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資源異質性視角下中國稀土定價權缺失本真研究

      2019-06-25 03:26袁中許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 2019年4期
      關鍵詞:定價權實證

      袁中許

      摘要?從重要而不可再生稀土資源的稀缺性價值與功能特性價值的異質性視角出發(fā),分析和提出具有突出資源優(yōu)勢的中國稀土其貿易定價權長期缺失屬于雙重性質缺失:即一般稀土定價權缺失是以犧牲資源和環(huán)境利益為代價的“絕對丟失”,而特種稀土定價權缺失為創(chuàng)造和體現(xiàn)可得性價值上的“相對迷失”。在定價權缺失狀態(tài)和價格彈性條件分析基礎上,分別根據異質成本古諾競爭理論與內生增長理論構建了兩類不同性質稀土定價權缺失的內因機理模型。進而,運用1992—2009年兩類稀土代表性產品貿易數(shù)據及相關稀土數(shù)據,先后采用動態(tài)面板GMM估計和面板RE檢驗,對中國兩類稀土對外貿易定價權缺失及內因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證實了該“雙重缺失”的理論分析判斷,并表明稀土行業(yè)低集中度和特種稀土國際專利水平落后依次為一般稀土和特種稀土貿易定價權缺失的最主要內在因素,同時,也表明扭曲的國內稀土低端消費持續(xù)增長率與進口特種稀土消費比率偏低也分別是其缺失的重要因素。因而,針對中國稀土定價權缺失性質和內因本真,為其缺失根本治理和定價權科學全面增進與獲取,并最終為維護稀土資源和價值利益及環(huán)境利益、以及在根本上促使中國稀土產業(yè)的戰(zhàn)略可持續(xù)發(fā)展和廣大稀土資源區(qū)域的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國家和政府及稀土企業(yè)首先應采取相應分而治之的措施和戰(zhàn)略。一方面,兩類稀土定價權缺失抑制的戰(zhàn)略儲備上應實施不同策略,同時,它們定價權的實現(xiàn)也應有不同的科學戰(zhàn)略目標定位。另一方面,應認清一般稀土定價權獲取的關鍵基礎和重要支撐,并把握好特種稀土定價權實現(xiàn)的關鍵和核心,此外,還應創(chuàng)新政府稀土管理。

      關鍵詞?稀土資源異質性;定價權“雙重缺失”;內因機理;實證

      中圖分類號?F06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04(2019)04-0157-11???DOI:10.12062/cpre.20180726

      自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 中國稀土國內外市場獲得了迅猛發(fā)展,

      國內稀土消費和出口對外貿易大幅增加。然而,中國稀土出口銷量占據國際主導地位的優(yōu)勢并沒有給自身稀土對外貿易帶來相應市場勢力。相反,伴隨而來的卻是具有“中國元素”之稱的中國稀土的對外貿易定價權的日漸衰弱。從2000年林河成[1]的研究到2009年劉剛[2]及孫澤生等[3]的研究,乃至2010年金名[4]的研究,均在說明中國稀土定價權嚴重缺失局面長期存在且沒有實質性改變。因而,中國稀土貿易定價權的掌握還有許多未解的深層與關鍵問題。我們知道稀土貿易定價權事關其國家資源核心利益和稀土產業(yè)戰(zhàn)略發(fā)展,為此,本文試圖探求中國稀土定價權長期缺失的本真,即真實性質與內在原因,以而發(fā)現(xiàn)推動具有中國優(yōu)勢的重要資源中國稀土的定價權缺失根本治理和定價權真正得以獲取的科學途徑。

      1?文獻綜述

      對中國稀土定價權長期缺失試圖著力一個深刻和全新的研究,有必要對已有相關文獻在稀土定價權缺失本身、缺失原因乃至抑制缺失的對策方面的研究進行概要回顧。

      首先,就稀土定價權缺失而言,多年來,中國稀土生產與供應的資源優(yōu)勢并未有轉變?yōu)榻洕鷥?yōu)勢,伴隨高速發(fā)展而來的不是高效益,而是低效益[5]。方建春[6] 及朱學紅等[7]運用市場勢力,證實所謂“中國元素”其稀土長期在全球市場上幾乎沒有市場勢力與相應定價權。Castor[8] 研究發(fā)現(xiàn),中國稀土一直以低價格滿足世界市場需求,其大多數(shù)稀土冶煉產品出口價格大約是20世紀80年代價格水平的一半。蘇文清[9]指出,雖然世界上85%~90%稀土商品是中國生產,市場份額毫無疑問屬于壟斷地位,但是中國稀土產品定價權卻長期受制于人。張魯波[10]借助中國稀土出口價格與國際價格比較,同樣得到其貿易定價權的缺失。方虹等[11]通過稀土出口收益和全成本比較得出,中國稀土出口一直在背負沉重的資源和環(huán)境代價。同時,

      王正明等[12]通過價格貿易條件與權商指數(shù)量化分析認為,中國稀土對外貿易價格近期的上升并未能夠說明其出口定價地位提高。

      其次,在中國稀土定價權長期缺失原因方面,王禮茂[13]指出,稀土定價權缺失受到國際庫存與戰(zhàn)略儲備和稀土自身需求價格彈性小的影響。黃啟等[14]及張平[15]認為中國稀土之所以被賤賣,原因在于出口產品技術含量低和過剩供給,使得供求失衡,以致價格嚴重偏離價值。袁薄等[16]提出稀土定價權缺失原因是對稀土資源重大價值認識不夠,包括環(huán)境成本在內的稀土產品定價機制亟待完善。不可忽視出口管理不到位與行業(yè)管理缺位也是稀土定價權缺失的影響因素。宋文飛等[17]

      在探討西方國家通過技術壟斷、金融壟斷實施對中國稀土定價權控制的模型機理基礎上,提出中國稀土定價權缺失的關鍵原因在于稀土出口買方壟斷的市場結構。然而,吳一丁等[18]認為供給成本過低才是稀土產品價格之所以低廉的本質原因。于左等[19]指出稀土資源和生態(tài)環(huán)境補償?shù)臋C制缺乏及政府政績考核目標錯位等多重機制的疊加導致了中國稀土定價權缺失。特別地,稀土定價權缺失伴隨著資源詛咒的荷蘭病特征一定程度呈現(xiàn),Nülle等[20]研究得出,荷蘭病并非資源富裕的必然發(fā)生。

