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玉萍
血清腫瘤標志物屬于臨床上常見的指標,主要用于檢測多種疾病,但是當前臨床上很多血清腫瘤標志物的特異度、敏感度都較低[1]。因此,為了提高臨床診斷效果,當前臨床上常采用多種血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方法。在診斷胃癌的過程中,臨床中常用的血清腫瘤標志物為CEA、CA50、CA19-9、CA125,聯(lián)合以上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胃癌的效果較好,臨床利用價值較高[2]。我院在胃癌診療過程中,采用復方參七湯聯(lián)合腫瘤標志物CEA、CA50、CA19-9、CA125進行診療,效果甚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10例,隨機分為2組,將其作為研究1組與研究2組,同時選取在我院進行體檢的正常人群55例作為對照組,所有患者均采用病理、胃鏡確診為胃癌;且3組受試者對此次研究均知曉同意;此次研究排除存在心肝腎疾病的患者。對照組55例,男35例,女20例;年齡47~77歲,平均年齡(63.1±2.4)歲。研究1組55例,男33例,女22例;年齡46~77歲,平均年齡(63.2±2.3)歲。研究2組55例,男34例,女21例;年齡47~78歲,平均年齡(63.6±2.4)歲。3組一般資料有可比性(P>0.05)。
1.2 檢測指標腫瘤標志物檢測:3組人群均采用相同的方式對腫瘤標志物癌胚抗原(CEA)、癌抗原50(CA50)、癌抗原19-9 (CA19-9)、糖類抗原CA125 (CA125)進行檢測[3]。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的第2天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5 ml,離心分取血清,應用化學發(fā)光法對腫瘤標志物癌胚抗原(CEA)、癌抗原50(CA50)、癌抗原19-9 (CA19-9)、糖類抗原CA125 (CA125)進行檢測,檢測時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4]。CEA正常參考值:0~5 μg/L;CA50正常參考值:0~25 U/ml;CA19-9正常參考值:0~37 U/ml;CA125正常參考值:0~35 U/ml。胃癌檢測:所有患者均應用GIS8型纖維胃鏡(上海光學儀器廠生產(chǎn))、Oly mpus GIFP3 GIFG GIFG30GIFG40胃鏡進行檢查,應用石蠟包埋、蘇木精-伊紅染色進行病理檢查。
1.3 治療方法
1.3.1 研究2組在以上條件下給予患者西藥奧沙利鉑(國藥準字H20093487,浙江海正公司生產(chǎn))、替吉奧(國藥準字H20100150,齊魯制藥公司)治療。奧沙利鉑靜脈滴注130 mg/(m2·d),前2周每天用藥1次,后期每3周用藥1次;替吉奧口服80 mg/(m2·d),前2周每天用藥1次,后期每3周用藥1次[5]。連續(xù)治療6周。
1.3.2 研究1組研究1組在以上條件下給予復方參七湯治療,藥物組成主要為:白芍20 g,佛手30 g,丹參30 g,延胡索10 g,黃芪15 g,百合30 g,郁金10 g,三七6 g,山藥30 g,人參10 g[6]。將該藥方用水煎煮讓患者服下,1劑/2 d,連續(xù)治療6周。如果患者屬于濕熱型,可以在其中加入川黃連、蒲公英;如果患者的大便較稀,則可以加入炒薏苡仁、炒白術;如果患者有嘔吐酸水的癥狀,則可以加入瓦楞子。
1.4 觀察指標1)比較3組人群腫瘤標志物CEA、CA50、CA19-9、CA125水平。2)比較研究1組、研究2組治療效果。完全緩解(CR):通過治療,患者的腫瘤全部消失;部分緩解(PR):通過治療,腫瘤減小>50%,沒有出現(xiàn)新的腫瘤;無變化(NC):通過治療,患者的腫瘤無明顯變化,腫瘤減小25%~50%,沒有出現(xiàn)新的腫瘤;進展(PD):通過治療,患者的腫瘤增大>25%,且有新的腫瘤發(fā)生。有效率=CR+PR。
2.1 3組人群腫瘤標志物CEA、CA50、CA19-9、CA125水平對比研究2組腫瘤標志物CEA、CA50、CA19-9、CA125水平高于研究1組與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腫瘤標志物CEA、CA50、CA19-9、CA125水平對比 (例,
2.2 研究1組、研究2組治療效果對比研究1組效果高于研究2組(P<0.05),見表2。
表2 研究1組、研究2組治療效果對比 (例,%)
