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掛牌成立,如何探索文旅融合模式成為了公共圖書館界的一大課題。在近年來公共圖書館所探索的文旅融合路徑上,研學旅游、民宿圖書館、網紅圖書館是典型實踐代表,這些成功的實踐探索,助推了文化與旅游事業(yè)的雙發(fā)展,也為我國公共圖書館未來的文旅融合積累了經驗。在未來的發(fā)展中,公共圖書館需要處理好公共圖書館的公益性與商業(yè)性、基本服務與延伸服務等基本關系。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文旅融合;研學旅游;網紅圖書館;民宿圖書館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9015
Abstract With the formal establishment of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Tourism, how to explore the integration model of cultural travel has become a major issue in the field of public libraries. In recent years, on the path of communication fusion explored by public libraries, research tourism, homestay Library and web star library are typical practical representatives, and these successful practical explorations have helped to promote the doubl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tourism, and have also accumulated experience for the futur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public libraries.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ublic libraries need to deal with the ba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welfare and commercial, basic services and extended services.
Key words public library; communication fusion; research tourism; web star library; homestay library
2018 年3 月17 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合并國家文化部和國家旅游局的機構改革方案順利通過,文旅合并正式步入實施階段。2018 年4 月8 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掛牌。至此,國務院關于組建文化和旅游部的機構改革舉措正式落地,“詩與遠方”終于走到了一起并起航遠行。在這一新時代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如何走文旅融合路徑成為了公共圖書館人關注與思考的問題。早在1985年,伍永仁[1]就提出了“組織讀者旅游 搞活圖書館工作”的設想,盡管這一設想的提出已經有一定的實踐基礎,但也與當時社會改革開放浪潮有關,說明我國圖書館學人已有了將圖書館與旅游融合的思想萌芽。1995年,王世偉[2]在其《論圖書館旅游功能的發(fā)揮》一文中論述了圖書館與旅游六大要素與三大資源體系的關系,并提出了發(fā)揮圖書館旅游功能的一些構想。此后,關于圖書館與旅游的學術研究一直未曾間斷,實踐領域也有著不斷的探索,尤以近年來對傳統(tǒng)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的民宿圖書館、網紅圖書館、研學旅行等為代表,對于今后公共圖書館文旅融合的發(fā)展具有很大的啟示意義。本文概述了這些公共圖書館文旅融合的典型實踐,分析了其價值及對公共圖書館未來文旅融合發(fā)展的啟示之處,最后提出了若干發(fā)展建議。
1? ?研學旅游:讓文旅融合成為一種學習方式
研學旅游又稱游學,但它不是單純的旅游,也不是單純的學習或研究,而是一種貫穿了學習、觀摩、交流和游覽等內容的教育方式,符合現代教育和旅游發(fā)展的新趨勢,在當前文旅融合背景下也具有發(fā)展與實現的環(huán)境基礎。在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學校在節(jié)假日或周末組織在校學生到圖書館開展豐富活動是最常見的一項研學旅游活動,在校學生們也會通過暑期學校、夏令營、社會義工、打工、圖書館活動和旅行等方式度過暑假。近年來,在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背景下,我國各地公共圖書館也掀起了一股研學旅游熱,各地的少兒圖書館組織在校學生到圖書館已成為一項基本活動,如湖北省圖書館、太原市圖書館、濟南市圖書館等大型公共圖書館也根據自身的館舍結構與館藏特點,舉辦了如戶外拓展活動、綠色環(huán)保等內容或主題的研學旅游活動。如2018 年11 月4 日,湖北省圖書館和湖北省環(huán)保宣教中心聯(lián)合舉辦了“童之趣”趣味科普季“同一個地球”戶外拓展活動[3]。在公共圖書館舉辦的研學旅游活動中,當屬國家圖書館的“閱讀之旅”項目最受關注和影響廣泛。