      此外,對策方面,王禮茂指出,要擁有稀土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影響地位,就應保持對產量的控制,還必須增加科技與資金投入以提升科技水平。吳蓓蓓[21]通過經濟模型分析認為稀土定價權缺乏還與缺少第三方勢力引入有關。鄧煒[22]從國際大宗商品的貿易定價權經驗出發(fā),提出改變中國稀土定價被動局面,應加強和提高產業(yè)集中度,組建稀土卡特爾和成立稀土期貨市場。宋文飛等提出改變稀土定價權缺失,不但要征收環(huán)境稅,還要政府實施價格規(guī)制,爭取稀土的金融定價權,并建立賣方寡頭的市場結構。同時,加強稀土出口分類管理,大幅提高稀土的供給成本。另外,為應對市場波動和避免WTO規(guī)制,增強稀土定價話語權有必要建立稀土資源戰(zhàn)略儲備[23-24]。Campbell[25]和李文龍等[26]研究提出重視稀土定價在高科技產品上的國際戰(zhàn)略競爭。平新喬等[27]分析認為出口數(shù)量限制對稀土出口有效,但是,在“后配額管制”時代該方面應移至源頭控制。李振民等[28]研究提出,改善中國稀土定價權應對中國稀土交易定價機制問題、目標及解決途徑等進行系統(tǒng)性研究。陳斌彬[29]和宋益等[30]提出在WTO體制下“稀土案”中國敗訴,說明包括出口稅在內的中國稀土出口管制需要從源頭上改善。從采掘、加工和交易三個環(huán)節(jié)征收稀土資源稅,以而通過市場和法律手段達成稀土價格重構與價值回歸[31]。

      已有文獻從不同角度探討了中國稀土貿易定價權的缺失和原因,在肯定該定價權缺失的同時,也指出了其中內外多側面原因,并提出了有一定針對性和實踐參考意義的治理對策。然而,已有文獻多拘泥于定性理論分析,個別采用數(shù)理分析,且所涉數(shù)據為較短時期數(shù)據。整體缺乏貿易環(huán)境戰(zhàn)略審視,缺乏對稀土定價權長期缺失的縱向與橫向深層次透視及缺失原因機理與實證的研究,尤其缺乏根本性內因機理。特別地,由于對稀土特性和價值研究不夠深入,使得在其貿易定價權缺失的真實性質上仍處于模糊認識。這不僅影響著該定價權缺失治理的有效性,而且攸關該定價權努力方向和最終獲取,同時,制約稀土資源利益保護和價值提升及相應國家戰(zhàn)略和稀土產業(yè)繁榮發(fā)展戰(zhàn)略。事實上,在現(xiàn)實稀土生產和貿易中,已有不少跡象預示中國稀土貿易定價權缺失不應為籠統(tǒng)化的同一性質。再者,作為國內稀土消費,其對定價權缺失影響也常被忽視。所以,本研究將從稀土資源稀缺性與潛在附加值價值異質性視角出發(fā),結合客觀貿易環(huán)境,深刻揭示中國稀土定價權長期缺失的真實性質和內因,以而為其根本應對和該定價權科學戰(zhàn)略獲取,也即為稀土資源的利益合理保護、價值有效發(fā)揮和戰(zhàn)略創(chuàng)新、產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可靠理論支撐。

      2?稀土貿易定價權缺失的本質屬性及內因機理2.1?稀缺性價值與功能特性價值的異質性視角下稀土貿易定價權的雙重缺失??(1)稀土產品在稀缺性價值與功能特性價值的異質性下的兩類劃分。在市場交換中,產品的稀缺性會通過供求關系得到反映。通常,高稀缺性產品能夠獲得較高市場評價,這種稀缺性價值最終由較高市場售價來體現(xiàn)。正像李松齡等[32]所提出,也只有在勞動價值理論的使用價值中引入稀缺性特征,才能客觀反映市場條件下生產者利潤最大化與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偏好。所以,產品稀缺性在真實意義上代表著產品的對應特殊價值。同樣,產品的功能特性也是產品價值體現(xiàn)的一個重要方面。于連生等[33]在探討自然資源產品價值中研究認為產品功能是產品價值以至產品貨幣價值的重要變量。產品如果具有特殊或較多功能,不僅預示它含有更多更好的效用,還意味著它會有潛在高附加值。因而,產品的功能特性自然亦應有其不同尋常的價值。

      從上述稀缺性價值與功能特性價值理論分析可以看出,稀缺性和功能特性是影響和衡量稀土資源異質性的重要方面。由此,面對品質多樣和來源復雜的礦藏資源性稀土從元素上而言共十七種,我們借助其稀缺性與功能特性作出類別性質區(qū)分(見表1)。我們把那些稀缺性相對普通、功能數(shù)量較少、功能特性所決定潛在附加值空間有限的稀土稱為一般稀土,其包括鑭、鐠、鈰、鈧、鉺、釹、鐿、釔這八種稀土元素對應的稀土產品。與之相對應,而把那些擁有有突出稀缺性、或者具備高功能性質有著潛在巨大附加值的稀土稱之為特種稀土產品,其包括釓、銪、鏑、釤、鈥、鋱、钷、镥、銩這九種稀土元素分屬的稀土產品。

      (2)稀土產品異質性類分下中國稀土貿易定價權缺失之“雙重缺失”的本質屬性。通過前述分析,大體上可以認為中國稀土的對外貿易定價權整體上是長期缺失。按照一般稀土產品和特種稀土產品分類,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中國稀土貿易定價權的缺失根本謂之“雙重缺失”。并且這兩類定價權的缺失有著不同的缺失性質、歷史背景和內在表現(xiàn)。

      就中國一般稀土而言,由于稀土到處大量亂采濫挖,造成供過于求,同時,眾多企業(yè)惡性競爭,致使一般稀土產品被長期嚴重“賤賣”而失去定價權[4]。雖然在一般稀土被“賤賣”中稀土生產企業(yè)本身并未虧本,甚至還贏得了所謂額外收益,但是遭受損失的是國家與社會成本。企業(yè)是按接近生產邊際成本出售一般稀土產品,然而稀土資源產品包含有資源所有權價值和環(huán)境成本價值,所以一般稀土產品實際價值應由體現(xiàn)社會邊際成本的影子價格來體現(xiàn)[34]。當然,中國一般稀土產品的定價權缺失離不開中國所處的資源非市場化環(huán)境,從產品價格的價值內容上可以看出,該一般稀土出口定價權缺失屬于實際利益上“絕對性質的缺失”。

      與此同時,中國的特種稀土在利益驅動和資金盲目涌入下,企業(yè)短視生產經營和產品過度供給導致價格不斷下滑,進而落入定價權長期更嚴重缺失的困境。期間,特種稀土產品雖憑借相對一般稀土產品而具有高稀缺性或高功能特性的特殊價值優(yōu)勢賣出了較高價格,除生產經營成本外 ,一定程度上還能夠補償資源所有權成本與環(huán)境費用成本,但是與其自身的應有價值或潛在價值相比,現(xiàn)實價格差距甚遠。從內在表現(xiàn)來看,特種稀土定價權的缺失一方面像Reynolds[35]所分析的那樣,資源產品由于容易開采下大量的市場提供而給人以稀缺性下降的印象,由此迷失了稀缺性價值。另一方面,由于中國稀土企業(yè)普遍缺乏研究創(chuàng)新,所以面對外國專利權壟斷,致使中國特種稀土也難以創(chuàng)造高附加值產品[15]。其實,最重要的問題還在于中國特種稀土的定價能力或缺。Dutta等[36]研究指出,企業(yè)要想獲取競爭優(yōu)勢和產品價格租金,就必須提升以資源為基礎的定價能力,即運用資源發(fā)展其它企業(yè)難以模仿和交易及其用別的資產替代的能力,為企業(yè)產品創(chuàng)造價值,同時,投入資源提高對創(chuàng)造價值的消費認同的評價能力。因而,中國特種稀土貿易定價權缺失實質上是一種價值上“相對性質的缺失”。透過歷史背景不難感知,這種缺失實際是與中國長期的模仿創(chuàng)新環(huán)境相伴而存。

