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廣倫
(平陰縣第一中學,山東濟南 250400)
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注重創(chuàng)新與實踐,目的是提升學生的技術素養(yǎng)。通用技術課程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比較緊密,注重學生設計學習、操作學習,實踐性、創(chuàng)造性比較強,把科技與人文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怎樣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并且與高中其他主要課程知識有機地相結合,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為學生個人的未來發(fā)展與“中國制造2025”的實現(xiàn)打下基礎,是高中通用技術教學要解決的問題。項目教學法興起于美國,對我國高中通用技術學科教學有很強的借鑒意義和指導作用。
何為項目式教學法?概括來說,就是教師在教學時,以解決問題為導向,以完成項目活動為主體,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解決問題。舉個通俗易懂的例子,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在講解某一個知識點或問題時,做一個直觀明了的小實驗輔助講解,比單純的說教更能激發(fā)學生積極探索的欲望,會給學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而這個過程就可看作一個項目活動。因此,項目式教學法是以項目活動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發(fā)展為本位的教學。項目式教學法的運用,也使得高中通用技術學科理論知識能夠與操作實踐更緊密地結合起來。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共同決定要完成的項目,由項目引導整個教學過程,這樣能把學生的設計學習、操作學習落到實處。
基于對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和項目式教學法的認識,國內(nèi)有不少專家對項目式學習、項目設計進行了研究和實踐。但不同地區(qū)的課程資源、學校條件、學生都存在差異,因此項目式教學法也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調(diào)整。不少學校在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采取項目式教學缺乏相關資源,因此,開發(fā)一系列通用技術項目式教學案例,探索項目教學模式,并建立相應的評價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項目式教學法的特點與通用技術實踐強的特點相契合,山東省平陰縣第一中學根據(jù)這一特點,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開發(fā)出了項目教學課型,對項目教學法在高中通用技術課堂中的應用做了有益的探索。
為了創(chuàng)建高中通用技術學科項目式教學模式,山東省平陰縣第一中學結合項目式教學理念與方法,關注學生現(xiàn)狀、聚焦學生思維狀態(tài)和不同的發(fā)展水平,努力構建“主題、探究、實踐”的生本教學課堂結構,追求教學的組織和實施過程的實效性。如今探索出以下項目式課型教學模式:單元設計模式——主題+小項目活動;大設計模式——主題+大項目活動。
單元設計模式注重某一個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重難點的突破,主要設計一些小主題項目活動,如木工工具使用、三角鋼的鋸銼加工等,或者就結構的穩(wěn)定性、強度這一主題,設計一個小活動或實驗,加深學生對重難點內(nèi)容的理解,落實技術設計思想與方法。
大設計模式包括問題提出、設計要求、制定設計方案、模型制作、技術試驗等,從發(fā)現(xiàn)問題到測試評價,學生需要經(jīng)歷其中的全部環(huán)節(jié)。大設計模式可以針對某一章的內(nèi)容設計一個大項目,例如,教學完《結構與設計》一章,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紙橋設計與制作比賽,在比賽中,結構與力、結構的強度與穩(wěn)定性、設計的一般過程、作品的評價等都讓學生深入了解和涉及,成為一個綜合項目。也可以設計一個大項目,把結構、流程、系統(tǒng)、控制的知識點都融合起來。例如,在開設“必修模塊2”時,讓學生完成“簡易船模設計與制作”這一項目,并且制定項目活動手冊,以及以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指標的評價量規(guī),讓學生在完成項目過程中,填寫完項目活動手冊,并用評價量規(guī)去評價活動效果和學生表現(xiàn),把“必修模塊2”四個專題的理論知識和項目實踐活動結合起來,讓學生真正體驗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過程。這正是大項目設計創(chuàng)新之處。
經(jīng)過教學實踐探索,山東省平陰縣第一中學總結出兩種課型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要求。
一是單元項目教學課型,包括:①設計要求:活動目標、活動器材、評價量規(guī)、設計報告(評價表格)。②教學課時數(shù):1 課時。③課時分配流程:問題與方案(單一目標)、模型制作、比較、評價與測試。
二是大設計項目式課型,包括:①教學設計要求: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活動目標、活動重難點、教學策略設計、活動器材、教學過程、評價量規(guī)、設計報告、教學反思。②教學課時數(shù):3~5課時。③課時分配流程:問題與方案(1~2課時)、模型制作(1~2課時)、比較、評價與測試。
兩種課型模式流程圖
通過對高中通用技術項目式教學的研究與開展,在討論和總結的基礎上,研究者一致認為項目時教學過程中需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設計的項目要貼近學生生活。教師要精選貼近學生活的教學項目,有效利用現(xiàn)有資源,組織符合項目式教學要求的資源。設計的項目如果是實驗,要注意設計科學嚴謹并富有趣味性。如,在教學《時間的表情——創(chuàng)意鐘表的設計與制作》一課時,可要求學生制作創(chuàng)意鐘表,學生比較感興趣,又易于完成。
二是設計項目要有完成過程。實踐活動要有活動目標、活動過程(方案構思、方案分析)、項目評價,最終實踐者要寫出設計制作報告。
三是注重項目評價方式。在評價項目時,應將階段性評價與總評結合,注重對項目實踐過程的評價,項目評價要有評價量規(guī);依據(jù)評價量規(guī),可采用自評、互評、教師評等方式進行評價。
四是項目設計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進行引導。
五是在開展實踐活動時,注意學生異質(zhì)分組,每組人數(shù)4~5人。
山東省平陰縣第一中學在高中通用技術課程中采用項目式教學,已取得豐碩成果,《簡易船模設計與制作》獲全國教師教學設計大賽二等獎,《紙橋比賽活動的設計》獲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fā)展中心舉辦的第九屆全國高中通用技術論文評比三等獎。
在濟南市“一師一優(yōu)課”評選活動中,項目設計課郭廣倫老師獲市優(yōu)質(zhì)課一等獎,王亞軍老師二等獎,都獲市優(yōu)課,王洪盼老師獲濟南市優(yōu)質(zhì)課一等獎、山東省優(yōu)課。
學校開發(fā)出與教學實際相結合的實踐項目,形成了初步的校本實踐課程,如“簡易船模設計與制作”“紙橋比賽活動的設計”“水火箭”“火箭打靶”“雞蛋下落不破比賽”“鐘表設計與制作”等,每個項目有教學設計、實施方案、評價量規(guī)。
總之,在高中通用技術課中采用項目式教學,并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能夠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在項目完成活動中探究并獲取知識,鍛煉能力,使他們的創(chuàng)造潛能得到良好的開發(fā),從而把培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