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這個國際化的現(xiàn)代社會,隨著科技、經濟、政策、教育等諸多領域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對人才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要求隨之也日益增高。為了讓孩子們贏在起跑線上,兒童啟蒙教育在他們的人生教育中顯得愈發(fā)重要。教師應采取恰當的措施,引導兒童對英語學習產生自發(fā)的興趣,讓他們在學習初期就喜歡上英語,適應英語的學習環(huán)境及方式。
關鍵詞:英語學習;兒童;引導教育;賞識教育;激勵機制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7-006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7.057
一、兒童進行英語學習的必要性分析
根據研究顯示,兒童在3歲半到4歲半這個年齡階段有著驚人的語言吸收能力及模仿能力,6歲之前是兒童學習第二外語的敏感期,在此階段進行聽、說的語言刺激對兒童的英語學習具有極大的幫助。如果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引導,未能抓住學前早期教育的良好時期,兒童就可能直接進入小學的閱讀階段,忽視了對聽、說的培養(yǎng)練習,結果就是許多非英語國家學生的悲劇——“啞巴英語”。
二、兒童英語的引導與運用
(一)心理角度
首先需要幫助兒童建立起學習英語的信心,由于兒童的年齡過小,心智發(fā)育并未成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心理壓力過大又會引起厭學、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為了避免上述問題,家長或者教師應及時關注兒童學習中的各種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并及時解決。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思路,勞逸結合的教學模式,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幫助兒童建立起學習英語的信心。
(二)方法角度
由于兒童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能力有限,所以在方法的選擇上要格外用心,要結合兒童的認知水平定制個性化的英語學習方法。首先要明確,兒童不同于成人,枯燥的語法句式,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不適用于兒童。對于兒童應采用多樣化的英語教學方式,例如簡單易懂的英語故事,朗朗上口的英文兒歌,生動有趣的英語短劇,日常交際英語的交流練習……通過一些簡單有趣的方式來引導兒童學習英語,兒童不僅能夠在這過程中掌握英文知識還能收獲信心和樂趣,從而自發(fā)地產生對英語學習更大的興趣。
(三)語言環(huán)境角度
語言環(huán)境和英語學習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能促進英語學習內容的理解和運用,能為兒童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全球化的加速,英語語言環(huán)境相比之前,營造起來更加容易。對于非英語母語的兒童來說,家長在對其進行早期英語教育的時候也更有意識地營造更為純正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更為友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從生活的各方面漸漸浸透,進行浸入式英語學習,比如可以給家里的物件貼上英文的標簽,在日常生活中也可盡量采用英語交流。在這樣英語的浸泡中生活,營造多角度多渠道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會對兒童產生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影響,對提高兒童英語學習的效率和效果,提高兒童的英語素養(yǎng)產生積極影響。
三、引導者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
(一)做兒童模仿的對象
模仿是兒童進行早期學習的主要手段,因此引導者的作用就被無限的放大。一個好的引導者會將自己積極的一面呈現(xiàn)給兒童供其模仿,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與兒童多進行英語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兒童難免會犯一些語法上的錯誤,發(fā)生這種情況后,引導者應避免直接刻意地指出其錯誤。因為這樣未必能達到糾正錯誤的效果,還可能會打擊到兒童說英語的興趣和信心。因此作為引導者,要不動聲色地修改兒童犯的小錯誤。此外,在交流過程中也避免如同“What is this?”這樣答案唯一的問題。這種問題限制了兒童想象與表達的空間,并不利于英語的學習。相反,多問一些“Why is this little girl crying?”這類問題,答案不唯一,激發(fā)兒童更寬更廣的思考與想象。
(二)引導者情感的投入
引導者在英語教學中情感的投入往往也能影響到英語學習的效果。當引導者在英語教學中表現(xiàn)出對兒童的演講或者其他學習成果有著極大的興趣,即觀眾的反饋,往往能夠帶動兒童的說英語的興致,使其下意識地想要表現(xiàn)得更加優(yōu)秀,獲得關注及獎勵。
(三)賞識教育在兒童英語學習中的應用
賞識教育在教學中尤其是兒童的早期的教學中,有著巨大的作用,正如上文提到過,兒童認知水平有限,心智發(fā)育不成熟。外界、引導者給予他們的評價往往起著更大的作用。引導者要在教學實踐中盡可能地把握住時機給予兒童認可和鼓勵。比如,當他們完整地唱完一首英文歌的時候,或者在跟別人交流過程中說了一個較為復雜的話的時候,都應當給予他們贊美。當兒童出現(xiàn)錯誤表現(xiàn)不佳時,引導者在指出問題的同時,也要委婉地點出其潛在的優(yōu)點,這樣兒童改正錯誤能更加認真、用心,以期待下一次的鼓勵。
(四)獎勵機制在英語學習中的應用
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獎勵也是必要的,獎勵大致分為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兩種。精神獎勵同上述的賞識教育異曲同工。英語學習中當兒童出現(xiàn)倦怠情緒,或者精神獎勵不足時,可以進行適當的物質獎勵來刺激兒童學習的興趣。但是,過多或者長期依賴物質獎勵是不提倡的。若長時間采用物質獎勵的方法來促進兒童學習,會使兒童對其產生依賴,當沒有獎勵時就不會主動去學習,這樣的物質獎勵往往適得其反,是不值得提倡的。
參考文獻:
[1]張雙雙.英語作為非母語國家的第二學習語言要不要從娃娃抓起?——以2017年8月19日新華書店兒童動態(tài)英語分享會為例[J].神州,2017(32):53.
[2]李鳳.試論賞識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軟件:電子版,2013(10):249.
[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涂舒媛(1997.12— ),女,漢族,山東淄博人,在讀學生,研究方向:幼兒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