      2.2?稀土貿易定價權雙重缺失的狀態(tài)及其價格彈性條件分析??事實上,不難發(fā)現(xiàn)無論特種稀土或一般稀土,其定價權缺失都對應于各自特有的狀態(tài),而且均直接關聯(lián)于本身供給價格彈性或需求價格彈性。

      不妨假定稀土產品通常價格構成為PRU=CY+CRE+VR+VPSF,其中,CY、CRE、VR和VPSF依次表示稀土產品的生產成本、資源環(huán)境成本、稀缺性價值以及潛在特殊功能價值。同時,若忽略一般稀土產品的稀缺性價值和潛在特殊功能價值,則其真實價格為PGR=CY+CRE。而特種稀土產品的真實價格為PVR =CY+CRE +VRH+VPSFH, 其中,VRH、VPSFH分別為特種稀土產品現(xiàn)實可獲得的高稀缺性價值和高潛在特殊功能價值。

      設:NGSPU 、NGSPD分別為一般稀土產品向上、向下供給價格彈性,則在外部需求既定下,一般稀土產品出口貿易顯示 │ NGSPU │>1, │ NGSPD│→0 , 此時,一般稀土產品處于低價格位陷阱,即PGL=CY+CREL,其中,CREL為嚴重擠壓的資源環(huán)境成本。由此,其價格與真實價格差為ΔG=PGR-PGL=CRE-CREL。由于環(huán)境和資源成本缺少內化約束,所以低價格位以損害這兩方面的成本為代價。也即一般稀土定價權表現(xiàn)為在資源與環(huán)境成本利益上的“絕對丟失”。

      設:NVDPU、NVDPD分別為特種稀土產品的向上、向下需求價格彈性,則在對外供給既定下,特種稀土產品對外貿易呈現(xiàn)│ NVDPU │→0, │ NVDPD│>1 , 此時,特種稀土產品處于低價值位陷阱,即PVL=CY+CRE+VRL+VPSFL,其中,VRL、VPSFL分別為特種稀土產品遭受低估的稀缺性價值及潛在特殊功能價值。 那么,其價值與真實價格差為ΔV=PVR - PVL=( VRH -VRL)+(VPSFH-VPSFL)。故而,特種稀土對外貿易定價權表現(xiàn)為在稀缺性價值和潛在特殊功能價值上的“相對迷失”。

      2.3?稀土貿易定價權雙重缺失的內因機理

      又是什么原因導致該“雙重缺失”的價格彈性條件發(fā)生?這無疑涉及其內因探索與分析。

      (1)一般稀土貿易定價權絕對缺失的內因機理。 ①一般稀土貿易定價權缺失內因機理描述。對于一般稀土而言, 其貿易定價權缺失的供給價格彈性條件, 緊密相關于產業(yè)集中度。Leith 等[37]通過對美國1959—1996年間制造業(yè)考察研究,得出產品市場價格與產業(yè)集中度保持緊密一致。集中度大小直接影響乃至決定產品價格高低。Domowitz 等[38] 借助對284家產業(yè)的長期數(shù)據分析,指出撇開需求波動,通常的狀況是產品成本和產業(yè)集中度之間存在正向關系。即當產品邊際成本上升時,產業(yè)集中度會隨之提高以作出積極回應。其中,產業(yè)集中度對產品成本的反應,緣于企業(yè)的贏利意識。而產品價格對集中度的敏感,出自由此導致的變化的市場勢力。因此,在資源產權成本與環(huán)境成本被忽視的情況下,一般稀土產品成本基本上僅含蓋有生產成本,這等同于給生產企業(yè)提供了以社會資源環(huán)境成本為讓利的利潤空間,使得企業(yè)因無需承擔社會成本和不必重視規(guī)模效率而失去壓力和動力,從而也就呈現(xiàn)出企業(yè)分散經營,造成產業(yè)集中度低下。沒有一定的集中度,就不會產生相應的市場勢力,尤其面對買方寡頭市場,在產品對外貿易上顯然缺乏討價還價的能力。最終,由于無法有效形成強有力的產業(yè)集中,產品價格只能以步步擠壓和退讓所謂“讓利空間”,甚至犧牲個別生產成本的條件下實現(xiàn),結果便是中國一般稀土產品國際貿易話語權的長期旁落,也即以損害國家資源環(huán)境成本為代價的稀土定價權絕對缺失。②一般稀土貿易定價權缺失內因機理模型。就中國一般稀土而言,進入企業(yè)缺少門檻限制,生產經營以資源初步加工為主,同類產品不存在突出的品質差異。同時,眾多企業(yè)雖然規(guī)模和效率程度不同,但都處于自由競爭狀態(tài)。所以,一般稀土整體上符合異質企業(yè)同質產品的古諾市場結構。

      假定,cGj、cGjY、cGjRE、cGjR、cGjE分別表示第j個一般稀土企業(yè)的單位產品的總成本、生產成本、資源環(huán)境成本及資源成本和環(huán)境成本,則cGj=cGjY+cGjRE=cGjY+cGjR+cGjE。并設qGj為第j個一般稀土企業(yè)的出口產量,j=1、2、3、…、M。由于單位產品成本大小與產量高低成反向關系,假若qG1>qG2>…>qGM>0,則,0

      于是,由Shy [39]歸納的產業(yè)組織理論中異質成本古諾競爭理論知,一般稀土企業(yè)j出口選擇產量qGj須滿足:

      maxqGjπGj=[a-b(∑k≠jqGk)]qGj-cGjqGj

      由πGjqπGj=0,得到a-bqGj-bQ=cGj,j=1、2、3、…、M,則知qGj=a-bqGj-bQb。進而,求得古諾均衡下一般稀土行業(yè)對外貿易總產出與產品對外出口市場價格分別為:

      Q=Ma-∑Mk≠jcGj(M+1)b和PG=a+∑Mk≠jcGj(M+1)b

      考慮一般稀土行業(yè)前m個大企業(yè)的集中度,則:

      CRm=∑mk=1qGk∑Mj=1qGj=(ma-∑mk=1cGk-mbQ)/bQ=ma-∑mk=1cGkma-∑Mj=1cGj

      (1)

