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盼玉,王文婷,劉志新,尹 文,胡興斌
(空軍軍醫(yī)大學西京醫(yī)院輸血科,西安 710032)
Lewis血型系統(tǒng)抗體(簡稱Lewis抗體)大多是天然產(chǎn)生的,以IgM型為主,具有補體結(jié)合性質(zhì),多數(shù)僅在室溫下反應,在37℃無反應活性[1]。以往輸血觀念認為Lewis抗體多無臨床意義,進行相容性輸注血液制品即可。但近年來多篇文獻[2-6]報道關(guān)于Lewis抗體引起新生兒溶血病及輸血反應,同時本實驗室也檢測出多例在37℃下仍具有反應活性的IgG類Lewis抗體。現(xiàn)將我院Lewis抗體的檢出率及輸血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具體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 標本來源 2014年2月~2018年12月我實驗室接收的所有門急診及住院患者標本,要求靜脈采血3~5 ml,EDTA抗凝。
實驗納入及排除標準:將血型正反不相符或卡式抗體初篩陽性或交叉配血不合的2 923例標本納入研究范圍,血型正反不相符標本1 106例,卡式抗體初篩陽性標本1 108例,卡式抗體初篩陰性但交叉配血不合標本709例。血液輸注病例排除了僅輸注血漿、血小板或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實驗病例。
1.2 試劑和儀器 單克隆抗A抗B試劑、IgM抗D試劑、ABO反定型紅細胞試劑、抗體篩選細胞試劑、譜細胞、改良凝聚胺試劑盒、樣本釋放劑均來自上海血液生物醫(yī)藥有限責任公司,血型卡、全自動血型儀由強生公司提供,抗人球蛋白卡、抗體篩選細胞、全自動血型/配血分析儀DG-57、預溫箱50-60HZ由戴安娜公司提供,譜細胞、抗Lea、抗Leb血型定型試劑來自Sanquin公司,卡式離心機由GRIFOLS提供,交叉配血選用日本久保田離心機KA-2200。
1.3 血清學檢測方法
1.3.1 血型鑒定:利用強生或戴安娜全自動血型儀進行。
1.3.2 卡式抗體初篩:利用戴安娜抗人球蛋白卡通過全自動血型/配血儀進行。
1.3.3 交叉配血:進行鹽水試管法、凝聚胺法和抗人球蛋白法三種交叉配血試驗,抗人球蛋白試驗利用戴安娜抗人球蛋白卡通過全自動血型/配血儀進行。
1.3.4 抗體特異性鑒定:使用鹽水試管法、凝聚胺法、經(jīng)典抗人球蛋白法確定特異性,并進行效價測定。
1.3.5 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卡式抗體初篩陽性、任一介質(zhì)交叉配血不合時,均須進行進一步分析,懷疑有不規(guī)則抗體存在的,應鑒定抗體特異性。必要時可采取其他血清學試驗方法。血清學常用技術(shù)均嚴格按照文獻[1]操作。
2結(jié)果
2.1 Lewis抗體檢出情況
2.1.1 Lewis抗體特異性分布:2 923例送檢標本有147例檢出Lewis抗體,占所有送檢標本的5.0%(147/2 923)??筁ea抗體83例占56.5%(83/147),抗Leb抗體51例占34.7%(51/147),抗Lea+Leb抗體13例占8.8%(13/147)。單純IgM型135例占91.8%(135/147),IgG型或IgG+IgM型Lewis抗體12例占8.2%(12/147)。
2.1.2 不同血清學方法檢出情況:見表1。1 106例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標本中有38例檢出Lewis抗體,占Lewis抗體標本的25.9%(38/147)。38例Lewis抗體均為IgM型,卡式抗體初篩試驗均陰性。26例抗Leb抗體占68.4%(26/38),6例抗Lea抗體占15.8%(6/38)。
