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源
蔡元培和章太炎,不僅是反對封建禮教的倡導者,也是主張婚姻自主的身體力行者。20世紀初他們曾公開征婚,可謂驚世駭俗,一時傳為佳話。
1900年,蔡元培的原配夫人王昭病逝,當時蔡元培年僅33歲,在江浙一帶頗負盛名,來蔡家提親的人絡(luò)繹不絕。蔡元培別出心裁地寫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張“征婚啟事”,貼在了大門外的墻上:“女子須不纏足者;須識字者;男子不娶妾;男死后女可以再嫁;夫婦如不相合可離婚?!边@一舉動難能可貴,是對封建禮教的有力痛擊。來提親的人認為大逆不道,紛紛告退。
后來,蔡元培到杭州辦學,在朋友家中被一幅線條綺麗、題字娟秀的工筆畫吸引住了,一問才知此畫出自江西名士黃爾軒的千金黃世振之手。黃世振,一雙天足,識文斷字,精通書畫、知書達理、思想開明,完全符合蔡元培的征婚條件,蔡元培遂請朋友從中撮合。1902年元旦,蔡元培和黃世振在杭州舉辦了中西合璧的婚禮,用紅幛綴成“孔子”二字,代替懸掛三星畫軸的習俗;以“開演說會”的形式代替鬧洞房,開風氣之先,使人耳目一新。
1920年黃去世,蔡元培想再次續(xù)娶,他提出的征婚條件是:“具備相當?shù)奈幕刭|(zhì);年齡略大;熟諳英文,能成為事業(yè)上的助手?!蹦陜H33歲的上海愛國女校學生周峻經(jīng)人介紹,走進了蔡元培的生活。1923年7月10日,蔡元培和周峻在蘇州留園舉行了現(xiàn)代文明式的婚禮。
章太炎是我國著名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和國學大師。他自1903年原配夫人王氏病逝后,一直鰥居未娶。辛亥革命后,在朋友們的勸說下,他有了再婚的念頭,就在當時影響很大、發(fā)行很廣的《順天時報》上刊登了“征婚啟事”,征婚條件有五:“鄂女為限;大家閨秀;文理通順;不染學堂中平等自由之惡習;有從夫之美德?!笨芍^一石激起于層浪,輿論嘩然。
有人問起章太炎的擇偶標準,他幽默地說:“人之娶妻當飯吃,我之娶妻當藥用。兩湖人甚佳,安徽人次之,最不適合者為北方女子,廣東女子言語不通,如外國人,那是最不敢當?shù)??!焙蠼?jīng)蔡元培介紹,章太炎與小他15歲的湯國梨女士結(jié)為夫婦。為什么章太炎的“征婚啟事”首條就提出以“鄂女為限”呢?章太炎解釋說:“湘女多情,鄂女多音。湖北人語音之中,保存著許多古音,而本人正是研究古音的,若有鄂女應征,自當結(jié)秦晉之好。”作為語言學大師的章太炎,當年曾主張以武漢音為漢語標準音,他酷愛鄂語以至于想娶鄂女為妻,能天天聽著湖北話,這也算是愛屋及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