      不妨假定各企業(yè)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為不變常數(shù),而資源環(huán)境成本為相同的變量,則:

      dCRmdcGRE=m∑Mj=1cGjY-M∑mk=1cGkY(Ma-∑Mj=1cGj)2>0,

      dcGREdCRm=(Ma-∑Mj=1cGj)2(m∑Mj=1cGj-M∑mk=1cGk>0

      (2)

      由此說明,資源環(huán)境成本與一般稀土行業(yè)集中度之間表現(xiàn)出互為單調正向關系,資源環(huán)境成本的增加將促使集中度提升,其減少將削弱集中度。同時,集中度體現(xiàn)和反映資源環(huán)境成本。

      根據前述市場均衡價格,可得:

      dPGdcGRE=MM+1>0

      (3)

      設PG=PG(cGRE(CRm)),則由式(2)和式(3)得:

      d2PGdcGREdCRm=dPGdcGRE×dcGREdCRm=dPGdCRm>0

      (4)

      故而可知,一般稀土行業(yè)集中度與產品對外市場價格存在緊密同向變動關系,即出口市場價格會依賴于該行業(yè)集中度強弱狀況。事實上,在對外寡頭買方壟斷條件下,數(shù)目眾多的一般稀土生產企業(yè)會因利益沖突更加分散,彼此之間不通過集中難以體現(xiàn)議價能力。所以,在資源產權與環(huán)境費用成本內化與滲透未有真正兌現(xiàn)之前,中國一般稀土行業(yè)無法推動實現(xiàn)強有力集中。故形不成高的集中度,一般稀土出口定價權也就只能在買方寡頭市場勢力下甘受長期的被動和弱化。

      綜合上述分析,得出對于一般稀土貿易定價權缺失的一個重要命題。即命題1:面對買方寡頭市場,由于資源環(huán)境成本的嚴重忽視,內在削弱一般稀土行業(yè)集中度,致使不斷降低的行業(yè)集中度成為一般稀土對外貿易定價權長期缺失的主要和直接原因。

      (2)特種稀土貿易定價權相對缺失的內因機理。①特種稀土貿易定價權缺失內因機理描述。與一般稀土不同,特種稀土定價權缺失的需求價格彈性條件,密切相關于其專利水平。Artz 等[40-42] 研究提出,運用專利不僅可以對新產品予以保護,而且有效促進企業(yè)產品創(chuàng)新、競爭能力和企業(yè)績效。對于特種稀土,一方面,專利能夠保證體現(xiàn)稀缺性特種稀土的稀缺水平,使稀缺性價值通過稀缺水平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專利彰顯功能特種稀土的特殊功用水平,進而由功能水平推動創(chuàng)造附加和俘獲其功能價值。然而,對于中國的特種稀土,由于專利水平的制約,不僅損害了其稀缺性價值,同時也極大地抹殺著其功能價值的體現(xiàn)。落后的專利水平成為特種稀土的稀缺性價值和特殊功能價值呈現(xiàn)的嚴重障礙。因此,正是專利水平滯后導致中國特種稀土貿易定價權的長期缺失。②特種稀土貿易定價權缺失內因機理模型。特種稀土價值出于該稀土資源的稀缺性和稀土產品特殊功能性,然而,其稀缺性水平和潛在特殊功能性水平需要由相應專利水平來保障和揭示,并通過非線性形式使稀缺性價值和功能特性價值得以體現(xiàn)。這意味著稀缺性水平和特殊功能性水平是特種稀土價值產出的兩個基本投入要素,同時,按照Romer[43]的內生增長理論,專利水平無疑是特種稀土價值產出基本要素的內生因素。于是,設Pv為特種稀土的價值,LR、LF分別表示特種稀土的稀缺性水平和特殊功能性水平,Z1、Z2分別表示LR與LF的專利化水平。從而借助CobbDouglas生產函數(shù)得:

      PV=(cVY+cVRE)+(LR(Z1))α+(LR(Z2))β

      (5)

      其中,cVY、cVRE分別表示特種稀土的生產成本和應有資源環(huán)境成本。α、β分別為為特種稀土稀缺性水平與特殊功能水平對應的貼現(xiàn)價值平均提升率,且α>1,β>1。同時,0≤Z1≤1,0≤Z2≤1,LR(Z1)≥1,LF(Z2)≥1。

      由式(5)得,PvZ1=α(LR(Z1))α-1×dLRdZ1,易知dLRdZ1>0,故而,PvZ1>0。同樣,可得PvZ2>0。由此說明,稀缺性專利水平和特殊功能專利水平均與特種稀土的價值有緊密的正向的因果關系,特種稀土的價值內在地依賴其稀缺性專利水平和特殊功能專利水平。那么,不難判斷和理解,在供給不及需求的狀況下,中國特種稀土貿易定價權長期迷失就在于其稀缺性專利水平和功能特性專利水平整體落后。

      籍此,得出對于特種稀土對外貿易定價權缺失的一個關鍵命題。也即命題2:專利水平能夠通過影響特種稀土的稀缺性水平和特殊功能水平促使其對應價值得到真正體現(xiàn),因而,中國特種稀土在稀缺性專利水平和特殊功能專利水平上的欠缺是其貿易定價權長期相對迷失的極為重要原因。

      (3)中國國內稀土消費對稀土貿易定價權缺失影響機理。Weder[44]運用美國和英國的制造業(yè)歷史數(shù)據研究得出,較大的國內市場能夠對出口競爭帶來重要影響,所以,發(fā)揮國內市場優(yōu)勢利于制造業(yè)產品出口貿易。相反,如果大的國內市場沒有得到正確運用,那么結果就會損害出口貿易。就中國稀土而言,一方面,由于國內一般稀土應用企業(yè)規(guī)模效率低,產品品質不高,所以,只有通過獲取廉價的一般稀土原料來支撐成本優(yōu)勢和贏得對外出口競爭,從而在不斷擴大一般稀土消費的誘導和與買方寡頭不自覺的聯(lián)合圍攻中助推著中國一般稀土出口定價權的丟失。另一方面,由于過分于對國外特種稀土產品依賴的擔憂,中國進口特種稀土消費受到抑制,不利于發(fā)揮特種稀土生產加工企業(yè)的學習效應、競爭效應及激勵效應,以致對特種稀土貿易定價權迷失起到強化作用。

      故而,我們得到中國稀土定價權長期缺失影響不可忽視的又一命題,即命題3:國內稀土消費對稀土出口有重要影響,在中國稀土定價權缺失中,存在國內稀土消費市場對一般稀土貿易定價權丟失助推作用和對特種稀土貿易定價權迷失強化作用。

