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女士在婚戀網(wǎng)站上發(fā)布征婚交友信息尋找另一半。2018年3月,一名陌生男子添加柯女士的微信,自稱叫王景龍,廈門人,46歲,離異,在香港做股票生意。王景龍的微信頭像是一名帥氣的男子,還不時在微信朋友圈曬健身照片。當柯女士提出視頻聊天時,對方總是用“手機攝像頭壞了”“公司內(nèi)部不允許視頻聊天”等理由推托,再用甜言蜜語安撫。
5個月后,王景龍說有個賺大錢的機會——他們公司一只股票非常賺錢,可以“暗箱”操作,但他資金不夠,向柯女士借錢。按王景龍指示,柯女士匯去了2.4萬英鎊。王景龍反饋說,這筆投資獲得168萬美元收益,但需要交13.44萬美元手續(xù)費,柯女士又匯了錢。
2018年10月25日,王景龍說取出這筆錢還得繳納75萬元的個人所得稅。此時,柯女士已花光儲蓄,只好將廈門的一套房產(chǎn)賣掉,又向親戚朋友借錢,分兩次給對方匯了錢,折合人民幣187萬元。之后,王景龍卻越來越冷漠,柯女士跟親戚朋友說起此事,親戚朋友勸她趕快報警,可能遇到了騙子??屡刻岢鲆彝蹙褒堅趶B門的親戚核實身份,對方竟然在語音聊天時破口大罵,說柯女士不信任他。
2019年3月1日,確認被騙的柯女士向廈門思明警方報案。
思明警方成立專案組展開調(diào)查,迅速鎖定一名叫林某的嫌疑人以及他遙控指揮的詐騙團伙。經(jīng)查,林某31歲、漳州人,曾在一個婚戀交友詐騙窩點內(nèi)作案,在該窩點被警方搗毀時僥幸逃脫。此后,林某和堂弟林某某另起爐灶,繼續(xù)招募人員從事婚戀交友詐騙。
吸取上一個窩點被搗毀的經(jīng)驗,林某在泉州租下一套高檔小區(qū)房用于詐騙窩點運作,自己則躲在漳州老家,平時只負責作案工具購買和外圍工作,用電話和網(wǎng)絡(luò)“遙控”指揮泉州的窩點作案,以為能用這種手段躲避警方打擊。
2019年3月14日9時許,思明警方組織20多名警力,分兩路趕往泉州和漳州,當場抓獲林某、林某某等10名嫌疑人,繳獲大量作案工具。目前,林某、林某某等10人已被刑拘。
女子不惜網(wǎng)貸給“男友”匯錢
福建廈門的阿芳離異多年,2016年7月,一名男網(wǎng)友添加她的QQ號碼為好友。男網(wǎng)友自稱名叫張濤,39歲,律師,在上海工作,也是離異。年齡相仿,加上張濤不斷發(fā)起愛情攻勢,二人很快發(fā)展成網(wǎng)絡(luò)戀人。
2016年12月,張濤表示,他在網(wǎng)上賭博輸了不少錢,想向阿芳借些錢。阿芳勸張濤不要賭博,但禁不住對方苦苦哀求,匯去10萬元。2017年10月,張濤又說他同學在上海當區(qū)長,要給他一項市政工程,他和朋友合伙承接該工程,能賺一大筆,但要先墊些錢,又向阿芳借錢。阿芳向網(wǎng)貸平臺借了10萬元,給張濤匯去2萬多元。沒多久,張濤稱工程虧了錢,想把上海的房子賣了,來廈門和阿芳一起生活。被感情沖昏頭腦的阿芳沒有多思量,又陸續(xù)匯給對方7萬多元。
2018年11月,張濤發(fā)來短信說,他在來廈門途中跟黑車司機打架,要賠錢,阿芳又匯去了2萬元。沒幾天,張濤打來電話說他被騙到了連江,陷入傳銷團伙,需要交5000元錢,傳銷團伙才能放人,還讓阿芳去福州接他。阿芳匯錢后,張濤再次失聯(lián)。直到第五天,張濤打來電話說手機被傳銷團伙的頭目收走了,傳銷團伙還要2萬元才肯放人,讓阿芳借錢救命……
就這樣,兩年多時間里,阿芳先后給張濤匯去了31萬余元,手頭已經(jīng)沒錢了,最后只能把身上僅有的400元匯給張濤。阿芳和親戚吃飯時說起此事,親戚認為張濤是騙子,讓阿芳報警。2019年2月17日,阿芳報了警。
廈門市公安局思明分局調(diào)查后很快查明,張濤真名叫張某歡,31歲,河南人,一直生活在河南洛陽。2月22日下午,民警經(jīng)過蹲守,在洛陽一出租房內(nèi)將張某歡抓獲。民警亮明身份后,張某歡很快承認自己欺騙了阿芳的感情和錢財。
民警介紹,張某歡有妻子有孩子,沒有正經(jīng)工作,兩年多以來靠編造謊言騙取阿芳的錢財為生,甚至養(yǎng)情人的錢也是從阿芳處騙得的。
這起案件中,阿芳和所謂的男友談了兩年多的異地網(wǎng)戀。男友自稱律師,先后以自己賭博輸錢、投資失敗、與女友見面路上被傳銷團伙控制等理由,向阿芳要錢。阿芳先后給對方匯去31萬余元,卻始終未能見面,直到網(wǎng)戀男友被民警抓獲,才知道真相——男友其實有老婆孩子,還用從她這兒騙來的錢在外面養(yǎng)起了情人。
這起案件中,當事人阿芳一直沉浸在一段莫須有的網(wǎng)戀中。所謂男友編造一連串的謊言,騙走了31萬余元。不是騙子的手段有多高明,而是他抓住了阿芳離異多年、渴望感情生活的特點,一面甜言蜜語,一面伸手要錢,理由每次都很“充分”,不是救命就是要創(chuàng)業(yè)。
警方提示:廈門警方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該詐騙團伙從網(wǎng)上下載一些帥氣的男性照片,用于裝扮個人社交賬號,批量打造20歲到50歲之間的帥氣勵志單身男士,并在婚戀交友網(wǎng)站搜索女性社交賬號,添加對方為好友,按照陽光暖男的專業(yè)話術(shù)噓寒問暖,展開感情攻勢。而且,團伙特地注冊香港的通信號碼,聊天時用繁體中文,每個人都有兩到三個用于詐騙的社交賬號,為防止混淆導致暴露身份,賬號分別標注使用者的假名和詐騙對象的名字、出生年月等。團伙內(nèi)部都有學習的詐騙臺本,成員按臺本聊天,逐漸獲取女網(wǎng)友信任。民警提醒,網(wǎng)上征婚交友時,切勿相信所謂的投資賺錢陷阱,以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