國家圖書館組織的“閱讀之旅”項目是一項將閱讀、旅行、理論學習和社會實踐相結合、促進深度閱讀的閱讀體驗式研學旅游活動?!伴喿x之旅”項目始于2011年4月23日,在當天舉辦的“閱讀之旅·北京中軸線”活動中,著名地理歷史學家、北京地理學會副理事長朱祖希先生結合其著作《營國匠意——古都北京的規(guī)劃建設及其文化淵源》的內容,帶領30位讀者,沿著永定門到鼓樓7.8公里的“北京中軸線”,探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刻內涵,體味古都北京的無窮魅力[4]。作為本次研學旅游的導師,朱祖希先生一路為大家深入講解了永定門、天壇、正陽門、故宮、景山、鐘鼓樓的歷史文化知識,并登上鼓樓眺望中軸線,加強了大家對于北京中軸線的宏觀認識。行程結束后在鼓樓附近的咖啡館舉辦了沙龍活動,參與者們交流了一天的游學心得,“高度肯定了書齋內的潛心閱讀與實際考察研究相結合的讀書方法”[5]。
國家圖書館“閱讀之旅”的創(chuàng)意提出和成功實踐,既為全國公共圖書館的文旅融合提出了一條借鑒之路,也為研學旅游創(chuàng)意項目的后續(xù)開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2018年8月3日,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典籍博物館)主辦、海淀區(qū)旅游發(fā)展委員會支持的“文旅·融合·創(chuàng)新——首屆海淀區(qū)研學旅游季”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及研學旅游推介會在國家圖書館舉辦。2018年11月9 日國家圖書館又舉辦了“文旅·融合·創(chuàng)新——首屆海淀區(qū)研學旅游論壇”,與會人員圍繞研學旅游相關政策解讀、研學旅游設計、師資培訓等內容展開交流討論,共同探索研學旅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道路。研學旅游項目通過教育、交流的方式闡釋了旅游勝地的文化內涵,在既發(fā)揮公共圖書館具有的教育、文化、交流功能的基礎上,也展現了潛在的旅游功能,印證了二十多年前王世偉提出的圖書館也具有旅游功能這一超前認識,讓圖書館相信探索文旅融合的路徑,既有時代的驅動,也有自身功能的整合發(fā)展需求。
2? ?網紅圖書館:吸引游客走進圖書館
新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發(fā)展,我國政府對圖書館事業(yè)日漸重視,一批又一批建筑規(guī)模宏大、設計獨到的圖書館在社交媒體影響下成為“網紅圖書館”。網紅圖書館的出現,一方面得益于當前社交媒體的發(fā)展,另一方面則說明了當代人對于文化及圖書館事業(yè)的關注。
在社交媒體更新迭代的過程中,網紅圖書館也在不斷產生與消失,如在微博時期因一句“乞丐可以進圖書館”而網紅了時任杭州圖書館館長的褚樹青,并帶動了杭州圖書館成為當時業(yè)界炙手可熱的網紅圖書館。隨著自媒體進入到一個多元發(fā)展時代,以及更多圖書館建筑的落成使用,新一批網紅圖書館也相繼出現,如第二期國家圖書館、秦皇島三聯(lián)書店海邊公益圖書館、揚州鐘書閣、北京懷柔“籬苑書屋”、著名音樂人高曉松創(chuàng)辦的雜書館及曉書館等。從文旅融合的視角來看,天津濱海新區(qū)文化中心圖書館是網紅公共圖書館的典范,其不僅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進一步樹立了時尚的當代圖書館建筑刻板形象,也為未來公共圖書館的文旅融合實踐有所啟示。
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圖書館是由濱海新區(qū)塘沽圖書館、漢沽圖書館、大港圖書館、塘沽少兒圖書館以及漢沽少兒圖書館經過體制整合而成,館舍位于天津市濱海新區(qū)文化中心,由荷蘭MVRDV建筑事務所與天津市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建筑分院合作設計,建筑面積33700平方米、地上5層地下1層,設計藏書總量120萬冊。濱海圖書館以獨特的“書山”造型取勝,自于2017年10月1日開放以來就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2017年10月12日,新浪微博網站上出現了第一條關于該館的轉發(fā)過萬的微博,隨后十月底該館在微博上引起熱議,《人民日報》、央視新聞、頭條新聞、《環(huán)球時報》等官方媒體相繼發(fā)出與該館相關的內容,隨后更得到英國《每日郵報》關注,并將它稱為全球“終極圖書館”(ultimate library)。