1 108例卡式抗體初篩陽性標本中有101例檢出Lewis抗體,占Lewis抗體標本的68.7%(101/147),凝集強度<1+者有64例占63.4%(64/101),卡式抗體初篩試驗Lewis抗體檢出率68.7%(101/147),漏檢率為31.3%(46/147)。74例檢出抗Lea抗體占73.3%(74/101),21例檢出抗Leb抗體占20.8%(21/101)。
709例卡式抗體初篩陰性但交叉配血不合的標本中8例檢出Lewis抗體,占Lewis抗體標本的5.4%(8/147),均為鹽水介質(zhì)不合被檢出。
表1 不同血清學方法檢出Lewis抗體情況(n)
2.2 交叉配血與輸血 147例檢出Lewis抗體的患者中,83例申請紅細胞輸注,51例輸注紅細胞。共輸注67.5U,平均輸注紅細胞1.5U(67.5/51,只進不舍)。51例均選擇獻血員Lewis表型為Le(a-b-)的紅細胞,采用鹽水試管法、凝聚胺法和卡式抗人球蛋白法三種方法進行交叉配血。配合性輸注后無輸血不良反應或輸注無效發(fā)生。
3討論近年來,不規(guī)則抗體篩查中Lewis抗體檢出率不斷上升[7-8],但以往輸血理論認為Lewis抗體大多沒有臨床意義,相容性輸血即可。本研究發(fā)現(xiàn)12例IgG型或IgG+IgM型Lewis抗體,在37℃下仍具有反應活性,所以Lewis抗體的臨床意義值得進一步探討。在相容性輸注的基礎(chǔ)上,應選擇對應抗原陰性的紅細胞輸注,可有效避免輸注無效或者輸血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本實驗發(fā)現(xiàn)147例Lewis抗體中,單純IgM型135例占91.8%(135/147),IgG型或IgG+IgM型Lewis抗體12例占8.2%(12/147),這與文獻報道[9]相比,IgG類抗體明顯增多。血型檢測中發(fā)現(xiàn)的38例Lewis抗體中,有25例(占65.8%,25/38)是由于O細胞凝集導致的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所以臨床工作中應重視O細胞凝集,進行鹽水交叉配血或開展鹽水抗體初篩試驗。本實驗抗Leb抗體檢出率34.7%(51/147),血型檢測抗Leb抗體68.4%(26/38),抗Leb抗體檢出率也明顯高于文獻報道[6],其原因可能為ABO試劑紅細胞上面有Leb無Lea抗原所導致??ㄊ娇贵w初篩中微柱凝膠凝集強度≤1+者有64例占63.4%(64/101),操作不當或?qū)嶒炍廴镜缺贿z漏或判讀為假陽性而忽視,導致Lewis抗體漏檢率高達28.5%(42/147)。
卡式抗體篩選是交叉配血試驗前的主要試驗之一,以測IgG類不規(guī)則抗體為主,僅有部分高效價IgM類不規(guī)則抗體可影響卡式結(jié)果。本實驗中卡式抗體篩查中凝集強度≤1+者有64例占63.4%(64/101),且其反應很弱極容易造成漏檢。凝聚胺法與卡式抗人球蛋白法是目前各個醫(yī)院里普遍運用的兩種交叉配血方法,但各有利弊:凝聚胺法簡便快速,容易漏檢低效價抗體[10],對Rh系統(tǒng)抗體較敏感,對Kell系統(tǒng)抗體不敏感;卡式抗人球蛋白法操作簡單規(guī)范,敏感穩(wěn)定,但其耗時長且易受IgM抗體或其他雜質(zhì)干擾。交叉配血作為臨床安全輸血的最有力保障,應采用多種介質(zhì)的交叉配血方法[11],避免因不規(guī)則抗體漏檢導致的溶血性輸血反應,最大限度地保證臨床輸血安全有效。對已經(jīng)檢出特異性抗體患者的輸血,應選擇該抗體對應抗原陰性的紅細胞進行相容性輸注,可有效減少臨床輸血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降低和預防臨床輸注無效。
總之,臨床應重視Lewis血型系統(tǒng)抗體的檢出,該抗體的存在不僅干擾血型及交叉配血試驗,可影響臨床輸血效果,對臨床輸血安全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對于血清學法檢出Lewis抗體患者,應給予相應抗原陰性的紅細胞輸注。同時應盡可能采用三種介質(zhì)交叉配血方法來保障臨床輸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