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世界正處于經濟轉型期,轉型就會有很多不確定性因素。因此,文章從吸取他國教訓、抓住機遇進行深層次改革等方面闡述中國在經濟轉型期內將會遇到的困難,并提出了一些解決措施和建議,希望能為中國經濟成功轉型盡一份綿薄之力。
[關鍵詞]中國;經濟轉型;經濟改革
[DOI]1013939/jcnkizgsc201910008
2017年11月1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并發(fā)表題為《抓住世界經濟轉型機遇謀求亞太更大發(fā)展》的主旨演講,強調世界正處在快速變化的歷史進程之中,世界經濟正在發(fā)生更深層次的變化,中國將繼續(xù)堅持建設開放型經濟,努力實現互利共贏。習主席在近期的一系列講話中透露了中國經濟轉型的方向,讓全世界華夏兒女倍感振奮,相信通過我們全體炎黃子孫的不懈努力,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一定會實現。
1吸取他國經驗教訓,防止轉型期內決策失誤
在20世紀80年代末的日本,經濟一片繁榮,面臨的經濟局勢與當前的中國比較相似:一是GDP世界排名第二;二是社會進入老齡化時代,人口紅利消失;三是房地產價格虛高,超越歐美發(fā)達國家;四是美國利用政治、經濟等手段阻止“大國崛起”……而日本是怎么做的呢?先是面對美國的步步緊逼自亂陣腳,然后全面后退,采取了簽署“廣場協議”、降低利率放松貨幣等一系列戰(zhàn)略,成功地讓日本經濟陷入了“失去的二十年”,經濟在較長時期內一蹶不振?!耙允窞殍b,可以知興替”,我們中國必須吸取日本、蘇聯等國的經驗教訓,在經濟轉型期內謹慎從事、慎重決策,不畏美國政府的訛詐,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中國經濟向正確方向發(fā)展。
2世界經濟轉型期面臨的機遇
中國經濟經過二十多年的市場化建設取得非凡的成就,但是在產業(yè)升級過程中還是存在著高新技術投入不足、基礎研究能力薄弱等問題,在今后的經濟轉型過程中,我們中國必須以發(fā)展的角度、開放的視角審視世界經濟轉型方向,積極學習國際先進經驗,徹底摒棄基礎建設拉動型的經濟增長模式,提高新經濟的拉動作用,不斷推動消費升級,提高勞動生產率,走中國自己的經濟轉型道路。
當今國際經濟的主要特征是經濟全球化和經濟信息化,在這場競爭中世界經濟必然轉向以信息化為代表的新經濟。新經濟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革命的帶動下,有可能發(fā)展成為以生命科學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空間技術、海洋技術、環(huán)境技術六大高科技產業(yè)為代表的新經濟,如果抓住這一契機進行轉型,中國經濟必然會迎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3面對經濟轉型進行經濟改革的一些建議
(1)調整經濟結構,審慎處理貿易摩擦。鄧小平同志應對國際形勢有28個字的箴言:冷靜觀察,穩(wěn)住腳跟,沉著應付,韜光養(yǎng)晦,善于守拙,絕不當頭,有所作為。我們應當積極學習鄧小平同志的政治智慧,客觀冷靜地看待國際形勢和貿易摩擦。在全球經濟去杠桿大趨勢下,貿易摩擦將會成為常態(tài),而且全世界都在退出貨幣量化寬松、擴大內需,中國通過出口賺錢將會越來越困難,在這種國際局勢下,發(fā)展好自己才是中國經濟轉型的關鍵。我們中國必須實行積極的發(fā)展策略,利用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消費升級、產業(yè)升級等政策實現經濟轉型,讓先富起來的人幫助還沒富起來的同志共同發(fā)展,將內部分配問題列為中國經濟的首要問題,徹底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只有這樣才能為中國人民帶來持久長遠的福祉。
(2)徹底摒棄房地產拉動經濟的發(fā)展模式。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成為世界第一的“制造大國”,但是近十幾年來,由于“全民炒房熱”導致大量金融資本流入房地產相關產業(yè)影響了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在中國形成了“一房獨秀”的局面。2017年據銀監(jiān)會主席郭樹清披露,房地產相關貸款(含以房地產作為抵押、擔保)占比已經超過了總貸款的1/3,個別銀行的地產相關貸款占比甚至超過了50%。
