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英語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入門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必須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一些習慣的養(yǎng)成,做好奠基工作,使學生弄清楚英語的學科特點,和其他學科的學習進行區(qū)別。充分意識到聽說訓練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加強聽說讀寫結合練習,充分利用情境進行教學,打造高效課堂,把英語學習滲透進學生的思維中。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7-003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7.034
新課改多年,全國各地對于各個學科的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也多有探索,取得了一些令人矚目的成績。排除花哨而不實用的空洞理論,我們的教育理念和課堂教學模式確實發(fā)生了許多新的變化。然而,審慎地講,仍然有許多地方的許多教師缺乏課堂改革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手段,故步自封,仍然習慣在課堂上講講講。這種方法對于他們來說,比較省心省力,相對來說,課堂沒有危機感,因為一直是自己在講,課堂上的變故就非常少,學生互動少,問題出現少。然而,這樣的課堂是低效率的,是需要加以改造的,需要進行改變的。那么,如何進行課堂高效率的教學與學習呢?
一、小學英語教學的學科特點
小學英語是學生的入門學習,在這個階段教師必須有意識地對其進行一些習慣的養(yǎng)成,做好奠基工作,使其弄清楚英語的學科特點,和其他學科的學習進行區(qū)別。這個問題需要英語教師有充分的認識和轉變。首先,這是個容易被大家忽視的問題,在許多教師心中并沒有這個問題。什么是學科學習呢?在許多教師心中,小學英語和小學語文、小學數學是一樣的,無論教哪一科,用的方法類似,思維也類似。在作業(yè)檢查、考試等檢測手段以及教學方法上沒有區(qū)別,在潛意識中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幾個學科之間有什么本質的區(qū)別。也就是說,只是把小學英語當作小學階段的一門學科,一門和其他學科沒有區(qū)別的學科來教。
英語學科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它不是知識傳授,而是語言學習,通過大量的鍛煉和實踐獲得這種其他語言的交流能力。
二、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手段
那么,英語學科學習的主要手段是什么呢?一是要聽,聽教師怎么讀,聽多媒體資料中怎么讀。語言學習首先是從聽開始的。中國的孩子跟著中國父母從在娘胎里就聽父母的說話,這就是一種學習。等到孩子出世,逐漸成長,他們便開始發(fā)音練習。雖然他們還沒有準確的發(fā)音,但是那個說話的絮絮叨叨的語氣和神態(tài)全有了。英語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需要大量的聽力練習,盡管學生可能發(fā)音不準,總是讀不對,但這不是方法運用的錯誤,而是時機還不到,需要堅持下去,繼續(xù)練習。在輔導學生進行聽力跟讀的過程中,總會有學生讀不準,這個時候不用太苛求,過多的嚴格的要求可能扼殺了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是要讀。對于小學英語教學來說,讀意味著一切,只有通過學生大量、反復的閱讀才能讓學生獲得對英語的感知。讀不僅是學習的手段和過程,也是英語學習的目的。能夠用英語語言進行溝通和交流,本來就是英語學習的目的。當然,讀的方式應該多樣化、豐富化??梢杂旋R聲的朗讀,可以有獨自的朗讀,更應該有分角色進行的情景對白和交流。
三、課上少講多練
避免講解過多。對于很多教師來說,他們的教學目標就是完成考試時候的試卷,怕學生記不住就反復講。一天的課上下來,問學生英語課都干什么了?學生回答,老師講課了。這就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小學英語有什么需要講的,哪有那么多需要講的?再者,講的那些內容學生能記住嗎?小學英語課堂上,學生在不停地聽,不停地說,這才是一個健康和正常的課堂。如果一個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上喋喋不休地講課,那就是有違英語學習的規(guī)律的。這樣教課的結果可能會有些短期效果,但不是高效率的,效率的高低要放在學生長遠發(fā)展的維度里去考察,而不能僅僅在較短時間內進行。
四、聽說讀寫結合
我們必須樹立英語學習就是英文練習的理念,多在英語練習上下功夫,從學英語的開始就讓學生養(yǎng)成聽說讀寫結合的好習慣。聽是學習的基礎,是開始。一堂英語課如果有四十分鐘的話,至少應該有十五分鐘讓學生進行專心地聽讀,然后進行十分鐘的朗讀,反復地聲情并茂地朗讀,要注意語言的語氣。學習語言,不僅僅是語言的表達方式,更重要的還是語言的語氣,這是雖然重要卻總是被人們忽略的問題。接下來,讓學生根據錄音內容,完成有關練習。就有關重點段落,可讓幾個學生表演模仿秀,以提高口頭表達水平,更重要的是激發(fā)其興趣。剩下的時間可以進行一些書寫練習,在書寫的時候教師一邊播放錄音,也要求你學生邊寫邊讀。
五、靈活運用情景
小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生開始并不習慣,這是他們之前的學習經歷里面沒有經歷過的,所以不知道這是干什么,也不知道應該怎么學,他們對于英語的學習有些負遷移作用,三年級學習英語,他們的漢語拼音剛剛學熟用熟,同樣的字母又發(fā)出不同的讀音,很難一下子糾正過來,而且他們不習慣英文的拼讀方式,也似乎不明白英語和漢語之間的翻譯關系,這些都需要教師在課堂練習中反復進行,不是講解,而是要在練習的過程中,讓學生逐漸去體會,利用同樣句型,不同情境的變化,或者同樣情境不同表達方式的變化,讓學生去體會語句的含義和用法,逐漸積累熟悉英語的表達方式,從而把英語學習深入到學生的思維和頭腦中。
參考文獻:
[1]李明遠.基于閱讀課教學的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J].基礎外語教育,2016(5).
[2]瞿玉華.試論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5(15).
[3]譚楚筠.初中英語課堂有效性教學的策略探析——以勒溫B=f(P·E)理論為視角[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3(6).
[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劉亞凱(1985.10— ),女,漢族,河北邢臺人,中小學二級,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