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接連的傷亡事故,河南登封武校陷入輿論危機。據媒體此前報道,2019年4月9日,河北武安市一名6歲半女童鄧琳(化名)在登封小龍武校內死亡,后家屬與學校達成和解。
2018年6月,小龍武校另有一名16歲男學生死亡,家屬兩次對警方不予立案提出復議復核。經媒體報道后,家屬與校方達成民事賠償協(xié)議,但表示仍將繼續(xù)追究刑事責任。
從一份登封市教體局內部文件顯示,據不完全統(tǒng)計,從2018年下半年到現在,當地武校發(fā)生的刑事案件達十余起,意外死亡人數4人。自1978年,我國第一所民辦武校塔溝武校在河南登封創(chuàng)立,此后四十多年間,登封市大小武校已有近百家,習武人數近13萬,占登封市總人口的近五分之一。這里也因此被稱為“地球上最大的武林部落”。
學生管理困難、事故頻發(fā)、小武校無資質辦學……伴隨著武校的發(fā)展,登封武校始終被問題環(huán)繞。
2017年暑假結束,因體型肥胖,本應升高二的馬成彥(化名)被家人送到了小龍武校。來之前,馬成彥成績一般。他對武校的想象是“練武的地方,沒有讀書人?!?/p>
現實與想象并沒有太大出入。馬成彥說,他上的是高二課程,但內容和他以前在普通高中高一時學的差不多。“考試前幾天,老師會把試題告訴學生?!辈恢挂凰湫5膶W生告訴記者,上文化課“學不到東西”。
記者獲取的一份登封市教體局內部材料也顯示,多數武校存在重武輕文現象。一是文化課課時設置不足,只有上午或下午一個時段安排文化課程,存在訓練強度過大、文化課用時不足現象。二是沒有按照國家課程標準,開足開全課程。相當一部分武校只開設語文、數學、外語等主科,其他課程開設較少,而且對學生課業(yè)的要求不高。
對此,小龍武校副校長李廣鑫并不否認:“目標是考清華大學的,到這兒考不上,百分之百的,這我毫不避諱?!薄叭绻幕n特別好,也不可能送到這里來嘛?!标兾魅藦埍颍ɑ└嬖V記者,他去年剛把讀初一的兒子送來了登封一所武校。兒子成績不好,喜歡武術,張彬計劃著讓他在武校念完初中,之后“可以考體校、警校”。
大半年下來,雖然文化課依然沒有進步,但張彬覺得孩子明顯比以前懂事了:“以前在家里什么都不干,現在回家了,不用你說,洗衣服、掃地什么他都能干?!?/p>
武校普遍男多女少。何萱所在的武校600多名學生中,只有三四十個女生。再加上何萱練的是對抗性極強的散打,她成了班里唯一的女生。因為每天訓練,何萱皮膚曬成了小麥色,比同齡女生壯實得多。
何萱說,同學中,大部分都是不聽話被送進武校的。馬成彥也說:“同學中有真心想學武的,但家里管不住的、混日子的和減肥的多。”
在進入武校之前,張陽(化名)在安徽老家的一所寄宿制職校上學。父親張文武告訴記者,去年暑假,他發(fā)現張陽沉迷于上網、玩手機,在親戚介紹下,他便把張陽送到登封練武,戒掉網癮的同時,還能增強一下體質。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講師余省威告訴記者,武校中農村學生比例偏高:“有的農村家長覺得孩子學習不好,想讓孩子通過練武來解決工作,看最后能不能當教練,去當兵,能不能成為冠軍?!?/p>
在馬成彥看來,武校畢業(yè)生可選擇的出路,無非當兵、考大學、留校當教練、去健身房當教練,但從結果來看,大多還是“自謀出路”。
在登封,各種小作坊式的武校依然屢見不鮮。少林寺景區(qū)外、207國道旁,從各個村莊延伸出的羊腸小道往里探,由民房改建的武校隨處可見。
張陽曾就讀的“中國嵩山少林寺武僧團”就是租住在一所農民自建的二層民房里。4月20日,記者探訪這所小武校所在的王指溝村21號院時,一位名叫延嵐的教練稱,學?,F在有31名學生,2名教練,孩子食宿、上文化課都在這棟二層民房內。
王指溝村村民告訴記者,村里有十幾家武校,村民以每年幾萬元的價格把房子租出去。門前空地、村道就是學生們的訓練場,也有些武校會在通往少林寺的道路兩旁平整出一塊水泥地來,當作操場。
