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穎涵
摘 要:音樂欣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聆聽和體悟音樂的過程。在小學欣賞教學課堂,如果只是單純的讓學生聆聽音樂,那么學生的興趣將會很低,注意力也容易分散。我們教師只有采取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抓住學生們的興趣點,才能吸引學生專心聆聽音樂,從而提高審美能力。
關鍵詞:欣賞音樂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明確小學音樂欣賞的目的,是吸引學生了解音樂,熟悉音樂,進而演繹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下面是我在教學中感受較深的幾種教學方式:
一、運用律動讓學生感受樂曲的情緒
律動是兒童隨著音樂節(jié)拍,進行有節(jié)奏動作的一種活動。小學生生性好玩,“動”是學生表達自己對音樂感受、理解和體驗的最直接、最喜愛的方式,教師應充分利用孩子們好“動”這一特點,通過律動來激發(fā)他們對音樂欣賞課的興趣和期待,在音樂課上讓學生跟著音樂動起來,就是律動,就是對學生渴望用肢體語言表達音樂感受的滿足。當學生的這種渴望被滿足時,內心會非常愉悅。例如老師在講解音樂中關于力度時,可以先讓學生欣賞一下《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歌整個力度平緩舒和,學生能夠敏銳感受到節(jié)拍的變化,并在欣賞過程中跟著節(jié)拍拍打;而當我切換到《黃河大合唱》時,小學生又可以明顯感覺到力度的加大,手跟著拍子的節(jié)奏也變得急促。通過這兩首歌曲,可以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律動的變化,同時學生通過跟拍用拍手的形式表達出自己對音樂的渴望。[1]
二、結合故事來欣賞音樂
音樂是一門藝術,它主要是通過聽覺來刺激人們表達一種情感的訴求,因此,聽是欣賞音樂的主要途徑,也是音樂欣賞課的難點。小學生的性格還未成熟,對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較強,同時對于一些故事性的東西比較敏感。針對這一點,我們在音樂欣賞課時,可以巧妙的安排一些故事性和知識性、趣味性較強的音樂作為欣賞課的主要內容。如,在欣賞《歌唱二小放牛郎》時。我向同學講述了王二小的故事,同學們在故事背景下了解了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更加有興趣去學習和欣賞這首歌,又因為這首歌通俗易懂,而且王二小是語文課本中的人物形象,學生在理解歌曲內容也較為容易。又如欣賞交響樂合奏《彼得與狼》,借助于學生喜歡的動畫片形式,讓學生“看”、“聽”、“想”結合,在腦海里形成故事的梗概,再由他們用語言來講述這個故事。故事性的音樂又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欣賞音樂的同時,也在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造故事,因此音樂能夠真正刺激他們的創(chuàng)作欲,從而達到欣賞的目的。[2]
三、用動畫片引入欣賞教學
動畫片的情節(jié)與音樂始終緊密結合,加之其色彩鮮明、造型夸張,能夠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動畫片具有形象鮮明、畫面豐富、音樂旋律輕松活潑的特點,優(yōu)秀的動畫片吸引孩子的除了豐富多彩、動感十足的畫面外,還有與畫面交相輝映的背景音樂,挖掘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童趣動畫片,在音樂欣賞課與動畫有機的結合能收到一定良好效果。讓學生看著動感的畫面,聽著優(yōu)美的樂曲,體驗愜意心情,從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內容。
四、在游戲中欣賞音樂
在音樂欣賞課教學中,運用音樂游戲,有利于學生們感受不同的音樂情緒,為此,在音樂教學中,我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一些音樂游戲與活動,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一個活躍的思維環(huán)境,這對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其他各種能力很有益處。我在欣賞課教學中創(chuàng)編了放音樂,猜一猜歌曲出自哪部動畫片的游戲。首先請學生戴好各自的頭飾,圍成一大圈,邊聽音樂邊按著節(jié)奏拍手,聽到相關音樂,就走到圈里,圍成一個小圈。例如:我播放《一個師傅三個徒弟》的音樂,戴《西游記》中人物頭飾的學生就拍手走到圈里,圍成一個小圈,其他人站在外圈拍手。在輕松、愉快的音樂游戲中,學生輕松的聽到了不同的音樂,帶給了我們不同的情緒,他們在歡樂活潑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五、表演形式教學,演繹音樂作品
音樂表演是將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真正成為音樂,是將音樂作品從音樂符號變?yōu)橐魳返倪^程,學生將在二度創(chuàng)作中提高審美能力和音樂表現(xiàn)能力。
表演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器樂表演、舞蹈表演、歌唱表演、各種角色扮演……教師可以根據(jù)音樂欣賞的內容進行選擇,在組織學生進行音樂表演時,主要是要調動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和創(chuàng)造熱情。
在《動物狂歡節(jié)》的欣賞教學中,先由學生聆聽音樂,對作品較為熟悉后,可以由學生自由選擇扮演各種動物,如“獅王”、“大象”、“公雞”、“母雞”等等,或歌或舞,盡情發(fā)揮。學生在聆聽音樂,理解音樂后,進而學會演繹音樂。
六、圖譜結合教學,進行音樂的再創(chuàng)作
曲式結構對音樂作品而言,就像是人身上的骨架一樣,了解了曲式結構就知道了音樂作品的構成。小學生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對音樂作品的曲式結構往往是一理半解,借助圖像可以將音樂理論淺顯化、直觀化,讓學生一目了然。學生掌握了曲式結構以后,再根據(jù)曲式結構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就會容易多了。[3]
《軍隊進行曲》是很簡單帶反復的三段體,ABA結構。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看歌譜,他們很容易就能總結出歌曲的曲式結構來,教師可以將曲式結構用圖形表示出來。然后,讓學生根據(jù)這種曲式結構進行旋律的再創(chuàng)作。學生從單純的音樂欣賞中走了出來,提升到了音樂創(chuàng)作上來了。
讓我們?yōu)榱艘魳访?,而共同努力?/p>
參考文獻
[1]李玲妹.讓音樂課動起來[J].師道·教研,2011.
[2]華星.解讀音樂欣賞教學的平衡美[J].青年與社會·中外教育研究,2009.
[3]蔡懿.讓音樂欣賞課成為學生的最愛[J].文教資料,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