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松鈴
摘要:2013年,以推特和SNS為中心,在日本興起了一個名為“土!粉色”的熱門話題。這場討論最初由一位叫Yuhka Uno的博主在其博客上引發(fā)。她提出,“土!粉色”的初衷并不是要將粉色與土氣掛鉤,而是一些設計師在“女性喜歡粉色和可愛的東西”這一觀念的引導下創(chuàng)造出來的設計,很容易讓社會對女性設計品的認知走向誤區(qū),因此需要對此進行反思和批判。Yuhka Uno在博客上面列舉了出版社推銷女性書籍時所使用的粉色海報、手機月經(jīng)周期軟件的粉色用戶界面、面向女性的智能手機等設計作為“土!粉色”的例子。這篇博客一經(jīng)發(fā)出,便引發(fā)巨大反響。目前,在日網(wǎng)上以“土!粉色”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會出現(xiàn)多達8860個搜索結果(2019年3月12日)。
關鍵詞:粉紅色;歷史;社會意義;女性向設計
一、粉色的歷史
毋庸置疑,粉色與女性的關系十分密切。例如,去到百貨商店的嬰兒用品賣場,人們會發(fā)現(xiàn)大部分女嬰用品都是粉色。女孩是粉色或者紅色,男孩是藍色或者黑色,區(qū)別一目了然。那么,因性別而區(qū)分顏色的習慣是何時開始的呢?
1.在西方,代表粉色的人物
粉色最早被認為是“女孩子的顏色”起于1953年,正是德懷特·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就任美國總統(tǒng)的年份。第一夫人瑪米·艾森豪威爾(Mamie Geneva Doud Eisenhower)最喜歡的顏色是粉色。她代表一種為當時眾多美國婦女和母親所認同的典范夫人的形象。她穿著鑲滿水鉆的淡粉色大擺晚禮服,搭配同色長手套,就連家中煎豬排的廚房也被她整個兒刷成了粉紅色。在艾森豪威爾當政期間,白宮的室內(nèi)裝飾大面積采用粉色,以至于“白宮”被人們稱為“粉宮”。使用粉色因此成為了當時的一種潮流,許多婦女紛紛效仿瑪米·艾森豪威爾,將廚房和浴槽刷成粉紅色。若以“1950's kitchen”為關鍵詞在網(wǎng)上搜索,映入眼簾的便是一排淡彩色的廚房設計。
2.在東方,以日本為例的粉色含義的變遷
戰(zhàn)后日本受到美國的影響較大,因此也大量進口粉色的產(chǎn)品。但是在日本,粉色與女性的連接開始得卻比較晚,這可能是因為在日本習俗中,粉紅色帶有猥褻與性的暗示。在近現(xiàn)代日本,女性的代表色最早是紅色與白色。早年,日本少女動畫作品《魔法使莎莉》、小魔鏡系列的第3輯《甜蜜小天使》以及《小甜甜》等動畫里的女主角均以紅色和白色為服裝主色?,F(xiàn)在有很強粉色意味的Hello Kitty在1974年誕生初,也曾是紅色和白色的搭配。
1970年代后期起,粉色在日本逐漸開始成為女孩的代表顏色。個中代表是日本70年代中期最紅的女子二人組合Pink Lady,她們是一代國民偶像。穿著粉色服裝的Pink Lady用激烈又性感的舞蹈刷新了當時的人們對粉色的印象。90年代,一群叫做“Kogal”的高中生們穿上粉色衣服,大方地走在街頭?!癒ogal”是一個新的存在,她們給人以意志堅強、自由而有個性等積極印象,粉紅色在這里已經(jīng)不是性暗示的顏色,而變成一種將女性表現(xiàn)得更可愛和美麗的顏色。此后,在日本但凡有女性向產(chǎn)品的開發(fā),跟著就必然會有粉色的選擇與使用。如此,粉紅色逐漸被大眾認定為是一種專屬于女性的顏色。
二、粉色的社會含義
不排除有些女性天生就喜歡粉色,但“喜歡粉色”和“希望用的產(chǎn)品都是粉色”這兩種狀態(tài)需要被區(qū)分開來。筆者在日本時教兒童畫畫,問及大部分女孩喜歡“粉色”的原因,有的孩子如是回答:“因為喜歡的男孩喜歡‘喜歡粉色的女孩”。盡管大部分女性在環(huán)境影響下從小就產(chǎn)生了這種觀念,但在日本還是有部分女性對這種態(tài)度十分抵觸。日本的專欄作家Jane Su在其著作中提出了如下意見:“粉色,沒有比粉色更自戀烈性強的顏色,也沒有比粉色更獻媚又發(fā)情的顏色......帶著粉色的小東西仿佛在表明想受到寵愛一樣。......許多人認為‘說到女人,那就是粉粉的呀,可我首先是個人!”。撰稿人雨宮まみ(mami)也表達了其對粉色的看法:“我認為,自己長大后克服了對粉紅色的抵抗。但是,為什么一定要克服呢?為什么粉色是會讓人想到要克服的顏色?”
