從而會以更加審慎的態(tài)度尋找新的投資者,以保持格力電器的穩(wěn)健發(fā)展。
格力電器需要怎樣的投資者?這是目前大家都關心的內容,對此,業(yè)內和研究者各抒己見,使得這次股權轉讓的結局展現出無限的可能,用另一位專家的話說,結果“可能是好的標桿,也可能是不好的標桿”。
除此之外,一個可能被忽視的問題是,此次股權轉讓后,國資將在格力電器的經營管理中占據怎樣的地位?樂觀的看法是,或許只是通過董事席位發(fā)表意見,不再干涉管理層的決策。
無論如何,格力電器的改革未完待續(xù),人們還在拭目以待。
@Xiong Ha:“一帶一路”建設,應具體呈現各國各民族的人文精神,帶動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等層面的交流,服務于民生福祉的改善,以期推動多邊合作的深入互動不斷發(fā)展。
中國新聞周刊編輯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國新聞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隱形影后”曾美慧孜》
一開始總是記不住曾美慧孜的長相,后來才發(fā)現她對演技和藝術有所追求,完全不同于那些看似光鮮的流量明星。真正的演員就是應該把演戲當成終身職業(yè),慢慢沉淀才行。(@叁肆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