這些小武校多則二三百,少則只有幾十個學生。一年的學費從一萬元到三萬元不等。記者探訪了雷家溝村一家名為“少林功夫國學中心”的武校,一棟普通二層民宅,單層面積不足200平方米,分割出幾間房間,學生食宿上課都在這里。房前一片裸地,剛下過雨,更顯泥濘。負責人說,未來要用水泥把它澆筑成操場。
該負責人稱,學校還未正式招生,只有三四個學生,因為“手續(xù)還沒下來”。在登封,開辦習武場所至少需要一張《習武場所許可證》。但是,即便有了《習武場所許可證》,也不意味著能夠提供學籍。早在2000年,國家公安部、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在下發(fā)的《關于加強各類武術學校及習武場所管理的通知》中,就明確了武術學校和習武場所的區(qū)別,只有武術學校才具備頒發(fā)學歷文憑資格。
記者探訪的王指溝村、雷家溝村、郭店村、玄天廟村11所武校中,大多只有一張由登封市武管中心提供的《習武場所許可證》,卻都聲稱能為學生提供學籍,方法是將學生的學籍掛靠到另一家學校。有武校甚至表示,未來可以將學籍“轉到少林寺內”。
少林寺寺務處回復記者,按照規(guī)定,少林寺內的武僧不能在外興辦武校,少林寺也不可能掛靠學籍:“外邊都是打著少林寺旗號招生的,我們沒辦法?!?/p>
雖然存在諸多問題,但武校在登封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
有媒體報道,武術產業(yè)在登封市經濟總量中的份額已占10%左右。2015年,時任登封市武管中心副主任鄭躍峰對媒體稱,武校的學子90%是外地來的,促進了登封的餐飲、交通、電信、郵政、服裝、零售、旅游等產業(yè)的發(fā)展……每年能直接帶來最少20多億的經濟效益。同時,武校也為登封提供了非常多就業(yè)機會,從大學畢業(yè)生到退休教師、社會閑雜人員,一萬多人在武校中找到了自己的崗位。
登封規(guī)模最大的塔溝武校,于2007年4月組建教育集團。據官網介紹,塔溝“已形成了從幼兒班、小學、初中、高中、中專、大專、本科和國際教學的完整教學體系”,擁有三個校區(qū),占地面積2300余畝。而另一所大型武校鵝坡武校也于2008年成立了教育集團。
武校還衍生出了其他生意。在登封,塔溝武校集團以產業(yè)之廣出名,擁有自己的服裝廠和寶劍廠,其下屬教學單位還包括一間駕校。塔溝稱,這是“為拓寬在校學員就業(yè)技能而特設”。
更重要的是,這些武校和少林寺一起,極大提升了登封這座小小縣級市的知名度。幾乎所有的登封老牌武校,都有值得大書特書的“辦學成績”。據媒體報道,在過去的17年中,塔溝武校的學生曾16次登上春晚舞臺。
2006年,少林功夫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年,登封市制定出臺《登封市武術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08年,登封提出打造“世界功夫之都”。按照規(guī)劃,到2020年,登封市要建成以“武術游”為特色的現代化國際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功夫之都”。
“我們正在擬定方案,將對全市所有的武校進行統(tǒng)一的排查、整頓,讓它們更好地提升管理水平。”4月22日下午,登封市教體局宣教科一名武姓科長告訴記者:“登封是武術之鄉(xiāng),一個小事件就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我們全力在做這方面的事情,一定要管理到位,消除問題,提升武術品牌,真正把武術事業(yè)做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