      3?數(shù)據與實證檢驗方法的選取

      為深入考察和驗證中國稀土貿易定價權長期雙重缺失及其內因,就需要借助稀土相關歷史數(shù)據與合理的實證檢驗方法。根據前述異質內涵,我們對中國稀土產品做出了具體的兩類劃分。結合數(shù)據資料的可得性與兩類稀土的代表性,對一般稀土,選擇了純度≥99的碳酸鈰、氧化釔和金屬釹三種產品作為樣本,同時,純度≥99氧化銪、氧化鋱和金屬釤選為特種稀土的樣本。所有數(shù)據指標時間是從1992—2009年,其中一般稀土的樣本數(shù)據還包括1991年的參照數(shù)據。除1991年世界稀土產量數(shù)據來源于《有色冶煉》1993年第1期和2005年、2006年特種稀土樣本價格數(shù)據來自《世界有色金屬》外,其余有關樣本的價格及消費量、進口量數(shù)據均來源于《稀土》和《稀土信息》。同時,由于數(shù)據缺失,2000年和2001年的碳酸鈰價格數(shù)據由“其它鈰化合物”替代,金屬釹價格數(shù)據由“稀土金屬、釔和鈧(不含混合物與合金)”替代,2007年和2008年金屬釤價格數(shù)據根據結構性質以及價格波動相近性,由金屬鏑價格數(shù)據相應推出。此外,一般稀土樣本因數(shù)據限制,2007—2008年價格數(shù)據采用對應年度11月份出口數(shù)據,2009年價格數(shù)據使用的是該年度10月份與12月份的平均數(shù)據。再者,作為一般稀土定價權缺失內因變量考察的稀土生產行業(yè)集中度數(shù)據借助出口貿易路徑獲得,其來源為《中國國家海關總署統(tǒng)計數(shù)據庫》。作為特種稀土定價權缺失內因變量考察的中國特種稀土元素產品國際發(fā)明專利水平,其數(shù)據來自于《萬方中外專利技術數(shù)據庫》。作為中國稀土定價權缺失的沖擊因素考察的變量指標數(shù)據,來源有《中國稀土信息網》《稀土產業(yè)經濟學分析與政策研究》[9]《中國稀土資源戰(zhàn)略研究》(陶春,2011)及相關咨詢。并且,考慮到研究對象和產品屬性,有關價格指數(shù)采用中國工業(yè)品出廠價格指數(shù),包含日元和美元兌換人民幣匯率,這些數(shù)據均來自《中經網》數(shù)據庫。

      實證檢驗方法的選取是要保證模型方程檢驗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因稀土出口貿易行為具有持續(xù)性特征與指標數(shù)據的長期和面板特性,尤其是一般稀土出口價格弱化行為易受近幾期表現(xiàn)影響,為避免出現(xiàn)偏重的面板數(shù)據估計產生的內生性問題, 故對于模型方程(6)采用GMM動態(tài)面板方法估計。同時,因代表性特種稀土產品受自身不同特性和不確定技術適宜性影響,更易使長期時間序列下面板數(shù)據發(fā)生較大截面緯度與時間緯度固定效應異質性,導致嚴重估計結果偏誤,因而對模型方程(7)采用面板隨機效應估計模型檢驗。

      4?稀土貿易定價權雙重缺失及缺失內因的實證分析??運用數(shù)據和實證分析方法

      ,不僅要證實中國一般稀土貿易定價權的長期絕對缺失和特種稀土貿易定價權的長期相對缺失。同時,進一步證實和發(fā)現(xiàn)該定價權雙重缺失的內在原因。

      4.1?一般稀土貿易定價權長期缺失及內因的實證與分析

      (1)一般稀土貿易定價權表現(xiàn)方程模型、直觀分析與實證檢驗。通過前述機理和模型分析,可以認為在以日本買方為主的寡頭壟斷市場勢力下,中國一般稀土貿易定價權長期缺失,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稀土行業(yè)集中度,并受到國內市場影響,同時還可能與出口管理措施及國際需求波動有關。另外,Grossack[45]研究認為,市場勢力通常是通過一定時期相對穩(wěn)定的集中度來反映。因為中國一般稀土企業(yè)數(shù)目眾多,競爭變化快,所以若采用前8個企業(yè)來衡量集中度會比僅用前4個企業(yè)測度更具有真實性和穩(wěn)定性。并且,由于稀土出口貿易行為具有持續(xù)性特征,因此,有必要在回歸方程中針對定價權弱化變量引入一階與二階滯后項,以此考察滯后項的影響。故不妨設定中國一般稀土定價權長期缺失檢驗的計量模型方程為:

      PBGRit=γ1PBGRit-1+γ2PBGRit-2+γ3CR8t+

      γ4GRCDit+γ5EMPt+γ6FIDt+εit

      (6)

      其中,PBGR是一般稀土對外貿易價格弱化指數(shù),內容為代表性產品現(xiàn)價與現(xiàn)年中國稀土供應份額世界占比之比與1991年對應代表性產品價格與中國稀土供應份額世界占比之比的乘積,其不僅表現(xiàn)一般稀土定價權狀況,還反映一般稀土定價權的缺失。CR8表示為中國稀土行業(yè)集中度,GRCD表示國內稀土產品年消費增長量率。EMP和FID發(fā)別表示稀土出口管理與國際需求波動,作為沖擊因素考察特將它們以虛擬變量引入。在方程(6)中,PBGR(t-1)與PBGR(t-2)是特殊控制變量,此外,i表示一般稀土代表產品,t為年度時間,從1992年到2009年,γ1、γ2、γ3、γ4、γ5和γ6表示待定系數(shù),εit表示方程隨機誤差項。

      出于對中國一般稀土出口定價權長期狀況的全面考察,先利用代表性產品數(shù)據與集中度數(shù)據直觀分析(見圖1)。

      從圖1可知,在三種一般稀土代表性產品中,盡管金屬釹出口價格弱化程度輕于碳酸鈰和氧化釔,但對比1991年自身出口價格指數(shù)1而言,整體上它們都表現(xiàn)為長期嚴重弱化,并且弱化程度呈現(xiàn)隨時間加重趨勢。同時,不難發(fā)現(xiàn)一般稀土對外貿易價格長期弱化與不斷降低的稀土行業(yè)低集中度之間保持著對應狀態(tài)與變化趨勢上的緊密一致性。當然,要判定這二者間內在關系和弄清一般稀土出口價格長期弱化的內在原因,仍需要計量方法的檢驗與實證。

      為深化稀土行業(yè)集中度及國內稀土消費對于一般稀土對外貿易價格弱化影響的認識,所以在一般稀土代表性產品Grange檢驗基礎上對模型方程(6)應用GMM動態(tài)面板方法進行回歸估計與檢驗,具體估計和檢驗結果見表2。

