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波 CHEN Bo 張喜紅 ZHANG Xi-hong* 蘇滄桑 SU Cang-sang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njections in the sample hospitals. Methods Exce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proportion, growth rate, the amount of money for each category, and the ranking and composition ratio of Defined Daily Doses (DDDs) of TCM injections in the sample hospitals. Results In 2015 and 2016, the control of TCM injections in the sample hospitals was satisfactory. There were 11 TCM injections. The growth of TCM injections dropp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e growth of total medicines, which were 0.45% and 7.6%, respectively. The TCM injections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in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included the most categories and accounted for the largest amount of money and DDDs. Danhong injection and Shenmai injection ranked top 2 in terms of amount of money and DDDs. Conclusion The growth of the TCM injections use in sample hospitals became slower. The varieties of TCM injections were reasonable. B hospital shoul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and regulate the use of TCM injections.
中藥是我國的民族瑰寶,相對于化學藥品,中藥以其安全、有效、價格相對低廉而得到患者的普遍認可。隨著國家對中藥的重視度不斷提升,其新的劑型、新的給藥途徑不斷研究開發(fā),而注射劑具有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的特點,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發(fā)展最為迅猛。但由于其成分復雜,通過靜脈或肌肉注射方式,避過了首過效應,如使用不合理,易引發(fā)不良反應,應予以注意。本文統(tǒng)計我市四家三級綜合醫(yī)院2015-2016年中藥注射劑的使用情況,通過中藥注射劑的類別、使用金額及用藥頻度(DDDs)等數(shù)據(jù),對醫(yī)院中藥注射劑的使用情況進行分析評估。
根據(jù)我市四家三級綜合醫(yī)院的HIS系統(tǒng)統(tǒng)計2015和2016年度的中藥注射劑的用藥信息,其中兩家(A院、C院)為三甲醫(yī)院,另兩家醫(yī)院實際由一家三乙醫(yī)院擴展,故合并作為一家醫(yī)院(B院)來統(tǒng)計。利用Excel軟件對藥品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統(tǒng)計中藥注射劑占比、DDDS、品種排名及類別排名。
限定日劑量(DDD) 參照《新編藥物學》第17版[1],對上述文獻未收載的藥品,根據(jù)說明書及結(jié)合臨床用藥習慣來確定。用藥頻度(DDDs)等于藥品年消耗量除以DDD,該值越大說明該藥的使用頻率越高。排序比(B/A)等于藥品銷售金額排名除以DDDs排名,反映銷售金額與DDDs的同步性指標,比值接近1,表明同步情況良好,藥品占有的市場份額較大,用藥人數(shù)較多,具有較大的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2]。
1.藥品及中藥注射劑使用情況。2015-2016年三家醫(yī)院的藥品使用金額均有所上升,2016年相對于2015年藥品銷售合計增幅為7.6%,不過中藥注射劑的使用呈現(xiàn)下降趨勢,合計增幅僅為0.45%,其中A院和C院中藥注射劑的使用大幅下降,詳見表1。
兩年間中藥注射劑的使用排名基本穩(wěn)定,參麥注射液、丹紅注射液和消癌平注射液的使用穩(wěn)居前三位,2016年3種藥品金額占中藥注射劑使用金額的66.4%,注射用血塞通和丹紅注射液銷售額增幅明顯,而康萊特注射液和鴉膽子油乳注射液銷售額明顯下降,詳見表2。
表1 醫(yī)院藥品使用及變動情況
表2 部分中藥注射劑使用及變動情況
2.中藥注射劑DDDs統(tǒng)計。2016年較2015年中藥注射劑的DDDs增長了4.3%,其中丹紅注射液、參麥注射液和舒血寧注射液的使用頻度靠前,鴉膽子油乳注射液、丹參注射液和康萊特注射液的DDDs降幅明顯,詳見表3。
3.中藥注射劑各類別使用統(tǒng)計。三家醫(yī)院在用的中藥注射劑類別主要為活血化瘀類,有5個品種,其銷售金額及DDDs也排名第一,益氣養(yǎng)陰活血類的增幅明顯,達17.3%,化瘀消癥的使用大幅下降,銷售金額下降達87.2%,DDDs下降達88%,詳見表4。
