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
【摘要】目的 對護理干預在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中的護理效果進行分析。方法 選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44例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分組的方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與實驗組(護理干預),經護理后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結果 實驗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比對照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后,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護理干預;慢性肺源性心臟??;心力衰竭;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9..01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病癥,及時有效的治療可控制疾病的發(fā)展,保證患者的身體健康,然后除了必要的治療外,有效的護理也有著重要的意義[1]。然而在臨床實踐中發(fā)現,在護理的過程中,因受到各方面的影響,導致醫(yī)護糾紛、降低生活質量等[2]。在此次研究中將我院收治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并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以下為數據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44例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分組的方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與實驗組(護理干預),各22例。其中,對照組男12例,女10例,年齡50~74歲,平均(62.0±3.2)歲;實驗組男13例,女9例,年齡50~75歲,平均(62.5±3.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實施護理干預:①病癥護理:患者入院后密切監(jiān)測其生命體征的變化,及時發(fā)現的異常變化,在患者出現呼吸困難、心率加快等癥狀時可證實病情加重,應及時告知醫(yī)生并作出正確的處理措施,保證患者的安全。②呼吸道護理:因患者年齡較大,從而增加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生率,護理人員應控制好病房中的濕度,定期進行消毒,保持良好的通風,協助患者做好口腔、呼吸道的護理,保證呼吸道的通暢。③用藥護理:嚴格按照醫(yī)囑給予患者抗生素,同時向患者講解用藥的意義、重要性,以免患者出現抗拒治療的情況。另外密切關注是否有便血、嘔吐等癥狀。④宣教護理:通常情況下患者對疾病并不是很了解,因此在發(fā)病后易出現恐懼、焦慮等心理,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健康宣教,向患者講解有關疾病的知識、飲食注意事項等。
1.3 觀察指標
利用生活質量問卷[3]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情況進行評價,包括身體狀態(tài)、心理情況、情感狀態(tài)、文娛活動、人際交往以及睡眠質量,評分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對照組22例患者身體狀態(tài)、心理情況、情感狀態(tài)、娛樂活動、睡眠質量、人際交往評分分別為(55.7±3.2)分、(75.7±5.2)分、(71.4±5.1)分、(68.7±4.3)分、(67.7±4.1)分、(69.7±4.6)分,實驗組22例患者身體狀態(tài)、心理情況、情感狀態(tài)、娛樂活動、睡眠質量、人際交往評分分別為(71.2±4.9)分、(91.5±7.0)分、(91.9±7.2)分、(92.6±7.5)分、(88.3±6.9)分、(93.3±7.8)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1.844、8.103、10.390、12.363、12.035、11.655,P<0.05)。
3 討 論
通過研究證實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后極大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通過實施護理干預后使患者對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從而不再恐懼疾病,使患者意識到通過積極有效的治療可控制病癥的發(fā)展,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通過有效的溝通不僅增加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的感情,更降低醫(yī)護糾紛的發(fā)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與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
綜上所述,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馮瓊芳,吳瑞英.綜合護理干預在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6,20(6):7-9,28.
[2] 代翠琳.無縫護理模式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13(18):79-80.
[3] 任 敬,劉小英.綜合護理模式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和生活質量評分的影響及效果評價[J].河北醫(yī)藥,2017,39(13):2061-2063,2067.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