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靜賢,石崇毅,李海濱,粟海鋒
(廣西大學 化學化工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4)
錳產(chǎn)品廣泛用于鋼鐵合金、電池、化工和染料等領(lǐng)域[1-2]。隨著高品位錳礦資源的日漸枯竭[3-4],氧化錳礦產(chǎn)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受到重視。近年來,對于氧化錳礦石的濕法還原浸出已有許多研究,蔗糖、玉米芯等農(nóng)林副產(chǎn)物都可用作還原劑還原浸出氧化錳礦石[5-7]。但浸出過程中,生物質(zhì)還原劑降解產(chǎn)生的小分子有機酸及醛類有機物會殘留在浸出液中,對錳的電解有一定影響,也會腐蝕陽極板。因此,浸出液中的有機物需要在進入電解工序之前深度脫除。
從溶液中脫除有機物可以采用芬頓氧化法[8-13]或活性炭吸附法[14-16]。這兩種方法對有機物都有一定脫除效果,而且都不會給浸出液帶入難以去除的雜質(zhì)[17],但溶液中仍殘留一些小分子有機物。試驗利用活性炭對小分子有機物吸附作用較強的特性,采用芬頓氧化—活性炭吸附法[18]從錳礦石浸出液中深度脫除殘余有機物,為錳礦石浸出液的后續(xù)電解處理提供合格溶液。
蔗髓:取自廣西某糖廠,粉碎至粒徑<0.15 mm,烘干,用作浸出還原劑。
主要試劑:硫酸、雙氧水和活性炭,均為分析純。
高鐵氧化錳礦石:產(chǎn)自南非,研磨過篩至粒徑<0.15 mm,在110 ℃下烘干3 h。礦石的主要化學組成見表1,XRD分析結(jié)果如圖1所示。
表1 高鐵錳礦石的主要化學組成 %
由表1看出,礦石的主要物相為MnO2、Mn2O3、Fe2O3及SiO2等。
圖1 高鐵氧化錳礦石的XRD圖譜
試驗儀器:帶攪拌的水浴浸出反應器,pHSJ-4F型pH計,SHZ-D(Ⅲ)型循環(huán)水式真空泵,M1-L236A型微波爐,聚四氟乙烯消解罐。
1.2.1 錳礦石浸出
浸出在斜三口燒瓶中進行。燒瓶中加入3 mol/L硫酸水溶液,置于恒溫水浴中,待溶液溫度達65 ℃后加入2.25 g蔗髓,15 min后加入5.00 g錳礦石,反應120 min后過濾,得浸出液。浸出液中Mn2+質(zhì)量濃度為34.11 g/L,F(xiàn)e2+質(zhì)量濃度為4.19 g/L,有機物質(zhì)量濃度(COD)為1 841.28 mg/L。
1.2.2 芬頓氧化
芬頓氧化法脫除有機物的機制是H2O2與Fe2+作用產(chǎn)生強氧化性的羥基自由基(·OH),·OH與有機物分子作用,使有機物氧化成CO2和H2O等無機小分子[18]。取一定量礦石浸出液于三口燒瓶中,水浴加熱,待溫度升至設(shè)定溫度,用氨水調(diào)節(jié)pH,加入一定量雙氧水和硫酸亞鐵,反應一定時間后,調(diào)pH至7,然后抽濾,獲得濾液。采用微波密封消解法測定溶液中的COD質(zhì)量濃度,根據(jù)氧化前、后溶液中COD質(zhì)量濃度計算COD脫除率(η)。
(1)
式中:ρ0(COD)為反應開始時溶液中COD質(zhì)量濃度,mg/L;ρt(COD)為反應結(jié)束時溶液中COD質(zhì)量濃度,mg/L。
1.2.3 活性炭吸附
取一定量芬頓氧化法處理后的濾液于三口燒瓶中,水浴加熱條件下,加入一定量活性炭,吸附一定時間后抽濾,獲得清液。
活性炭吸附過程中的COD去除率包含了芬頓氧化和活性炭吸附的共同脫除率。
2.1.1 正交試驗
以COD脫除率為目標,設(shè)計5因素4水平L16(45)正交試驗方案,考察雙氧水用量、H2O2/Fe2+物質(zhì)的量比、浸出液初始pH、反應溫度、反應時間對錳礦石浸出液COD脫除率的影響。正交試驗因素水平及結(jié)果見表2。
表2 正交試驗因素水平及結(jié)果
由表2看出:影響COD脫除率的因素依次為雙氧水用量、浸出液初始pH、H2O2/Fe2+物質(zhì)的量比、反應時間、反應溫度;最佳因素水平為雙氧水用量0.15 mol/L,浸出液初始pH=3,H2O2/Fe2+物質(zhì)的量比為3,反應時間90 min,反應溫度50 ℃。
2.1.2 單因素條件試驗
在正交試驗基礎(chǔ)上進行單因素條件試驗,進一步優(yōu)化脫除有機物的工藝條件。
2.1.2.1 雙氧水用量對COD脫除率的影響
在反應溫度50 ℃、反應時間90 min、浸出液初始pH=3、H2O2/Fe2+物質(zhì)的量比為3條件下,雙氧水用量對錳礦石浸出液中COD脫除率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如圖2所示。
圖2 雙氧水用量對COD脫除率的影響
由圖2看出:當雙氧水用量小于0.15 mol/L時,COD脫除率隨雙氧水用量增大有較大幅度升高;但雙氧水用量大于0.15 mol/L后,COD脫除率升高緩慢,并趨于穩(wěn)定。雙氧水用量過多,會與·OH反應生成O2,降低雙氧水氧化效率,故雙氧水用量不宜太多,選擇0.15 mol/L較為合適。