促進藥品合理使用,降低藥品費用是醫(yī)療機構(gòu)綜合改革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近年來,國家及省、市衛(wèi)計委陸續(xù)下發(fā)文件,要求醫(yī)療機構(gòu)加強對中藥注射劑及高價輔助用藥的監(jiān)控管理,浙江省衛(wèi)生計生委辦公室下發(fā)文件《關于做好醫(yī)療機構(gòu)重點監(jiān)控藥品管理工作的通知》(浙衛(wèi)辦醫(yī)政〔2017〕8號),對重點監(jiān)控藥品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一是各市建立重點監(jiān)控藥品目錄,其中中藥注射劑與抗菌藥物及非治療輔助性用藥等均被納入重點監(jiān)控的目錄范圍;二是落實重點監(jiān)控藥品的監(jiān)測、預警、點評通報制度,加強對重點監(jiān)控藥品的處方點評制度,運用信息化手段對該類藥品的采購及使用實行動態(tài)監(jiān)控,并對不合理用藥及不合理用藥前10位的醫(yī)師姓名予以通報;三是建立獎懲考核機制并加強督導檢查。我市衛(wèi)計委發(fā)文附《臺州市重點監(jiān)控藥品目錄(2017年版)》,含抗菌藥物及輔助用藥共46種藥品列入我市重點監(jiān)控目錄,其中中藥注射劑有參麥注射液、丹紅注射液及注射用血栓通等10個品種。本文所論述的三家醫(yī)院在用的11種中藥注射劑中,其中6種被列為重點監(jiān)控,且其金額排名及DDDs基本名列前6位。
表3 中藥注射劑DDDs排名及變動情況
表4 部分類別中藥注射劑使用情況
中藥注射劑是藥品費用組成的一個重要部分,表1可見,2015年和2016年中藥注射劑分別占全部藥品使用金額的4.0%和3.7%。2016年較2015年全部藥品的增長率為7.6%,而中藥注射劑增長率僅為0.45%,說明中藥注射劑的使用已有明顯的回落,其中A院和C院的中藥注射劑均為負增長,分別為-3.0%和-3.7%,B院中藥注射的增長較快為7.5%,但較B院全部藥品10.5%的增長率來看,略有回落,還需加強中藥注射劑使用的監(jiān)控,促使其合理使用。
樣本醫(yī)院使用的中藥注射劑品種較穩(wěn)定,比較合理,分為四大類:活血化瘀類5種、益氣養(yǎng)陰活血類2種、解毒消癥類3種和化瘀消癥1種,共11個品種。按功能主治分為心腦血管疾病用藥和腫瘤疾病用藥兩類。2015年和2016年活血化瘀類中藥注射劑的金額及DDDs均排第一位,其次為益氣養(yǎng)陰活血類。按功能主治看,以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為主,有活血化瘀類和益氣養(yǎng)陰活血兩大類、2016年的金額和DDDs分別占中藥注射劑的75.4%和91.3%,詳見表4。由于我國老齡化進程加快,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增多,從而該類藥物的需求量不斷增加,按2012版《國家基本藥物》收載藥品統(tǒng)計,樣本醫(yī)院心腦血管疾病用藥有參麥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注射用血塞通和丹參注射液四種,其中參麥注射液的使用量最大。
表2可見,2015年和2016年參麥注射液、丹紅注射液和消癌平注射液在中藥注射劑的金額排名均位列前三,2016年的構(gòu)成比分別為27.8%、25.4%和13.3%,其累計使用金額占全部中藥注射劑的66.4%。2016年較上一年度中藥注射劑的總體增長率為0.45%,而參麥注射液和丹紅注射液的增長率分別達16.9%、26.3%,兩年間有明顯增長,應加強監(jiān)管,而消癌平注射液的使用有所下降,降幅為4.1%。由表3 DDDs數(shù)據(jù)可見,丹紅注射液、參麥注射液和舒血寧注射液的DDDs占比較大,2016年構(gòu)成比分別為32.9%、24.6%和11.7%,三種注射劑的累計DDDs構(gòu)成比達69.2%,中藥注射劑的總體DDDs增長率為4.3%,而丹紅注射液和參麥注射液分別達到15.6%和17.3%,增長明顯,舒血寧注射液DDDs明顯下降,降幅達6.3%。
雖然,中藥注射劑較中藥飲片具有生物利度高、起效快的優(yōu)點,但是,其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據(jù)尚春成等文獻報道[3]2011-2014年間,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事件呈現(xiàn)明顯上升,且與抗感染藥物相比,中藥注射劑所引發(fā)的嚴重不良反應/事件所占比例也明顯偏高,應高度關注。該論文統(tǒng)計連續(xù)4年均進入中藥注射劑嚴重不良反應/事件報告前10位的藥品中,樣本醫(yī)院有參麥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丹參注射液和生脈注射液。而朱峰[4]報道的3695例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分析,排在嚴重不良反應/事件前10位的藥品,樣本醫(yī)院有丹紅注射液、艾迪注射液和血塞通注射液。當然,這與藥品使用的頻度不無關系,但對其可能引發(fā)嚴重不良反應/事件要密切關注,做好用藥分析,加強重點監(jiān)控。臨床醫(yī)生應根據(jù)《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基本原則》要求,辨證用藥,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規(guī)定的功能主治使用,并嚴禁超說明書用藥[5],做到辨證施藥,嚴禁混合用藥,謹慎聯(lián)合用藥。臨床藥師要做好合理用藥處方分析,積極主動參與臨床用藥指導,促進用藥合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