以上述兩位作家為代表,一些日本女性感受到了粉色之下的某種束縛。而具體為何物所束縛,需要克服的為何者,粉色對女性來說又有著怎樣的意義,下文將具體展開。
1.性感=粉色
回到西方。被視為粉色的代表人物還有一位。這便是美國電影女演員簡·曼斯費爾德(Jayne Mansfield)。如果說瑪米·艾森豪威爾的粉色代表一種端莊的母性的話,簡·曼斯費爾德的粉色則毫無疑問是“性感”的代表。她穿過許多粉色衣服,連婚紗也是粉色的。她開粉色汽車,住在粉色的大宅里,甚至把養(yǎng)的寵物的毛都染成了粉色。曼斯費爾德解釋道,這是“因為男人們喜歡女孩穿粉色,嬌弱無助”。
2.在男性支持下逐漸確立起的粉色地位
在1950年的美國,許多女性將廚房染成了粉色。但如果作為一家之主的男性不同意的話,這是很難辦到的。1955年,人們在美國百貨商店的男士服裝賣場能夠看到琳瑯滿目的粉色服裝。明尼蘇達大學的Karal Ann Marling教授將其解釋為男性的反抗:當時的男性對灰色的時代有強烈的反抗心理,因此喜歡粉色的衣裝。沒有哪個國家的國旗會采用粉色,粉色在心理上也被認為是離愛國和血腥最遠的顏色。
對剛從戰(zhàn)爭中解放不久的女性們來說,通往幸福的捷徑在于得到男性的寵愛。穿粉色的服裝,代表對丈夫的溫順,也能展現(xiàn)優(yōu)美纖細的女性感。從此,女孩出生后,其身邊的物品如嬰兒包、嬰兒服、玩具等,就都被粉色包圍。為了得到男性的寵愛選擇粉色的行為,某種意義上即等同于“男性期望女性成為粉色”“女性為了照顧男性的面子,需要展現(xiàn)稚感和性感,結婚之后亦優(yōu)先考慮家庭”——性別不平等的氣息縈繞其中。
3.日本女性身上的“粉色詛咒”
如果走進日本書店,在女性的自我教育類書籍區(qū),常常能夠看到一片顯眼的粉紅色。粉紅裝幀的書籍充斥著整個空間,而書名也不乏“受歡迎”“被愛”和“可愛”之類的字眼,例如:《保持可愛,年收入1000萬日元》《不管年紀多大都得可愛》《撒嬌的技術:他將你不能放下的魔法》《變成可愛的暴君,愛情和金錢都就隨心所欲!》以及《一瞬間就成為被選中的女人的魔法》等。這些書名仿佛在表示,女人如果得不到男人的支持與關照就難以實現(xiàn)自身價值,不管工作再優(yōu)秀,不可愛就沒有意義。這顯然是一種加諸于女性身上的“粉色詛咒”。
而本文開頭提及的“土!粉色”話題,正是對這種長期的“粉色詛咒”的回擊,它明確表示,“不要因為對方是女性就盲目斷定她喜歡粉色”,展露了女性主動從世俗眼光中的應然框架里掙脫出去的動向。21世紀的新女性,不再是作為庇護對象或性對象的“女生”,也不僅是端莊可人的“家庭主婦”,而是依據(jù)自己的決定而自由行動的獨立的“人”。
三、設計女性向產(chǎn)品的應有之義
那么,開發(fā)以女性為目標的產(chǎn)品時該如何設計呢?在此舉一個不用粉色的優(yōu)秀產(chǎn)品的設計案例。
在現(xiàn)代社會,女性向產(chǎn)品中,比較典型的產(chǎn)品有月經(jīng)周期手機軟件。如前所述,作為“土!粉色”話題批評的設計案例,大部分手機月經(jīng)周期軟件的用戶界面都大面積地使用了粉色。但全球最受歡迎的月經(jīng)軟件Clue則不同。Clue是德國一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開發(fā)的軟件,它的設計師堅持不采用粉色,理由是:“在歐美,大部分的月經(jīng)跟蹤軟件以粉色和淡彩色為主基調(diào),但這樣的設計里隱藏著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即針對女性的商品應是以粉色、花紋為主的充滿可愛氣息的東西。但我們在開發(fā)Clue的過程中征求過幾百位女性的意見,出乎意料的是,幾乎沒有受訪者認為月經(jīng)跟蹤軟件必須是粉色的。最終的實際情況是,大部分用戶認為,Clue的設計比其他月經(jīng)周期軟件更顯成熟、智能、干凈。”
這款軟件的視覺設計負責人是男性設計師Mike LaVigne。在開始設計之前,他與CEO Ida Tin女士深入交換了意見。他們發(fā)現(xiàn),男女之間的感受方式有很大差異。例如,Clue中有可以記錄當天的性交和避孕情況有無的板塊。在設計“體外射精”圖標的時候,LaVigne非常困擾,他對體外射精的理解和想象是“從某一個中心脫離出去”,但這是非常男性視角的解釋。于是,他向他的女性同事征求意見。對后者來說,對體外射精的印象是“事后要擦干凈”。于是體外射精的圖標最后設計成毛巾的樣子。
結語
帶著“女性是粉色”這種刻板印象進行的設計,也許是為了尋求特定的性別、年齡層的目標所必要的手段,但這并不是真正站在用戶視角進行的設計。設計的使命是解決問題,而不是個性表現(xiàn)。如果沒有解決問題,設計女性產(chǎn)品時盲目使用粉色的話,最終可能導致設計者掉進設計盲區(qū)。
參考文獻:
[1]Lynn Peril. Pink Think: Becoming a Woman in Many Uneasy Lessons[M]. 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2002.
[2]Jo B,Paoletti. Pink and Blue: Telling the Boys from the Girls in America[M].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12.
[3]Jane Su.你打算做女孩子到什么時候[M].東京:幻冬舎,2014.
[4]堀越英美.女孩子真的喜歡粉色嗎[M].PVAIN.2016.