      (2)一般稀土出口定價權長期弱化的結果分析。

      表2所呈現(xiàn)的方法和統(tǒng)計指標表明,一般稀土貿易定價權弱化的變量檢驗及方程(6)的估計可靠有效。從表2可知,行業(yè)集中度變量明顯地表現(xiàn)為一般稀土出口價格弱化的Granger原因,且在GMM估計中以極其顯著水平得到了肯定。另外,國內稀土消費增長率變量顯示為一般稀土三種代表性產品其中一種的Granger原因,GMM估計也恰好以弱顯著水平反映了它對一般稀土出口價格弱化的影響。再者,沖擊因素方面,出口管理變量表現(xiàn)出顯著水平,而國際需求波動變量體現(xiàn)為不太顯著水平??傊?,依據方程(6)估計系數(shù)絕對值和顯著水平可知,中國一般稀土出口價格長期弱化缺失的主要因素在于稀土行業(yè)集中度,并且,出口管理是具有明確改善價值的沖擊因素,國內稀土消費增長率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

      4.2?特種稀土貿易定價權長期缺失及內因的實證與分析

      (1)特種稀土貿易定價權顯示方程模型、直觀分析與實證檢驗。對于中國特種稀土貿易定價權長期缺失,由前文第二部分相關機理和模型可知其實質會是專利水平所限,也會受到國內消費影響,并且還與國際上稀土應用科技突破和特種稀土資源新發(fā)現(xiàn)存在關系。事實上,如果說一般稀土定價權的著眼點在于資源和市場勢力的比較優(yōu)勢,那么特種稀土定價權關聯(lián)的重心應是體現(xiàn)能力與創(chuàng)造的競爭優(yōu)勢。對此,

      洪銀興[46]研究指出,中國對外貿易處在依賴資源稟賦的比較利益陷阱中,缺乏以技術和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競爭優(yōu)勢。所以,對于特種稀土定價權長期缺失及其內在因素,將借助和圍繞如下的計量模型方程(7)得以檢驗和證實。

      PBVRjt=θ0+θ1PBVRjt-1+θ2PLjt+θ3PIVDjt+

      θ4BASTt+θ5NDPRt+εjt

      (7)

      方程(7)中,PBVR是特種稀土價格指數(shù),也是特種稀土出口定價權表現(xiàn)指標,具體內容是中國特種稀土代表性產品年度出口價格與日本同年度對應稀土產品出口價格的比值,其用以反映中國特種稀土對外貿易定價權的缺失。PL為特種稀土專利水平變量,是同一年度下處于有效期的中國特種稀土國際發(fā)明專利產品與日本特種稀土國際發(fā)明專利產品總量的比值,它反映中國在特種稀土方面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技術實力。PIVD是中國進口特種稀土消費率,是特種稀土類產品進口量占國內稀土高技術消費的比例。BAST表示國際稀土應用科技的重大突破,NDPR表示特種稀土資源新發(fā)現(xiàn),這兩個變量作為沖擊因素分析的虛擬變量。其中,j表示特種稀土代表產品,t為年度時間,從1992—2009年,θ0、θ1、θ2、θ3、θ4和θ5表示待估計系數(shù),εjt為模型隨機誤差,此外,PBVR(t-1)為PBVR(t)的一階滯后項。

      中國的特種稀土出口定價權缺失與一般稀土出口定價權缺失一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有著復雜原因。然而,任何問題背后總有一個主要的原因。所以,為清晰地認識中國特種稀土對外貿易定價權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和狀態(tài),并為探討該定價權缺失的主要原因提供全面支持,現(xiàn)利用代表性產品數(shù)據和特種稀土專利水平數(shù)據做出直觀分析(見圖2)。

      其中,1992—2009年的專利水平數(shù)據包括了對1985─1991年有效數(shù)據的考察,同時,對于特種稀土國際發(fā)明專利的公開年假定為申請年。

      由圖2可以看出,作為中國特種稀土的三種代表產品,氧化鋱和金屬釤的定價權指數(shù)曲線波動幅度較大,最大幅度均達到了0.9。總體上,氧化銪與氧化鋱的定價權指數(shù)曲線狀態(tài)較為穩(wěn)定,金屬釤的波動最不穩(wěn)定。盡管中國特種稀土三種代表產品的貿易定價權指數(shù)后期表現(xiàn)出了微弱上升趨勢,但是,就貿易定價權指數(shù)1這一參照平衡高位比較而言,它們長期以來仍都存在相當程度差距。同時,不難發(fā)現(xiàn)中國特種稀土的三種代表產品定價權指數(shù)曲線波動狀態(tài)整體上與中國特種稀土專利水平曲線波動狀況有著相似和基本一致關系,都呈現(xiàn)出總體下降且態(tài)勢趨向穩(wěn)定,這將預示特種稀土專利水平將是影響特種稀土出口定價權長期缺失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在因素。

      為進一步研究特種稀土專利水平及國內特種稀土消費對其出口定價權長期缺失的影響關系,先對該代表性產品實施Grange檢驗,然后運用面板隨機效應估計模型對方程(7)進行回歸估計和檢驗,所有相關結果見表3。這里,PIVD中的國外特種稀土產品進口量是采用日本出口中國的稀土金屬與稀土化合物之和。再一點,2005—2007年該口徑數(shù)據由2003年和2004年相應數(shù)據的中國占比平均值作為估算系數(shù)計算得出。

      (2)特種稀土對外貿易定價權缺失的結果分析。表3中相關變量Granger檢驗以及方程估計檢驗指標表明,模型方程(7)的檢驗估計滿足信度和效度水平。由圖2和表3可知,PL為因的Granger檢驗對于PBVR1、PBVR2與PBVR3均以顯著水平通過,這就意味中國特種稀土定價權缺失與特種稀土專利水平之間存在內在關系。同時,PIVD為因的Granger檢驗雖然只有對PBVR2顯著,對其它兩種代表產品不太顯著,但也能夠預示特種稀土定價權缺失與中國特種稀土進口消費率之間蘊涵一定內在關系。從方程(7)檢驗變量系數(shù)絕對值大小與符號及顯著估計水平可看出,特種稀土專利水平確為中國特種稀土定價權長期缺失的內在根本原因。同時,特種稀土進口消費率也是對特種稀土定價權缺失有一定重要影響的內在因素。另外,作為沖擊變量,NDPR以1%的顯著水平顯示出較大負向作用,說明特種稀土資源新發(fā)現(xiàn)對中國特種稀土定價權在整體上有反向刺激作用,由此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它的缺失。同樣是沖擊變量的BAST,顯示說明國際稀土應用科技重大突破對中國特種稀土定價權或有激勵作用。

      再者,發(fā)現(xiàn)PBVR(t-1)具備顯著水平和突出正向作用,這意味特種稀土定價權表現(xiàn)帶有明顯慣性,即蘊含著特種稀土價值彰顯的信心與能力存在一定傳承關系。