僅開放10天訪問量便超20萬人次,日最高訪問約32000人,2018年春節(jié)期間共接待讀者69673人次[6]。開館至今,濱海新區(qū)圖書館在網絡的熱度不減,很多服務都需要提前預約,爆滿的讀者中也不乏來自游客。據圖書館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春節(jié),圖書館就接待京津冀游客69673人次[7],開館不到一年,便接待180余萬游客,無以倫比的建筑也讓其榮登美國《時代周刊》“2018年最值得去的100個地方”榜首[8],形象的詮釋了“詩與遠方”的完美融合體。網紅圖書館的產生,讓圖書館成為了一個城市的名片,也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實地參觀,在一定程度上為圖書館更深入的文旅融合帶來了契機。
3? ?民宿圖書館:“圖書館+民宿”的深度融合
隨著當代社會的消費進入到強調個性化、小眾化時代,人們的旅游消費也已不再是過去的觀光、旅游、購物、休閑、娛樂,而是更加強調和追求文化品味、藝術情懷、民族特色,體驗旅游與情懷旅游開始盛行。同時,隨著國家提出振興鄉(xiāng)村戰(zhàn)略,并出臺《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yè)改革發(fā)展的若干意見》等文件明確提出要大力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到農村去旅游越來越受到游客的青睞。為了進一步鼓勵農村旅游,振興農村經濟,國家也自2015年以來密集出臺了相關發(fā)展指導文件。其中,民宿是國家所倡導的旅游住宿新業(yè)態(tài),如2015年發(fā)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fā)展生活性服務業(yè)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若干意見》首次倡導鼓勵發(fā)展民宿客棧等新興住宿業(yè)態(tài),國家發(fā)改委等10個部門制定《關于促進綠色消費的指導意見》(2016)中將政府對民宿的支持工作作為政府重點工作。各地相繼頒布地方管理辦法和補貼扶持方案,如浙江省杭州市政府對發(fā)展民宿旅游的最高資金補貼達100萬元[9]。由此可見民宿將在未來的旅游產業(yè)中具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Α?/p>
圖書館人看到了民宿產業(yè)的光明未來,并嘗試將圖書流動站等圖書館服務站點搬進了民宿,為游客搭建了一個個閱讀、交流、休閑的平臺,也進一步縮短甚至解決了圖書館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受到民宿、游客的歡迎與好評。目前已有浙江省岱山縣圖書館的“書屋+民宿”、浙江省桐廬圖書館的“書吧+民宿”、重慶市渝中區(qū)圖書館的“24小時城市書房”等“圖書館+民宿”融合模式,為當地乃至全國的文旅融合發(fā)展添加了新動力。在全國各地的“圖書館+民宿”融合模式中,尤以浙江省云和縣公共圖書館的“民宿+閱讀”項目最為典范。
“民宿+閱讀”項目是自2015年以來,浙江省云和縣圖書館根據當地民宿多、游客閱讀需求旺盛的特點,大力發(fā)展民宿書吧,利用“你點書我買單”的形式,通過新購、流通兩種方式相繼建成了“云上5天”“茶舍生香”“云棲書咖”“e創(chuàng)園”“崖壁仙居”“牧云居”等多家滿溢書香的民宿書吧,并定期更換新書。截至2017年6月,云和縣圖書館累計為民宿圖書館送去圖書一萬五千余冊,以滿足游客讀者的閱讀需求,書籍類目涵蓋政治、歷史、文學、藝術等方面。設計為開放式閱覽室的云棲書咖自2016年3月開始打造以來,除了少兒、文學、科技、旅游等類別的1200本圖書,還有20種雜志[10]。民宿圖書館還定時開展類型豐富的主題讀書活動,為游客讀者提供方便。如舉辦的繪本閱讀、互動游戲、藝術欣賞等親子活動,獲得了住宿旅客的一致好評。云和縣的民宿圖書館讓公共圖書館服務下沉,實現了景點外觀和文化內涵統(tǒng)一,用獨特文化魅力詮釋了旅游,也使得旅游更具吸引力,具有示范引領價值。
從民宿圖書館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價值來看,首先,民宿圖書館是圖書館與旅游深度融合的最佳契合點。自文化和旅游部成立以來,一些圖書館嘗試將圖書館分館、圖書流動站建到旅游景點,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走進旅游景點的游客沒有走進圖書館進行閱讀的時間保證。而身在民宿的游客則是旅行中最為放松、休閑的時候,和孩子、朋友、家人走進民宿圖書館,既能享受到閑云野鶴般的休閑,也能進行愜意的親子閱讀、親切交流等活動;其次,民宿圖書館尋找到了一個圖書館與社會協(xié)同發(fā)展的結合點。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提出,以及旅游新業(yè)態(tài)的形成,都需要文化的注入與跟進,民宿圖書館顯然是圖書館將服務延伸到農村,助力鄉(xiāng)村振興與文旅融合的最佳結合點;再次,民宿圖書館是圖書館空間服務發(fā)展的增長點。物理空間服務是圖書館服務的主要著力點,民宿圖書館不僅讓圖書館的服務得到了延伸,也讓圖書館的空間具有了增長點,讓處于鄉(xiāng)野之地的民宿游客有了走進圖書館享受圖書館均等專業(yè)服務的機會。
