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和
1912年8月,袁世凱以“聘請人才”為名,邀請幾位武昌起義的將領進京共謀國事,張振武也在其中。黎元洪聽說后,立刻給袁世凱送去密電,說張振武等人“蠱惑軍士、勾結土匪、破壞共和、圖謀不軌”,要求袁世凱立刻處決他們,以維護來之不易的穩(wěn)定局面。
袁世凱一看就知道黎元洪是想借刀殺人,決定將計就計,一面命手下的北洋將領輪番設宴款待張振武等人,一面私下召集馮國璋、段祺瑞等心腹,商討如何處理此事。
段祺瑞主張趁機殺掉張振武,這樣便可拉攏并脅迫黎元洪就范,然后聯(lián)手對付革命黨人。但也有人表示反對,認為民國初建、人心未穩(wěn),僅憑一紙密電就誅殺有功之人,恐怕會被各方的唾沫星子淹死。最后,袁世凱決定再與黎元洪傳遞一番密電,驗證“處決張振武”到底是不是黎元洪本人的意思。
黎元洪很快回復,白紙黑字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并再次為張振武等人的“罪行”提供“確鑿證據”,催促袁世凱從速執(zhí)行。袁世凱滿意地笑了,當即回道:“你說得對,必須按軍法嚴懲?!比缓竺沃ベF執(zhí)行任務。就這樣,張振武等人毫無防備地被捕了,未經任何法律手續(xù)和審判就被秘密處決。
此事一經公布,輿論大嘩。革命黨人孫武、黃興等紛紛致電袁世凱,指出那些所謂的“罪行”并不屬實,而且不經審判就處決有功之人,實在讓天下人寒心!當大家紛紛痛罵“人權國法破壞俱盡”時,袁世凱高調公布了黎元洪的密電,表明自己是迫于壓力不得已而為之;同時宣布以大將軍的禮儀規(guī)格厚葬張振武,為遇難之人的家屬分發(fā)巨額撫恤金,并把其他涉事的被捕人員全部釋放,還給每人送了一大筆盤纏。
這些受益的人紛紛幫袁世凱說好話,輿論風向隨之轉變,國人開始諒解袁世凱,認為他處于被動地位,在黎元洪的脅迫下成為替罪羊。革命黨人也將槍口轉向黎元洪,雙方摩擦不斷,黎元洪為保全自己,不得不向袁世凱低頭。
就這樣,袁世凱一來削弱了革命黨人的隊伍,二來挑撥了黎元洪與革命黨人的關系,三來順利從“劊子手、陰謀家”變身為“忠厚長者”,洗白套路干凈利索。黎元洪原想借刀殺人,不料自己競成了殺人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