      5?結論及政策啟示

      本文從重要不可再生稀土資源的稀缺性價值與蘊涵潛在附加值的功能特性價值的異質性視角出發(fā),提出一般稀土與特種稀土的兩類劃分。并在此前提下,分析和指出了中國稀土貿易定價權長期缺失的真實性質,即屬于一般稀土貿易定價權在客觀資源、環(huán)境利益成本上的“絕對丟失”和特種稀土貿易定價權在創(chuàng)造和體現(xiàn)價值上的“相對迷失”這樣兩類缺失共存的“雙重缺失”。進一步分析了兩類稀土定價權缺失的表現(xiàn)狀態(tài)和價格彈性條件。繼而,借助理論模型,分別闡明中國一般稀土與特種稀土國際定價權長期缺失的主要內因機理。在此基礎上利用1992—2009年兩類稀土的代表性產品數(shù)據及相關數(shù)據,采用面板估計檢驗,對兩類不同性質中國稀土定價權長期缺失及其內因進行了深入和系統(tǒng)的實證檢驗。結果發(fā)現(xiàn):①在買方寡頭壟斷前提下,中國一般稀土對外貿易定價權存在長期和不斷惡化的嚴重缺失,此類缺失最主要的內在原因在于中國稀土生產加工行業(yè)長期且不斷下降的低集中度。同時,結果還表明中國國內不合理的稀土消費增長也是影響一般稀土貿易長期定價權弱化一重要內因,國內稀土扭曲消費的快速持續(xù)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該定價權缺失的“誘導”和“助推”。②中國特種稀土對外貿易定價權顯示出長期缺失并在下降中趨于穩(wěn)態(tài),與先發(fā)參照國家相比,其定價權表現(xiàn)出明顯差距和瓶頸。其中,特種稀土發(fā)明專利水平落后為中國特種稀土對外貿易定價權缺失的主要因素。此外,中國進口特種稀土消費占其國內特種稀土消費的偏低比率,也是影響特種稀土定價權缺失和起著缺失“強化”作用所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③中國稀土兩類貿易定價權的長期缺失還受到各自不同沖擊因素的影響。整體上,國際需求波動變化對一般稀土定價權缺失影響有限,而出口管理卻對一般稀土定價權缺失惡化有不容輕視的顯著正向作用。相應地,稀土國際應用科技重大突破對特種稀土貿易定價權缺失影響較小,而特種稀土資源重大新發(fā)現(xiàn)對中國特種稀土貿易定價權卻有顯著和較大抑制作用。所以,實證檢驗及結果不僅證明了前述內因機理命題正確性,而且還發(fā)現(xiàn)了兩類稀土貿易定價權缺失的沖擊因素。

      由上述中國稀土定價權缺失性質和缺失內因的結論,可得為著其定價權缺失抑制和其定價權增進、獲取,并最終為著稀土資源和價值利益、以及稀土創(chuàng)新戰(zhàn)略和資源產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4點政策啟示:①兩類稀土定價權缺失抑制的戰(zhàn)略儲備應實施不同策略,它們定價權實現(xiàn)也應有不同的科學戰(zhàn)略目標定位。由于兩類稀土稀缺性和功能價值空間的巨大差異特性,所以,對于一般稀土和特種稀土分別施以短期和長期儲備為主。在定價權目標上,視為真正“中國元素”和技術創(chuàng)新高級要素的特種稀土,應謀求全球價值鏈高端價值。與之對應,一般稀土可定位中高價值實現(xiàn),并可以此促成該產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②認清一般稀土定價權獲取的關鍵基礎和重要支撐。在出口買方壟斷和WTO規(guī)則影響中國稀土情勢之下,通過集群化內在提高產業(yè)集中度是一般稀土定價權獲得的關鍵基礎。同時,該定價權取得離不開產品技術創(chuàng)新這一重要支撐。對此,也為化解國內低端消費圍困,可利用產業(yè)鏈下游延伸,與應用企業(yè)建立產品開發(fā)合作關系來促進。③把握特種稀土定價權實現(xiàn)的關鍵和核心。該關鍵和核心就在于產品技術高端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和國際發(fā)明專利水平。為此,一方面,需要企業(yè)和政府共同創(chuàng)建創(chuàng)新體系來支持,另一方面,借助產品技術引進學習和國內企業(yè)戰(zhàn)略聯(lián)盟以及國際上特種稀土信息、技術和人才合作來提升。④創(chuàng)新政府稀土管理。政府不僅應引導確立稀土資源租金和環(huán)境社會損失費用作為稀土貿易成本滲透的市場化形成機制,而且應加快建立在稀土資源保護中國家和利益相關地方政府、稀土企業(yè)及當?shù)鼐用窈侠矸窒頇嘁嬷贫?。此外,在出口方面,對一般稀土和特種稀土應分別實施超過一定附加值標準的稅收激勵政策和低于一定附加值標準的稅收懲罰約束政策。

      (編輯:于?杰)

      參考文獻

      [1]林河成.淺談我國稀土市場的價格及對策[J].稀土,2000,21(2):76-78.

      [2]劉剛.中國大宗商品定價權缺失問題探析——以國際市場鐵礦石與稀土定價為例[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9(11):25-26.

      [3]孫澤生,蔣帥都.中國稀土出口市場勢力的實證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09(4):31-37.

      [4]金名.濫采與賤賣:中國稀土的悲劇[J].生態(tài)經濟,2010(8):16-19.

      [5]QIAN J H, LI G P. Status of development of rare earth industry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rare metals,2003,27(6):813-818.

      [6]方建春.資源性商品國際市場競爭策略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7:52-60.

      [7]朱學紅,張宏偉,李心媛.中國稀土國際市場勢力測度及政策有效性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18(1):32-44.

      [8]CASTOR S B.Rare earth deposits of North America[J].Resource geology, 2008,58(4):337-347.

      [9]蘇文清.中國稀土產業(yè)經濟分析與政策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158-166.

      [10]張魯波.中國稀土出口定價權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0:14-22.

      [11]方虹,王紅霞.基于全成本視角的中國稀土貿易代價及戰(zhàn)略調整研究[J].財貿經濟,2014(5):80-90.

      [12]王正明,余為琴.中國稀土貿易定價地位及其成因的實證分析[J].國際經貿探索,2014,30(5):49-61.

      [13]王禮茂.中國壟斷性礦產資源的出口戰(zhàn)略[J].資源科學,2001,23(5):1-5.

      [14]黃啟,涂慶.我國稀土出口的現(xiàn)狀與對策[J].統(tǒng)計與決策,2004(2):66-67.

      [15]張平.世界稀土市場現(xiàn)狀分析及我國的對策[J].國際貿易問題,2006(10):39-43.

      [16]袁薄,陳少克.我國增強稀土定價話語權的對策研究[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0(11):27-28.

      [17]宋文飛,李國平,韓先鋒.稀土定價權缺失、理論機理及制度解釋[J].中國工業(yè)經濟,2011(10):46-55.

      [18]吳一丁,毛克貞.“稀土問題”及稀土產業(yè)的政策取向[J].經濟體制改革,2011(5):170-173.

      [19]于左,易福歡.中國稀土出口定價權缺失的形成機制分析[J].財貿經濟,2013(5):97-104.

      [20]Nülle G M, DAVIS G A.Neither Dutch nor disease?—natural resource booms in theory and empirics [J].Mineral economics, 2018,31(1):35-59.

