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清
每當(dāng)過春節(jié)的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在門上、墻壁和家具上貼上“?!弊?。仔細(xì)想來,“?!弊侄贩狡鋵?shí)是介于年畫和春聯(lián)之間的一種形式,而過春節(jié)貼“福”字的傳統(tǒng),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桃符和宜春貼。
東漢著名思想家王充在其所著的《論衡》中,曾詳細(xì)記載了有關(guān)神荼、郁壘的故事:滄海之中,有一座度朔之山,山上有一棵巨大的桃樹,桃樹的東北枝處有一個萬鬼出入的鬼門,由神荼、郁壘兩位神人把守,對于害人的惡鬼,他們就用蘆葦繩捆起來喂老虎。黃帝據(jù)此制定了驅(qū)鬼習(xí)俗:“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郁壘與虎,懸葦索以御兇魅。”這在東漢應(yīng)劭的《風(fēng)俗通義》中也有記載??梢娫跐h代,每到除夕之時,人們都要在自家門前立桃人,門上畫神荼、郁壘和老虎,懸掛葦索,以“御兇魅”。
由于桃人制作起來比較復(fù)雜,漢代以后便逐漸以桃木板來代替,如南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中記載:“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戶,謂之仙木?!痹谔夷景迳蠈懮掀砀l鼮?zāi)的文字,或畫上神荼、郁壘的神像,就成了桃符。
唐末,文人開始在桃符上題寫詩句,之后逐漸演變?yōu)榇郝?lián)。到了宋朝,人們將在桃符上畫門神改為用紙印刷,演變?yōu)殚T神畫、年畫。現(xiàn)存最早的木板年畫《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就是宋代的作品。而將在桃符上題寫“吉祥詞”改為在紅紙上書寫、用紅紙印制,則是“吉祥語”斗方的前身。
“吉祥語”斗方的形成還與宜春貼有密切的關(guān)系。宜春貼是立春日張貼的一種吉祥語?!肚G楚歲時記》寫道:“立春之日,悉剪彩為燕形戴之,貼‘宜春二字?!碧拼娙隧f莊的《立春》中有“殷勤為作宜春曲,題向花箋貼秀楣”的詩句。這種原本在立春日祝賀新春時張貼的吉祥語,至宋代就移用到春節(jié)了。
宋代的吳自牧所撰寫的《夢粱錄》卷六中記載:“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則備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歲之安?!边@里說的“春牌”,很可能就是“宜春貼”,因?yàn)榇汗?jié)在民國之前都稱元旦,元旦時張貼的東西不應(yīng)稱為“春牌”?!按号啤敝Q很可能就是從立春時的宜春貼移用而來。那么,春牌上寫什么內(nèi)容?南宋周必大的《玉堂雜記》為我們透露了一些信息:“除日,更春帖、柱聯(lián)、門額,于堂軒楣枋貼福祿壽、一財(cái)二喜等字?!笨梢姡纤螘r可能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題寫福、祿、壽、財(cái)、喜的斗方了。
“?!弊侄贩侥軌蛟谥袊耖g長期傳承,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福”字蘊(yùn)含的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案!弊衷诩坠俏闹惺恰皟墒峙蹙茲灿诩琅_之上”的會意字,是古人祭祀活動的寫照。在先秦時期,“?!碧刂讣漓胗玫墓┢?,如《周禮·天官》中的“凡祭祀之致福者”,這里的“?!敝傅氖恰半选?,是祭祀之后眾人分享的一種肉。
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和人類文明的進(jìn)步,實(shí)物層面上的“?!敝饾u朝著抽象意義上的“福”演變,產(chǎn)生了兩方面的引申義。其一是“庇蔭佑護(hù)”的意思。以豐富的福物祭供神靈和祖先,是希望得到更多的食物,捕捉到更多的獵物,滿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由此,又逐漸產(chǎn)生了祈求神靈庇佑的愿望,“致?!背蔀槿藗兿M玫缴耢`保護(hù)的行為。其二是“幸?!钡囊馑?。這也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福”?!抖Y記·祭祀》中說:“福者,備也。備者,百順之名也,無所不順謂之備?!币馑际钦f,福就是事事順利,所需要的全部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