2.1.2.2 H2O2/Fe2+物質(zhì)的量比對COD脫除率的影響
在雙氧水用量0.15 mol/L、反應溫度50 ℃、反應時間90 min、浸出液初始pH=3條件下,H2O2/Fe2+物質(zhì)的量比對錳礦石浸出液中COD脫除率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如圖3所示。
圖3 H2O2/Fe2+物質(zhì)的量比對COD脫除率的影響
由圖3看出,COD脫除率隨H2O2/Fe2+物質(zhì)的量比增大先升高后降低。這是因為過量的Fe2+在催化反應時會生成較多的Fe3+,這對有機物的脫除不利;而Fe2+不足,會導致催化產(chǎn)生的·OH濃度過低,使有機物的降解能力下降:故H2O2/Fe2+物質(zhì)的量比以3為最佳。
2.1.2.3 溶液pH對COD脫除率的影響
在雙氧水用量0.15 mol/L、H2O2/Fe2+物質(zhì)的量比為3、反應溫度50 ℃、反應時間90 min條件下,浸出液初始pH對COD脫除率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如圖4所示。
圖4 浸出液初始pH對COD脫除率的影響
由圖4看出,COD脫除率隨浸出液初始pH增大先升高后降低。這是由于pH過低時,H+濃度過高,會抑制Fe3+還原為Fe2+,不利于催化反應的進行;而pH過高時,不僅會抑制·OH的生成,而且使Fe2+變成氫氧化物沉淀,同樣不利于催化反應的進行。因此浸出液初始pH以3為宜。
2.1.2.4 反應溫度對COD脫除率的影響
在雙氧水用量0.15 mol/L、H2O2/Fe2+物質(zhì)的量比為3、浸出液初始pH=3、反應時間90 min條件下,反應溫度對錳礦石浸出液中COD脫除率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如圖5所示。
圖5 反應溫度對COD脫除率的影響
由圖5看出,隨反應溫度升高,COD脫除率先升高后降低。這是由于溫度過低時,生成的·OH較少,使得COD脫除率較低;而溫度過高時,雙氧水分解加快,也不利于·OH的生成,反而降低COD脫除率:反應溫度以50 ℃較為合適。
2.1.2.5 反應時間對COD脫除率的影響
在雙氧水用量0.15 mol/L、H2O2/Fe2+物質(zhì)的量比為3、浸出液初始pH=3、反應溫度50 ℃條件下,反應時間對錳礦石浸出液中COD脫除率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見圖6。
圖6 反應時間對COD脫除率的影響
由圖6看出:在反應開始60 min內(nèi),COD脫除率顯著升高,說明芬頓氧化反應迅速;超過60 min后,COD脫除率升高幅度變?。辉诜磻M行90 min后,COD脫除率趨于平緩。反應90 min時,濾液中COD質(zhì)量濃度為309.89 mg/L,COD脫除率達83.17%。
2.2.1 活性炭用量對COD脫除率的影響
芬頓氧化法處理后的濾液100 mL,在溫度80 ℃條件下吸附120 min,活性炭用量對COD脫除率的影響如圖7所示。
圖7 活性炭用量對COD脫除率的影響
由圖7看出,隨活性炭用量增加,COD脫除率提高;活性炭用量超過3.75 g/L時,COD脫除率基本不變。因此,活性炭用量以3.75 g/L較為合適。
2.2.2 吸附溫度對COD脫除率的影響
芬頓氧化法處理后的濾液100 mL,在活性炭用量3.75 g/L、吸附時間120 min條件下,吸附溫度對COD脫除率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如圖8所示。
圖8 吸附溫度對COD脫除率的影響
從熱力學角度分析,低溫對吸附有利,但由圖8看出,隨溫度升高,COD脫除率逐漸提高。這與文獻[19]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主要是因為:溫度較低時,浸出液中的有機物分子擴散阻力較大,不利于傳質(zhì)的進行,活性炭吸附效率較低;升高溫度,有利于分子間的自由擴散,有機物容易到達活性炭表面及內(nèi)部孔隙而被吸附。當溫度升至70 ℃后,再升高溫度,COD脫除率提高不明顯。因此,確定適宜的吸附溫度為70 ℃,在此條件下,COD脫除率達93.11%,最終得到澄清透明的液體。
采用芬頓氧化—活性炭吸附兩步法脫除錳礦石浸出液中的有機物是可行的。采用芬頓氧化法,在雙氧水用量0.15 mol/L、H2O2/Fe2+物質(zhì)的量比為3、浸出液初始pH=3、反應溫度50 ℃、反應時間90 min條件下,COD脫除率為83.17%;之后,濾液中加入適量活性炭,進一步脫除有機物,在活性炭用量3.75 g/L、吸附溫度70 ℃、吸附時間120 min條件下,COD脫除率最終可達93.11%,獲得澄清透明可用于電解的錳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