胃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腫瘤,近幾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生活、飲食的改變,發(fā)生胃癌的人數(shù)越來越多。通常在診斷胃癌時需要對血清腫瘤標志物進行檢測,血清腫瘤標志物可以為臨床治療提供一定的線索與依據(jù),利用價值較高。但是當前臨床上較為敏感的血清腫瘤標志物非常少,大部分的敏感度、特異度均較低。為了提高臨床診斷效率,當前臨床上普遍采用多種血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診斷的方法。
胃癌中的血清腫瘤標志物主要為CEA、CA50、CA19-9、CA125,通過以上標志物可以有效診斷患者病情以及判斷患者預后情況[7]。研究顯示,研究2組腫瘤標志物CEA、CA50、CA19-9、CA125水平高于研究1組與對照組(P<0.05),這就說明,通過一定的治療可以有效降低腫瘤標志物水平,因此,對血清腫瘤標志物進行檢測后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療方式對于改善患者預后尤為重要。
CEA主要是從結腸癌組織中提取而來,它是一種腫瘤相關抗原,廣泛應用于臨床腫瘤檢測,在大部分消化系統(tǒng)腫瘤中CEA水平是顯著提高的。且在胃癌中的陽性表達率為21%~61%,出現(xiàn)此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與患者的病理分期有關,腫瘤分期越晚,發(fā)生遠處轉移后的陽性率偏高。但是它的敏感度僅為54.6%,因此無法作為惡性腫瘤的特異性指標。CA19-9是一種單抗,它在胃癌中的陽性率一般為26%~72%,且它的陽性率與病理分期也明顯相關,通常在疾病進展期、術后復發(fā)后的陽性率偏高,該因子的敏感度高于CEA。CA19-9因子主要由唾液糖蛋白、唾液酸組成,在惡性腫瘤中它的水平會顯著升高,該因子是判斷患者預后情況的重要指標。CA50是一種廣譜腫瘤標志物,在胃癌中該因子的水平明顯升高,且該因子在胃液中的陽性率明顯高于血清中,這與細胞發(fā)生病變時糖基轉移酶活性發(fā)生改變緊密相關。CA125屬于大分子多聚糖蛋白,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在體腔上皮細胞進行表達,出生后就會消失,該因子是當前臨床上檢測腫瘤的常用因子。以上血清腫瘤標志物在發(fā)生胃癌后均會上升,且高于正常人群。
在檢測完血清腫瘤標志物后為患者選擇有效的治療方式對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非常重要。研究顯示,研究1組效果高于研究2組(P<0.05),這就說明,檢測完血清腫瘤標志物后給予復方參七湯治療,可以明顯提高治療效果。該藥物的毒副作用小,對患者產(chǎn)生的傷害小。藥物組成主要為:白芍20 g,佛手30 g,丹參30 g,延胡索10 g,黃芪15 g,百合30 g,郁金10 g,三七6 g,山藥30 g,人參10 g。多種藥物聯(lián)合可以達到活血、行氣、養(yǎng)血、益氣、化瘀等,且在治療胃癌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白芍的作用主要為養(yǎng)血、平肝陽,治療脅痛、血虛萎黃、頭痛眩暈等。佛手的作用主要為疏肝理氣、止咳、化痰、止痛、和胃。丹參主要治療瘡瘍腫痛、心煩不眠、癥瘕積聚、胸痹心痛、熱痹疼痛、脘腹脅痛等。延胡索的作用主要為止痛、理氣、活血、化瘀等。黃芪的作用主要為排膿、利尿消腫、止汗、補氣。百合的作用主要為健脾和胃、清熱解毒、補中益氣、潤肺止咳、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清心安神等。郁金的作用主要為止痛、利尿。三七的作用主要為增強免疫力、止血、補血等。山藥的主要作用為清熱解毒。人參的作用主要為安神益智、補脾益肺、復脈固脫、補元氣等。因此,多種藥物共同使用治療胃癌,效果較好。同時復方參七湯可以保護患者的胃黏膜,對靶器官進行保護,有效避免胃黏膜損傷[8]??傊ㄟ^對胃癌患者的血清腫瘤標志物CEA、CA50、CA19-9、CA125進行檢測后為患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非常重要,且復方參七湯聯(lián)合腫瘤標志物CEA、CA50、CA19-9、CA125的臨床利用價值更高。
綜上所述,胃癌診療期間,通過腫瘤標志物CEA、CA50、CA19-9、CA125水平可以有效判斷患者治療后的情況,腫瘤標志物水平可以為臨床治療方案提供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