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玥瑩 張玉春
【摘 要】“美聲唱法”,通常也被簡稱為“美聲”。原文字面之意是指美好的、美妙的歌聲以及歌唱。其實,從其歷經幾個世紀在全世界音樂藝術領域范圍內形成的巨大影響來看,美聲唱法不僅是指一種歌唱的方法,它同時還特指能夠用美好的聲音來歌唱的一種唱法的風格和流派。
【關鍵詞】美聲;唱法;學派;風格
中圖分類號:J609.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2-0048-01
美聲唱法不僅是一種發(fā)聲方法,還代表一種演唱風格,一種音樂風格,一種聲樂教學法,一種聲樂學派。因之通常又可譯作美聲唱法、美聲學派。
一、美聲唱法學派
由于復調音樂轉為主調音樂促進了歌劇的產生與發(fā)展。在復調音樂作品中,旋律線由不同的聲部演唱,而在歌劇作品中,旋律卻由一個獨立的聲部或主要聲部來演唱,并使用某種樂器或整個樂隊進行伴奏。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意大利的歌唱家們在歌劇或歌劇舞臺演唱實踐中不斷地總結經驗,逐步形成了一種極為美妙的、表現力豐富多彩的歌唱方法,它就是當今世人普遍采用的一種歌唱方法——美聲唱法。這種歌唱方法是從西歐專業(yè)古典音樂傳統(tǒng)唱法發(fā)展起來,從文藝復興以后逐步形成的。歌劇的產生直接孕育了美聲唱法的誕生,歌劇的演唱需要促進了美聲唱法的進一步發(fā)展。從這個意義上講,美聲唱法不僅是古典藝術歌曲的唱法,而且更是歌劇的唱法。
意大利歌劇在19世紀的時候可以說是進入了百花齊放的階段,這段時間從事歌劇演出的人很多,這也造就了大量的歌劇人才,促進了意大利歌劇的繁榮發(fā)展,其作品開創(chuàng)了歐洲歌劇的大歌劇時期,即美聲唱法的新時期。此時,意大利歌劇繼續(xù)傳入歐洲各國,美聲唱法的傳統(tǒng)教學也遍及歐洲各國,在整個歐洲,歌唱藝術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美聲唱法在20世紀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創(chuàng)新,這段時間出現了大量的歌唱家,其中的代表就是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卡魯索、俄國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亞賓、美籍希臘女高音歌唱家卡拉斯,他們被譽為近代最偉大的歌唱家,而帕瓦羅蒂、多明戈、卡雷拉斯是人們熟知的當代“三大男高音歌王”。美聲唱法作為一門最為優(yōu)秀的聲樂藝術,已形成了一種完整的聲樂體系。美聲唱法系統(tǒng)的聲樂理論與科學的發(fā)聲方法,已成為全世界愛好聲樂藝術的人們學習的法寶。在美聲唱法的影響之下,俄羅斯學派、德國學派、法國學派等世人公認的優(yōu)秀聲樂學派也挺立于世界聲樂藝術之林,放射出燦爛的聲樂藝術光彩。也正是因為這些杰出而偉大的歌唱家對美聲發(fā)展的推動作用,才使得美聲唱法逐漸擴展至全球,也使得美聲成為全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
二、美聲唱法風格
據一些西方美聲史等資料記載,美聲唱法最早起源于17世紀意大利的佛羅倫薩。那些生活在美聲唱法家鄉(xiāng)的先人們,是在人類運用“人聲”作為歌唱表現藝術形式之后,不斷實踐、不斷演進與經驗加以總結而建立形成的。具體來說,也是為了適應當時歌劇發(fā)展的需要而產生的。隨著日后在世界各國廣泛傳播,美聲唱法又更加完善,作為一種歌唱方法之升華以及美聲藝術成熟的標志,它譽滿全球,經久不衰。美聲唱法在新世紀的當下,仍被公認為全世界最為普及、最科學的歌唱藝術方法之一。
美聲唱法經歷了幾個文化階段的發(fā)展逐步形成了不同時期的風格:
(一)初期。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由卡契尼、朱里奧和佩里·雅高伯等始創(chuàng)于音樂劇??ㄆ跄崤c佩里合作的《猶麗狄茜》歌劇,佩里的《達夫妮》歌劇,這些歌劇被人們認為是歌劇的創(chuàng)始。
作者要求花腔的歌唱不能影響歌唱內容的表達,演唱者必須具有優(yōu)美的歌唱,豐富的共鳴,飽滿的氣息支持,為了使劇中的獨唱作品獲得良好的演唱效果,美聲唱法于是由此產生,這就是上文中所說的美聲唱法是歌劇的前身的原因。
(二)中期。自17世紀后期到19世紀初,美聲唱法在對技巧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音域上、聲音的靈活性上有了很大的發(fā)展,當時意大利盛行的一種詠嘆性重于戲劇效果的歌唱風格,注重聲音華彩優(yōu)美。
閹人歌手的出現,使得一些歌唱家不顧歌曲內容一味地賣弄歌唱技巧,任意加花,尤其是在詠嘆調的華彩段部分,賣弄裝飾性的花腔演唱,使得美聲唱法步入它的黃金時代。
(三)黃金期。到19世紀初,歌唱家任意加花賣弄技巧的演唱逐漸消失,閹人歌手逐漸消失,羅西尼,喬阿基諾,安東尼奧把華彩段作為固定段落譜寫到詠嘆調中,基本結束加花時代。
約19世紀中葉,由于歌劇藝術形式的快速發(fā)展,開始盛行一種注重戲劇性的歌唱方式,一種要求音量強烈的方式,這種演唱方式逐步取代了華麗的歌唱方法和輕快的歌唱方式,這一逐步取代促使新興歌劇院規(guī)模增大,促使管弦樂隊的編制日益龐大,這種新的演唱風格使音樂向戲劇性深化,這種在很大程度上帶有繼承性和延續(xù)性的歌劇的腳本,在過去聲樂文化演唱方式中受到過抨擊,但通過發(fā)展歌唱的訓練方法具有高度科學性,歌唱經驗也被現在的聲樂教育家和歌唱家視為寶貴財富。
總之,美聲唱法不僅給觀眾帶來聽覺上的美妙享受,還能夠使聽者隨著演唱者情感豐富的演唱帶來精神上的陶冶與升華。
參考文獻:
[1]田園.淺析聲樂演唱中的幾個問題[J].黃河之聲,2015(05).
[2]沈蘋.歌曲聲樂表演的思考[J].大眾文藝,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