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世鵬
【關鍵詞】黨報;脫貧攻堅;新聞宣傳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局出發(fā),提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立即行動起來,圍繞脫貧攻堅這一歷史使命打響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脫貧攻堅戰(zhàn),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的新篇章。在這場影響廣、意義大的全黨全國中心工作中,新聞媒體也肩負著重要的輿論引導職責使命。池州日報社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習近平新聞輿論工作重要論述精神,把脫貧攻堅新聞宣傳報道工作作為報社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規(guī)定動作,創(chuàng)新自選動作,采取有力措施強力推進脫貧攻堅新聞宣傳報道工作,做到了報紙有文字、報道有深度、新媒體有展示,起到了很好的脫貧攻堅新聞宣傳報道效果,有力營造了全市脫貧攻堅輿論宣傳的濃厚氛圍,激發(fā)了黨員干部群眾投身脫貧攻堅事業(yè)的激情,推動了脫貧攻堅工作不斷深入開展,發(fā)揮了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
(一)提高站位強宣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脫貧攻堅這項極端重要的中心工作中,池州日報社黨組、編委會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關于做好脫貧攻堅新聞宣傳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不折不扣抓好貫徹落實,確保脫貧攻堅新聞宣傳工作輿論導向正確、宣傳報道有力、報道內容出彩,體現出濃厚的地域特色,對總結成績、鼓舞干勁起到黨報應有的作用。
(二)建立隊伍強宣傳
池州日報社明確提出把做好脫貧攻堅新聞宣傳工作作為報社當前乃至今后一個時期新聞宣傳工作的中心任務,形成了由黨組書記、社長及總編輯、編委會主任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相關部室全力抓,每名編輯記者都是脫貧攻堅宣傳員的工作格局。報社將脫貧攻堅新聞宣傳工作列入報社年度工作要點,定期加強總結調度。編委會每月對脫貧攻堅新聞宣傳工作進行部署安排,下月進行分析總結,確保了脫貧攻堅新聞宣傳工作長流水、不斷線,保持了宣傳的頻度和效應。同時,采取一次采集、多次生成的融合報道方式,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分工明確,協同作戰(zhàn),既推出深度報道等傳統方式,又推出H5等新傳播方式,增強了宣傳效果,提升了社會人群對黨報報道的關注,為全市脫貧攻堅工作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
池州日報社以脫貧攻堅新聞宣傳工作為著力點和突破口,加強報道力量,加大報道力度,創(chuàng)新報道方式,切實發(fā)揮黨報在脫貧攻堅新聞宣傳工作中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創(chuàng)新提升黨報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
(一)宣傳扎實深入,扶貧氛圍濃厚
一是做好常規(guī)宣傳。報社除了及時刊發(fā)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中央關于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會議、部署,脫貧攻堅相關政策法規(guī)、脫貧攻堅知識問答等以外,還按照市扶貧開發(fā)工作領導小組的要求,根據脫貧攻堅不同階段擬定宣傳重點,做好宣傳報道策劃,組織記者深入采訪。二是開設專欄專題。在《池州日報》開設“決勝脫貧攻堅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戰(zhàn)——記者走基層”專欄,在池州新聞網APP“池州新聞”、池州日報微信公眾號、池州新聞網開設專題,同步及時轉載報紙相關報道,定期刊發(fā)脫貧攻堅稿件。報社旗下池州新媒體中心圍繞脫貧攻堅開展專題宣傳。三是深入組織采訪。開展主題集中采訪和自由分散采訪相結合的采訪活動,從脫貧攻堅領域先進典型代表和產業(yè)脫貧、易地搬遷、健康扶貧等重點扶貧領域入手,開展深入采訪報道,在脫貧攻堅一線抓“活魚”,通過脫貧攻堅報道講述池州脫貧攻堅故事,全方位、多角度地宣傳了全市脫貧攻堅的措施和成就。四是轉發(fā)中央省級媒體報道。及時在報紙、新媒體轉發(fā)中央、省級媒體刊發(fā)的脫貧攻堅的相關報道。先后轉發(fā)了《脫貧攻堅看中國:扶貧減貧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成就”》《脫貧攻堅獎獲得者姜業(yè)蘭:畢生積蓄修出村民致富路》《郝福滿:全國脫貧攻堅獎促進新知識新舉措推廣到世界》《脫貧攻堅接下來怎么干?十九大5句最新提法告訴你》等報道,使黨和政府的聲音和先進脫貧典型事跡在本地更好地傳播。
(二)發(fā)揮融媒體特色優(yōu)勢,實行立體化宣傳
在報紙宣傳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融媒體中心的宣傳陣地作用,加強新媒體宣傳。如池州日報微信公眾號刊發(fā)的《棒!池州這項工作被國務院扶貧開發(fā)領導小組辦公室點贊》《池州脫貧攻堅工作做得如何?這場新聞發(fā)布會說的明白!》《池州脫貧戰(zhàn)役多措發(fā)力》等報道在微信朋友圈得到廣泛傳播。不少讀者在公眾號留言評論或點贊,盛贊脫貧攻堅領域的成績和亮點。