而且這幾年來,居民新增貸款連創(chuàng)新高,居民杠桿率從2008年的18%增長至2018年的一季度的50%,2016年新增貸款1265萬億元,主要來源于住房按揭貸款猛增,其中住戶部門貸款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了568萬億元,較2015年同一指標的數據增長了263萬億元,而2016年企業(yè)新增貸款卻同比減少了128萬億元!雖然2017年居民按揭貸款增速在央行的調控下有所下降(原因是各家銀行收緊了按揭貸款和房地產行業(yè)貸款,并提高了按揭貸款利率),但是居民短期貸款卻增加183萬億元,同比增長1818%,據業(yè)內專家分析,這是因為按揭貸款被限制后,有居民將消費貸款變相投入房市。
黨中央已經多次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中國各級政府必須嚴格貫徹這一方針政策,但是有些地方政府自行其是,利用“人才政策”“棚戶區(qū)改造”等名義推高當地房地產價格、刺激房地產投機,破壞房價調控政策落實,對于這些違反中央精神的地方政府領導,黨中央有必要進行紀律嚴懲。這些地方政府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落實“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抑制投機泡沫,有計劃地修復當地經濟生態(tài)環(huán)境。
(3)地方政府要將“改善民生”放在首位,提升內需實現經濟增長。2018年5月中國內地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只有85%,創(chuàng)下十五年以來的新低,這意味著中國內地消費能力出現萎縮,為什么在工資增長的背景下出現了這種背離的情況,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房價的畸形增長和購房貸款增長,導致越來越多居民用收入還貸款,當然也包括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等方面的壓力,讓居民對未來產生了越來越多的危機意識,導致消費日趨謹慎。
前些年,一些地方政府把提高GDP放在了各項工作首位,忽視了民生建設,陸續(xù)出現經濟結構畸形、經濟發(fā)展不可持續(xù)等問題,出現問題后地方政府又依賴房地產和發(fā)債去拉動GDP,進而加劇了居民收入和迅速暴漲房價之間的矛盾,導致“房價綁架地方政府、老百姓不敢消費”局面的發(fā)生。有鑒于此,這些地方政府有必要改弦更張,把“改善民生”放在工作首位。一是要充分聽取民意、尊重民意,優(yōu)化經濟結構,發(fā)展適合本地的產業(yè),努力實現萬眾創(chuàng)業(yè)、百業(yè)興旺的局面;二是千方百計提高居民收入,推動居民實現高質量的就業(yè);三是充分實現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等福利公平分配,深入改革城鄉(xiāng)社會保障體系;四是增加保障性住房數量,實現居者有其屋。簡而言之,就是利用一切政治、經濟手段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未來預期,從而提高居民的消費能力,拉動內需增長,激發(fā)國內經濟活力。
(4)堅定不移地實施產業(yè)升級。中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各級政府必須加大資金投入和引導,尤其是金融資本的傾斜,繼續(xù)執(zhí)行產業(yè)升級計劃,讓大部分核心產業(yè)實現類似通信設備、高鐵軌交水平的升級,絕對不能因為外部壓力而中止產業(yè)升級。在產業(yè)升級過程中,我們中國必須要逐步調整對外貿易結構,降低高污染、高耗能加工品的出口量,增加高新技術的進口額,逐步縮小中美兩國的貿易逆差,與美國政府進行有理有節(jié)的談判,抓住世界經濟轉型的機遇實現中國經濟成功轉型。
各級政府還要充分重視消費升級對產業(yè)升級的拉動作用,隨著居民收入不斷提高,居民將會對醫(yī)療、教育、飲食、居住、出行、旅游、娛樂等服務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青年一代消費者快速成長,他們更加注重供給質量與個性化體驗,這些消費需求疊加勢必迅速帶動產業(yè)升級。從中遠期來看,居民消費的“量”與“質”都將會明顯提高,如何抓住消費升級的帶來的產業(yè)紅利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中國經濟的布局。
參考文獻:
[1]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2017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C].北京:第三屆中國消費金融高層論壇,2018.
[2]秦瑜.淺析轉型經濟下的區(qū)域發(fā)展與金融創(chuàng)新[J].江??v橫,2011(5).
[作者簡介]張揚揚(1994— ),河北廊坊人,美國西雅圖城市大學MBA在讀,研究方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