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華
中華餐飲文化博大精深,酒樓飯館名稱更是豐富多彩,燦爛絢麗,其中,一些酒樓飯館的取名含義雋永,頗有情趣,讓人一看便可窺出其特色或全貌,提升了酒樓飯館品位。
以詩詞典故取名。上海的“杏花樓酒家”, 是以唐代大詩人杜牧的“牧童遙指杏花村” 詩句為據(jù),取“杏花樓” 為牌號;山西太原的“又一村飯莊”, 擇自“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詩句中的“又一村” 為字號;浙江杭州的“樓外樓菜館”, 借用南宋林升“山外青山樓外樓”的名句中的“樓外樓” 三字為店號。廣東潮州的 “韓江酒樓” 店號名,典出“韓愈送窮,劉伶醉酒;江淹作賦,王粲登樓” 十六字,韓愈、劉伶、江淹、王粲為四個歷史文化名人,店號巧妙地取典中首尾四字,詞順意雅,別有情趣。
以易經(jīng)坤卦取名。紹興咸亨酒店,由魯迅的堂叔周仲翔于清朝光緒二十年(1884年)創(chuàng)建,魯迅先生的小說《孔乙己》使咸亨酒店聞名中外。字號“咸亨”二字出源于易經(jīng)坤卦“品物咸亨”句?!捌肺锵毯唷币鉃椤叭f物得以皆美”。咸亨的“咸”作都、皆解。“亨”是通達(dá)、順利之意?!跋毯唷钡暮x指為生意興隆、萬事亨通、財源通達(dá)。
以對聯(lián)成語取名。江蘇鎮(zhèn)江的“宴春酒樓”, 是由創(chuàng)辦人蔣銘山從一幅對聯(lián)中擇選的,這幅對聯(lián)的上聯(lián)是“宴開桃李園中亦觴亦詠”, 下聯(lián)是“春在金焦山畔宜雨宜晴”。 選上下聯(lián)中的第一個字“宴春” 作為店名。北京的“同和居飯店”, 巧用成語“同舟共濟(jì)、和氣生財” 之意為字號。北京的“鴻賓樓清真飯莊”,“鴻賓樓”字號源出中國古籍《禮記》中成語“鴻雁來賓”, 含有賓朋悅來,座冠食家之意。
以吉祥詞語取名。江蘇南京的“大三元酒家”, 三元原為狀元、會元、解元的合稱,意即店家鴻運(yùn)高照、財源茂盛,顧客來此吉利;江蘇鎮(zhèn)江的“同興樓飯店”, 取“同興”這個象征吉利、興旺的詞語為牌號,很是雅致。
以名人題字取名。北京的“峨嵋酒家”, 是梅蘭芳大師親自提筆寫下的店名兒;北京的“來今雨軒餐廳”,“來今雨軒” 為民國總統(tǒng)徐世昌所題,其寓意為新交諸友歡聚之所。
以地名姓氏取名。北京的“豐澤園飯莊”, 取自北京中南海內(nèi)一古老的庭苑“豐澤園” 為飯莊的字號;以姓氏取名的酒樓飯館更為普遍,如西安的“老馬家鴻運(yùn)飯館”,成都的“賴湯圓”、“ 郭湯圓”, 濟(jì)南的“趙家飯館”, 天津的“黃記煌”, 重慶的“劉老七飯館”,福州的“羊羯子李”, 哈爾濱的“餡餅周” 等。
以名牌招牌取名。如江蘇揚(yáng)州的“揚(yáng)味正宗菜根香” 店名,是借用當(dāng)時一個叫“菜根香醬園” 的知名招牌;湖北武昌的“武昌酒樓”, 原名為“大中華酒樓”,? 是慕上?!按笾腥A酒樓” 之名,故借而用之,表示希望中華民族興旺發(fā)達(dá)之意。
以佛門梵語取名。上海的“功德林素菜館”, 則是以佛經(jīng)上有“功德” 之語字號;濟(jì)南、長春的“居士林素菜館”, 則以佛教居士從事宗教活動的組織“居士林”為字號;福州金山浦大道上一家飯店的字號更加直接,取名 “阿彌陀佛大飯店”?!鞍浲臃稹边@句話來源于印度的梵語,翻譯成中文是“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光,無量壽”,是一句吉祥問候語,飯店取這樣的名字是希望傳播正能量。
以店員名字取名。著名的天津“狗不理包子鋪”, 是以該鋪一名擅長做包子的工人高貴友的小名命名的。
以傳說故事取名。如天津的“登瀛樓飯莊”, 取名原來自《秦始皇本記》三神山的傳說(其一名“瀛州”) 以及“十八學(xué)士登瀛州” 的民間故事,字號簡潔高雅。
以數(shù)字取名的酒樓飯館。如“一品居”、“ 兩義軒”、“ 三鮮燒”、“ 四方齋”、“ 五?!薄ⅰ?六必居”、“ 七重天”、“ 八山夜雨”、“ 九花山”、“ 十全街”、“百泉文彩”、“ 千山晴雪”、“ 萬和” 等。
不過,也有不少有一定文化修養(yǎng)的店主附會風(fēng)雅,往往撇開傳統(tǒng)文化中招財進(jìn)寶的俗字,而選用儒雅、文氣、溫馨的字、詞作為酒樓、飯館字號店名的。例如:雍雅山房、文汝馨居、曦和雅居、梧桐絲語、稻香春、陶然居、全聚德、清潤堂、映水堂、風(fēng)雨亭、紫悅軒、評梅軒、清語軒、聚福林、天香閣、綠茵閣、老人和、老正興、德興館、同泰祥、雅園、西園、如家……真可謂琳瑯滿目,爭奇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