(一)加強對接合作
共同開展活動。池州日報社與池州市扶貧辦、市攝影家協會聯合舉辦了池州市首屆“我眼中的脫貧攻堅”攝影大賽。該活動共收到參賽作品1076幅,展示了全市各地團結一致、開拓進取、奮力推進脫貧攻堅的精神風貌和良好成效。
共同開設專題。近年來,在池州各個脫貧攻堅的主戰(zhàn)場上,涌現出一批不等不靠、自強自立、苦干實干的脫貧典型。池州日報新媒體全矩陣推送由池州日報社、市扶貧辦聯合制作的系列微視頻《脫貧記》,講述令人振奮的脫貧故事。系列微視頻《脫貧記》專題共刊發(fā)了《愛好書法的他失去右臂,用左手實現了夢想》《小伙是個盲人,卻在網絡上“淘寶”》《池州這個扶貧干部在朋友圈干這事,你一定想不到》等多篇報道,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綜合展示了脫貧攻堅一線的生動故事。
(二)加強重大典型宣傳報道
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做好脫貧攻堅典型宣傳對于營造脫貧攻堅工作濃厚氛圍具有重要意義。池州日報社以脫貧攻堅典型宣傳為引領,選樹了一批基層一線典型,極大鼓舞了一線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精氣神。
2017年10月,李朝陽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獎貢獻獎”,并參加了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報告會。在5名作報告的獲獎者代表中,他是唯一一名駐村干部。《池州日報》對他進行了長期跟蹤采訪報道。2018年4月14日《池州日報》頭版頭條以《從一個“下馬威”到“一萬個舍不得”——289個紅手印留下“扶貧書記”》為題刊發(fā)長篇通訊,講述了李朝陽為了脫貧事業(yè)多次連任的故事,引發(fā)讀者強烈反響。
2019年3月10日,才過40歲生日的青陽縣林業(yè)局駐新河鎮(zhèn)向陽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長施德鵬,在經過一期化療后,倒在了扶貧路上,留下自己未盡的扶貧事業(yè)。2019年3月25日《池州日報》頭版頭條刊發(fā)《不忘初心 一心“向陽”——記青陽縣林業(yè)局駐新河鎮(zhèn)向陽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長施德鵬》報道,深情講述了施德鵬生前為扶貧事業(yè)鞠躬盡瘁的崇高精神。
(三)宣傳脫貧攻堅特色做法
在新一輪脫貧攻堅中,池州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脫貧攻堅決策部署,立足本地實際,集中財力、物力、人力,圍繞“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等熱點問題對癥下藥、精準發(fā)力,實現首戰(zhàn)首勝。為總結宣傳成績,2017年9月8日《池州日報》作了題為《戮力同心打“硬仗” 對癥下藥斬“窮根”——看池州如何推進脫貧攻堅》的專題報道,介紹了池州經驗做法。
在貴池區(qū)青年創(chuàng)業(yè)者協會,會員之間爭相曬起了扶貧幫困“成績單”:有幫助困難群眾“賣棗”、提供棗樹種植技術培訓的企業(yè)家高麗;有帶著村民養(yǎng)螞蟥,不僅教技術還負責回收的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者劉宏;還有建設扶貧車間,積極吸納困難群眾就業(yè)的祺祥服飾公司……為了總結“協會幫扶”的經驗,2018年7月28日《池州日報》刊發(fā)了《貴池青年創(chuàng)業(yè)者協會“整會幫扶”力量大》的報道,引起了許多社會組織的關注。
(四)加強媒體融合報道
報社高度重視脫貧攻堅融合報道,既抓好平面媒體《池州日報》的宣傳報道,也重視新媒體平臺的宣傳報道,努力從內容、形式、渠道、平臺入手,狠抓內容生產、創(chuàng)新表達語態(tài)、拓展傳播渠道,切實提升新聞宣傳的時、度、效,增強報道的傳播力、影響力和感染力,構筑起脫貧攻堅報道的融合報道新優(yōu)勢。
(一)報道深度有提升空間
脫貧攻堅工作點多面廣,責任重大,各級各部門及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積極參與其中,發(fā)生和涌現了許許多多的故事,很多故事具有很強的新聞宣傳價值。要想更好地講好脫貧攻堅故事,離不開深入的采訪,廣大新聞工作者要深入基層,深入困難群眾家中蹲點采訪,力爭挖掘出更多脫貧攻堅的好新聞。
(二)加強宣傳成果運用
目前黨報雖然進行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同步宣傳脫貧攻堅工作,但地方黨報在宣傳中與中央級、省級媒體的聯動作用發(fā)揮還不夠,對于重大典型的宣傳推介還存在地域局限性。
(三)重點報道仍需不斷加強
報道的數量和質量均有所保證,但重點報道仍有空間可深入。要積極組織動員新聞工作者采訪創(chuàng)作更多重點報道,力爭在重點報道上出新出彩。
新的時代,新的征程。在當前脫貧攻堅已到了攻堅拔寨的關鍵時期,黨報和黨報新聞工作者要牢記使命,不忘初心,自覺在脫貧攻堅一線“走轉改”,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寫出更多脫貧攻堅好報道,用生動的筆觸記錄和展現各地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
(作者:池州日報社記者)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