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幾年,齊魯書社聽到了一些質疑的聲音。委婉的表述是:齊魯書社圖書太小眾、市場影響力不足;此外,有人干脆把齊魯書社和教輔出版社劃等號。值此齊魯書社建社40周年之際,我們應該在更深的層面對齊魯書社實事求是作出客觀的評價。
【關鍵詞】齊魯書社;守正創(chuàng)新;全民閱讀;知識服務
最近幾年,齊魯書社聽到了一些質疑的聲音,主要是說齊魯書社這家古籍出版社有些“落伍”。但實際情況是,齊魯書社只是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環(huán)境中采取了更加務實的策略,進行了更加符合自身實力的探索而已。具體地說,齊魯書社要尋求更為寬廣的發(fā)展道路,要網羅更為優(yōu)秀的作者資源,前提是堅守自我——堅守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主體性,盲目跟風的做法不足取。
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到現(xiàn)在,世界越來越需要中國發(fā)言、越來越重視中國理念,而中國的理念深深扎根于中國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中。在中華文明眾多優(yōu)秀品質中,仁愛、開放、忠勇、節(jié)儉、多元化、敢擔當、工匠精神、尊賢尚德、融會貫通、與時俱進是經常被提到的,基本都能在齊魯大地找到源頭,而齊魯書社對這些寶貴的資源給予了一定的重視。
以《儒藏精華》《宋代浙東學派經學思想研究》《金剛經講義》和《中國道學論綱》以及“道教學譯叢”為代表的一批力作,梳理了中國傳統(tǒng)哲學儒釋道的基本理念和根本精神,為呈現(xiàn)中國歷史沉淀的優(yōu)秀品質作出了貢獻?!丁词酚洝等毡竟抛⑹枳C》《四書本義官話》《德國普魯士圖書館藏晚晴直隸山東縣級輿圖整理研究(上下)》等作品,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西方文化融通的代表,證明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既能讓傳統(tǒng)“走出去”、也能把西方優(yōu)秀文化“引進來”,表明了中國的多元發(fā)展理念不僅局限于經濟、社會領域;而《中華智慧精華》《齊文化理念·美德·精神》《齊文化與稷下學論叢》,則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何以具備兼容并蓄這一特點進行探源的代表作。尊賢尚德、力倡節(jié)儉的傳統(tǒng),在《半部〈論語〉治天下——孔子談領導力》《王安石的政治足跡》《墨子訓釋》中被充分挖掘;工匠精神的美德,在《四庫提要叢訂》《全明散曲(增補版)》《昨非庵日纂譯注一集(上下)》中俯拾皆是;《〈孟子〉七篇解讀》打破原先詮釋《孟子》的路數,由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對《孟子》一書的思想進行專門研究;鄭連根先生的《極簡中國史》和楊海文先生的《孟子的世界》都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即為大眾讀者升華歷史觀、提供研究問題的方法和視角,在碎片閱讀時代與時俱進。
齊魯書社歷經40年的發(fā)展依然保有活力,不只體現(xiàn)在上文所列舉的傳承文脈的精品書。比如《加強魯版圖書宣傳,全面建設書香山東》榮獲山東全民閱讀主題征文一等獎,《黃河三角洲生態(tài)環(huán)境史(上下)》著眼于生態(tài)保護事業(yè),兩者都在一定程度主動擔當起“智庫”的角色;再如面對知識服務大潮,齊魯書社既有首席編輯賀偉先后解讀《周易》《壇經》的網絡直播,也有《古籍與學術圖書將走上知識服務道路》這樣的理論探索。
有些人對齊魯書社的批評是誠懇的,其觀點主要是兩類:一是作者資源。齊魯書社失去了許多作者資源,他們大多是耄耋古稀的權威學人,而許多新的作者資源日益向北上廣集中。二是圖書定位與讀者需求。在“全民閱讀”興起之前,齊魯書社經常出版比較高大上的學術、古籍圖書,好書難懂于是很難有市場;而在“全民閱讀”興起和讀者需求提高后,齊魯書社出版的通俗、普及類讀物,又不具備很強的競爭力。這兩類問題的確是齊魯書社發(fā)展到現(xiàn)在遇到的瓶頸,要想轉變非一日之功、非一社之力,先要解決閱讀理念問題,茲不贅述。
宋代大儒張載的“橫渠四句教”言猶在耳:“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彼木駥嵸|迫切需要我們今天的出版人去傳承和修復。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深入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guī)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chuàng)新,讓中華文化展現(xiàn)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新時代的到來,是齊魯書社走過40年之后迎來復興的最佳時機。
綜合以上情況,相信廣大讀者已經可以得出結論:齊魯書社并沒有脫離時代步伐,而是一直秉持著守正創(chuàng)新的宗旨,在堅守中尋求新突破。
【參考文獻】
[1]王皓淼.古籍出版社更要筑牢堤壩、堅定導向[J].文化產業(yè),2018(04).
[2]王皓淼.加強魯版圖書宣傳,全面建設書香山東[J].山西青年,2017(14).
[3]王皓淼.古籍與學術圖書將走上知識服務道路[N].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8-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