      [21]吳蓓蓓.我國大宗商品國際定價權缺失問題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0:33-40.

      [22]鄧煒.國際經驗及其對中國爭奪稀土定價權的啟示[J].國際經貿探索,2007(1):30-34.

      [23]董虹蔚,孔慶峰.不完全信息下稀土出口定價的博弈分析[J].經濟與管理評論,2017(5):127-135.

      [24]倪月菊.發(fā)達國家的稀土戰(zhàn)略給中國的啟示[J].國際貿易,2012(10):27-31.

      [25]CAMPBELL G A. Rare earth metals: a strategic concern[J]. Mineral economics,2014,27(1):21-31.

      [26]李文龍,王旭.日本專利壁壘制約中國稀土永磁材料出口的實證分析[J].稀土,2018(5):151-158.

      [27]平新喬,安然.我國稀土出口總量與結構變化:1999—2014 年[J].改革,2016(3):94-101.

      [28]李振民,林東魯,張安文.稀土交易定價問題研究進展[J].稀土,2016(1):145-150.

      [29]陳斌彬.WTO“稀土案”與中國自然資源出口管制的完善[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17,27(1):120-127.

      [30]宋益,黃健柏,鐘美瑞,等.外部性成本內部化視角下戰(zhàn)略性礦產資源關稅替代性政策研究——以稀土礦為例[J].資源科學,2018,40(3):611-622.

      [31]章和杰,李璐.基于價格重構視角的中國稀土資源稅改革——廣晟有色和北方稀土案例[J].稅務與經濟,2017(2):89-99.

      [32]李松齡,夏傳文.應把稀缺性概念引入勞動價值論[J].經濟學家,2002(3):124-125.

      [33]于連生,李靜紅,陳琪琳,等.自然資源功能價值論初探[J].環(huán)境科學,1995,16(6):40-42.

      [34]ZHANG Y Q, LI Y Q. Valuing or pricing natural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J].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2005, 8(2):179-186.

      [35]REYNOLDS D B.The mineral economy: how prices and costs can falsely signal decreasing scarcity[J].Ecological economics,1999, 31(1):155-166.

      [36]DUTTA S, ZBARACKI M J, BERGEN M. Pricing process as a capability: 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J]. Strategicmanagement journal 2003,24(7):615-630.

      [37]LEITH C, MALLEY J. A sectoral analysis of pricesetting behavior i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 Review of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7, 89(2):335-342.

      [38]DOMOWITZ I, HUBBARD R G, PETERSEN B C. Business cycl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centration andpricecost margins[J].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6, 17 (1):1-17.

      [39]SHY O. Industrial organization:theory and application [M].Boston: MITPress,1995:87-88.

      [40]ARTZ K W, NORMAN P M, HATFIELD D E, et al.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impact of R&D, patents and product innovation on firm performance[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0,27(5):725-740.

      [41]羅新星,陳元元.基于策略消費者風險偏好行為的供應鏈定價研究[J].經濟與管理評論,2018(5):73-83.

      [42]黃永春,朱帥,雷礪穎.中國資源、經濟和環(huán)境發(fā)展水平與協(xié)調度的研究[J].經濟與管理評論,2018(1):45-54.

      [43]戴維·羅默.高級宏觀經濟學[M].蘇劍,羅濤,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124-159.

      [44]WEDER R. Comparative homemarket advantag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exports[J].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2003, 139(2):220-247.

      [45]GROSSACK I M. Concept and measurement of permanent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2, 80(4):745-760.

      [46]洪銀興.從比較優(yōu)勢到競爭優(yōu)勢——兼論國際貿易的比較利益理論的缺陷[J].經濟研究,1997(6):20-26.Authenticity study on the lack of pricing power in Chinas rareearth fromthe perspective of resource heterogeneity

      YUAN Zhongxu(School of Economics, 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Zhengzhou Henan450046, China)

      Abstract?For the important and nonrenewable rare earth resour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eterogeneity of scarcity value and functional property value, studies on the international pricing power of China rare earth are in double deficiencies: General rare earth pricing power loss is absolute loss to sacrifice both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while special rare earth pricing power loss is relative disorientation in potential availability value. Based on the status of pricing power deficiencies and analysis of price elasticity conditions, this paper constructed endogenous mechanism models about the pricing power deficiencies, respectively based on Cournot competition theory with heterogeneous costs and endogenous growth theory. And then, in order to test the pricing power deficiency of two types of rare earth in China from 1992-2009 and intrinsic factors of the deficiencies, empir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he research results confirmed the theoretical judgment of double deficiencies and showed that low industry concentration ratio was the main factor of the pricing power deficiency of general rare earth while the main factor of special rare earth lay in lagging patent level of itself. Meanwhile, it also indicated twisted sustaining growth rate of domestic rare earth lowlevel consumption and the lower consumption rate of imported special rare earth were important factors to cause deficiency. Therefore, in view of the nature and internal factors of the lack of Chinas rare earth pricing power and solving problems of lacking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and acquisition of fundamental governance and pricing power, government and rare earth enterprises should first divide and rule this by taking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strategies, to finally maintain rare earth resources, value benefits and environmental interest, and promote the strategic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are earth, as well as th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rare earth. On the one hand, for two types of rare earth, different measures of strategic reserves should be implemented to inhibit the pricing power deficiency, and different scientific strategic objectives should be made in pricing power. 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recognize the key foundation and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acquisition of general rare earth pricing power and grasp the key points to realize special rare earth pricing power. In addition,we still need to innovate the governments rare earth management.

      Key words?rare earth heterogeneity; pricing power ‘double deficiency; intrinsic factor mechanism; empirical analysis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Vol.29? No.4? 2019

      猜你喜歡
      定價權實證
      全球鐵礦石與進出口貿易發(fā)展前瞻
      “一帶一路”戰(zhàn)略與大宗商品定價權
      基于時變混合Copula模型的鐵礦石定價權變動影響效應研究
      高職院校食堂滿意度調查及實證研究
      我國農村居民消費影響因素的分析
      網絡金融發(fā)展及其對貨幣流通速度影響的實證研究
      O2O電子商務顧客滿意度分析
      論產業(yè)鏈整合與產業(yè)價值實現(xiàn)
      國際投機資本對產業(yè)安全的影響
      马边| 克山县| 炎陵县| 东城区| 错那县| 巴塘县| 隆昌县| 正蓝旗| 拉孜县| 沅江市| 石林| 福鼎市| 眉山市| 白城市| 百色市| 和政县| 云和县| 竹溪县| 元朗区| 当涂县| 谷城县| 华阴市| 介休市| 潢川县| 怀集县| 南溪县| 达州市| 凤冈县| 大新县| 马山县| 孝昌县| 孙吴县| 扎兰屯市| 秦皇岛市| 洪洞县| 泾阳县| 长岛县| 棋牌| 攀枝花市| 永泰县| 白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