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欽峰
7月底去了一趟北戴河。有一天,我們在一家海鮮大排檔吃晚餐。露天的大排檔,臨海而設,與海灘相距不到100米。四周用黑色的鐵欄桿圍住,清一色的白色塑料桌椅大肆鋪開,座無虛席,蔚為壯觀。
夜空如洗,海風拂面,濤聲陣陣。面朝大海,品嘗著海鮮的美味,對于我這個生在南方內(nèi)陸的人來說,自是別有一番味道,酒未入口,已然醉了三分。席間把酒甚歡,氣氛正濃時,忽然傳來歌聲:“深夜花園里四處靜悄悄,只有風兒在輕輕唱,夜色多么好,心兒多爽朗,在這迷人的晚上……”
循聲望去,歌聲來自大排檔的門口。兩個青年男子,30歲上下,并肩而立,一個拿著麥克風演唱,另一個彈吉他伴奏。他們腳下放著一個圓筒狀的便攜音箱,別看它個頭不大,能量卻不容小覷,尤其是在空曠的海邊,借著海風,聲音能飄出好幾里遠。歌聲婉轉(zhuǎn)悠揚,一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博得陣陣喝彩。游客們都來自天南地北,在這陌生的地方,忽然聽到如此熟悉的曲調(diào),許多人情不自禁,也跟著輕聲哼唱起來。
起初,以為是酒家請來的歌手,專為客人助興的。一問才知道,與酒家無關,原來是兩個流浪歌手前來招攬生意??吹酱蠹茵堄信d致,主辦方的人馬上從歌手那里拿來了點歌單,熱情地請我們點歌。也不算太貴,點一首歌收費20元。眾人也不客氣,你一首我一首,便點開了。
我們借著酒勁,用力地鼓掌,高聲喝彩,很快把現(xiàn)場氣氛推到了高潮,還有人跑上去與歌手合唱、合影。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雖然大家彼此素昧平生,但在此時此地,陌生人之間已沒有了距離??吹缴馀d隆,兩個歌手也越唱越興奮,想停下來喘口氣都沒時間,于是兩人輪流演唱。
歌聲嘹亮,引來不少路過的游客駐足觀看,圍觀的人越聚越多。不知何時,有兩個穿著制服的城管也加入了圍觀的人群中。我一看,心想遭了,這兩人辛苦唱了半夜,恐怕今晚賺的錢還不夠交罰款。那個音箱發(fā)出的音量著實不小,況且又是晚上,的確有擾民之嫌。但他們并未上去制止,反而擠在人群中間聽歌,袖手旁觀。我感到有些不解,但也沒工夫細想,隨即又被歌聲吸引了。
足足一個多小時,兩個歌手連唱了15首歌,已累得滿頭大汗。我們差不多也鬧得筋疲力盡了,皆已盡興,給歌手付了錢,準備乘興而歸。這時,那兩個城管上去干涉了,他們走到歌手面前,面無表情地說:“請問你們有演出許可證嗎?請出示!”兩個歌手頓時慌了,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個所以然。街頭賣藝的,哪來的許可證呢?城管當然心里有數(shù),他們繼續(xù)說:“請你們現(xiàn)在離開,此地不能演出?!眱蓚€歌手趕緊收拾東西,轉(zhuǎn)身離開。城管也走了,人群散去。
這時,我才明白過來,心底忽然涌起些許感動。那兩個城管站在馬路上,耐心地陪我們聽了一個多小時的歌,沒有中途打斷,只是為了不讓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游客掃興。尊重,已在不動聲色之中做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