4? ?圖書館文旅融合的未來發(fā)展
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我國公共圖書館早在文化和旅游部成立之前就有了積極的探索,研學旅游、民宿圖書館、網紅圖書館等典型實踐讓業(yè)界眼前一亮,也為新時期公共圖書館的文旅融合探索積累了非常寶貴的經驗。在文旅融合的新時代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探索文旅融合有著時代的需求及廣闊的空間。
(1)在保證公益性基礎上完善以公共圖書館為中心的商業(yè)生態(tài)鏈。眾所周知,公共圖書館是國家公益文化服務機構,其所倡導的服務都以公益為基礎,這一點既在《公共圖書館法》[11]中所強調的“公共圖書館的建設由政府主導”中得到法理體現,也在《公共圖書館宣言》[12]所強調的“每一個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權利”而得到學理體現。然而在文旅融合新時代,公共圖書館則需要在保證公共圖書館公益性基礎上充分展示商業(yè)價值,如緊緊把握當前的圖書館文創(chuàng)開發(fā)機遇,開發(fā)種類豐富、內涵富有文化內涵的文創(chuàng)產品,完善以圖書館為中心的全旅游商業(yè)生態(tài)鏈,最終帶動旅游產業(yè)與文化產業(yè)的融合與發(fā)展。
(2)在保證基本服務基礎上呈現公共圖書館所具有的旅游魅力。2011年國家文化部與財政部聯(lián)合下發(fā)的《文化部、財政部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文財務發(fā)〔2011〕5號)對公共圖書館的基本服務做出了明確規(guī)定。文旅融合新時代,公共圖書館需要在保證基本服務的基礎上,通過創(chuàng)新服務構建服務觸角鄉(xiāng)野基層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打造吸引游客的設施品牌、資源品牌、服務品牌,讓圖書館不僅是一個城市、一個地區(qū)的文化名片,也是一張城市名片、旅游名片。
參考文獻:
[1]? 伍永仁.組織讀者旅游搞活圖書館工作[J].圖書館,1985(1):34.
[2]? 王世偉.論圖書館旅游功能的發(fā)揮[J].圖書館雜志,1995(6):33-34,32.
[3]? 走近環(huán)??茖W共享美好閱讀湖北啟動趣味環(huán)保科普季活動[EB/OL].[2019-01-26].http://hb.people.com.cn/n2/2017/0426/c337099-30093829.html.
[4]? 4月23日國圖舉行“閱讀之旅·北京中軸線”活動[EB/OL].[2019-01-26].http://cul.china.com.cn/2011-04/20/content_4146119.htm.
[5]? 朱祖希.樂做國圖“編外”員工[N].光明日報,2012-12-12.
[6]? 馬琳.社交媒體環(huán)境下“網紅”圖書館營銷案例探究[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8(07):40-43.
[7]? 濱海新區(qū)圖書館7天假期接待京津冀游客69673人次[EB/OL].[2019-01-2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3061380967158819&wfr=spider&for=pc.
[8]? 天津濱海圖書館登時代周刊“2018最值得去的100個地方”榜首[EB/OL].[2019-01-26].http://www.m4.cn/opinion/2018-08/1345835.shtml.
[9]? 陽小勇.民宿旅游勃興的原因[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9(2):30.
[10]? 將“圖書館”搬進民宿 云和“民宿+閱讀”玩出文旅新花樣[EB/OL].[2019-01-26].http://travel.lsnews.com.cn/system/2017/06/21/010803786.shtml.
[11]?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EB/OL].[2019-01-26].http://www.npc.gov.cn/npc/xinwen/2017-11/04/content_2031427.htm.
[12]? IFLA.IFLA/UNESCO Public Library Manifesto 1994[EB/OL].[2019-01-26].https://www.ifla.org/publications/iflaunesco-public-library-manifesto-1994.
作者簡介:鄢瑩,女,四川省簡陽市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文旅融合、圖書館閱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